高教版《工厂电气控制设备》项目五 任务1识别、检测、选用中间继电器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工厂电气控制设备》项目五 任务1识别、检测、选用中间继电器教案

资源简介

任务76 识别、检测、选用中间继电器
课 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课题的教学内容选自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崔陵主编的浙江省电气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工厂电气控制设备》项目五——两地控制三级传送带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任务1——认识中间继电器。
教材中将“识别、检测、选用中间继电器”作为“两地控制三级传送带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的知识基础与基本技能基础,通过“任务操作”的形式呈现,其主要内容包括“选择工具与仪表、识别中间继电器、识读使用说明书、认识中间继电器部件、检测中间继电器”等。中间继电器是学生该课程中认识的第七只低压电器,教材中强调学生对中间继电器的识别、检测、选用等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与掌握。因此,根据“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围绕“识别、检测、选用中间继电器”这一具体的工作任务,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划分为——“选择工具与仪表、识别中间继电器、识读使用说明书、认识中间继电器部件、检测中间继电器、选用中间继电器”等具体的任务。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电气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等专业二年级学生,通过“认识低压断路器、组合开关、低压熔断器、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识别、检测、选用低压断路器、组合开关、低压熔断器、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的学习,学生对认识低压电器和识别、检测、选用低压电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已有较好的基础,已能根据要求识读使用说明书,已能使用仪表对低压电器进行检测,但在自主性学习和自主探究低压电器识别、检测、选用的能力等方面还需不断提升。通过“认识中间继电器”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中间继电器已有一定的了解,基本掌握了中间继电器的功能、外形与符号、型号与含义、结构与分类及技术参数等基本知识。他们喜欢在实践操作中学习,乐于通过视频等形式学习,在“做中学”教学方式的引导下,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有很强烈的兴趣与愿望。
三、设计理念
识别、检测、选用低压电器是本课程的核心技能之一。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数字化资源和理实一体教学环境,通过转换教师角色、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注重过程评价等手段,通过“选择工具与仪表、识别中间继电器、识读使用说明书、认识中间继电器部件、检测中间继电器、选用中间继电器”等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勤于动手、相互竞争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体验“学中做”、“做中学”的乐趣,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识别、检测、选用中间继电器的方法,而且要让学生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来识别、检测、选用中间继电器,培养学生“识别、检测、选用中间继电器”的核心技能,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说明中间继电器的检测方法;
能说明中间继电器的选用方法。
2.技能目标:
会识别中间继电器;
会识读中间继电器使用说明书;
能认识中间继电器主要部件;
能正确选择工具和仪表检测中间继电器,并会判断其好坏。
能根据要求选用中间继电器。
3.情感目标:
养成善于观察、勤于动脑、乐于动手、认真记录的工作习惯;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做到安全操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中间继电器的检测与选用。
2.教学难点:中间继电器的检测与选用。
六、教法与学法
1.教法: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建议根据学情设计任务书,以“选择工具与仪表、识别中间继电器、识读使用说明书、认识中间继电器部件、检测中间继电器、选用中间继电器”等具体任务主线,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数字化资源和理实一体教学环境,实施“做中教”,变抽象为直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2.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任务书,通过反复实践,学会选择工具与仪表、学会识别中间继电器、学会识读使用说明书、学会认识中间继电器部件、学会检测中间继电器和选用中间继电器。养成仔细检测、认真记录和安全文明生产的职业素养。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七、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书、评价表、网络资源等相关教学资料;常见低压电器、常见中间继电器(每人若干只)及使用说明书等教学设备。
2.学生准备:按同组异质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2人。
八、课时安排
共计1课时
九、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可从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网站http://sve..cn下载,用于辅助教师教学。
教学视频:万用表检测中间继电器。
学习任务书: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进行实践操作。
练习作业:可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学习辅导与练习》中视学生学习情况选择。
教学设备:常见中间继电器等低压电器及使用说明书,用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十、教学实施建议
1.建议本课在具有理实一体教学功能的“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实训室”进行,要求实训室设置理论学习区和实践操作训练区,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及互联网、参考资料柜、器材柜、工具柜等设施,使实训室具备知识讲授、实践操作、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资料检索等功能,保障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实施,为完成课程设计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2.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建议课前培养“小导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助手。
3.建议为每位学生配备不同型号的中间继电器和工具与仪表各一套,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进行实践操作。
4.课堂教学组织建议采用“任务导入—任务实施—任务小结—任务拓展—评价反馈”的流程形式。
十一、教学过程
(一)任务导入
教师活动:结合教学课件讲解案例,通过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本次课第一部分的学习任务。
某企业两地控制三级传送带突然故障,指导师傅经初步检查,发现第一级传送带能正常起动与停止,第二级传送带按下按钮能够起动,但松开起动按钮后,电动机就停止运行。因此怀疑中间继电器故障,要求徒弟小王去检查。他该如何进行检查、判断?
学生活动:聆听案例分析,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组讨论,将问题细化并提出方案。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展示的方案,挑选2-3个方案,由学生再进行修改后实施。
同时,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如果通过检测,确认该中间继电器已损坏(触点接触不良),你应 “根据什么来选用中间继电器”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第二部分的学习任务。
(二)任务实施
建议方案如下:
任务1 选择工具、仪表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选择检测、更换中间继电器所需的工具和仪表,同时要求学生的检查所选择工具、仪表,并简要说明工具、仪表的使用方法。
学生活动:选配检测、更换中间继电器所需的工具和仪表,检查所选配工具、仪表,并简要说明工具、仪表的使用方法。同时完成《辅导与练习》P128相关内容。
表 工具、仪表清单 类别名称数量型号规格用途检查结果常用 电工工具测量仪表
任务2 识别中间继电器
内容1——选择中间继电器
教师活动:提出要求——在所给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板或所给的低压电器中挑选出中间继电器。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挑选出中间继电器。
内容2——认识中间继电器
教师活动:提出要求——根据指定的中间继电器,观察中间继电器,将其名称、型号与规格、型号含义、符号等信息记录表中。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通过观察中间继电器,将其名称、型号与规格、型号含义、符号等信息记录表中(《学习辅导与练习》P128相关内容)。
识别所给中间继电器的名称,记录型号与规格,解释型号含义,画出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并记录在表中。 表 识别中间继电器 序号图形名称型号与规格型号含义图形符号文字符号12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完成任务情况并评分。
任务3 识读中间继电器使用说明书
教师活动:提出要求——识读所给的中间继电器使用说明书,熟悉该电器的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参数、安装与使用方法等内容,并记录在表中。
学生活动:根据所给的中间继电器使用说明书,逐项阅读使用说明书内容,并按要求填写记录表(《学习辅导与练习》P128相关内容)。
根据所给低压开关的说明书,熟悉该电器的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参数、安装与使用方法等,并记录在表中。 表 识读中间继电器使用手册(说明书) 序号名称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参数安装与使用方法12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识读中间继电器使用说明书,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完成任务情况并评分。
任务4 认识中间继电器的部件
教师活动:提出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JZ7系列中间继电器或JZC1系列接触器式继电器,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中间继电器外部结构,熟悉其外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将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记录在表中。
学生活动:根据所给的中间继电器,通过仔细观察JZ7系列中间继电器或JZC1系列接触器式继电器外部结构,熟悉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将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记录在表中(《学习辅导与练习》P128相关内容)。
将中间继电器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填入表中。 表 认识中间继电器部件 部件名称部件作用结论动合触点位置: ,对数: 动断触点位置: ,对数: 线圈位置: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中间继电器外部结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完成任务情况并评分。
任务5 检测中间继电器
内容1——外观检查中间继电器
学生活动:检查所给中间继电器,检查中间继电器外观,初步判断其好坏,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教师检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完成任务情况并评分。
从外观检查中间继电器结构是否完整、有无破损等,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表 检测中间继电器 检测方法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外观检查 结构是否完整 有无破损 有无异常声响等现象检测结论
内容2——万用表检测中间继电器
(1)检测中间继电器动合触点电阻值
教师活动:通过播放“万用表检测中间继电器动合触点电阻值”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检测步骤和要领。
学生活动:通过观看“万用表检测中间继电器动合触点电阻值”视频,明确用万用表检测中间继电器的步骤和要领;检测所给中间继电器动合触点电阻值,并初步判断其好坏,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学习辅导与练习》P128相关内容)。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检测中间继电器动合触点电阻值;根据学生检测情况,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完成任务情况并评分。
分别使中间继电器在正常状态和动作状态(人为按下触点架),用万用表测量中间继电器动合触点电阻值,并初步判断其好坏,将结果填入表中。 表 检测中间继电器动合触点电阻值 检测项目检测图示检测步骤及结果动合触点 自由释放状态 将万用表打到R×1挡,测量动合触点的电阻值,正常时应为∞。 检测数据:检测结论: 动作状态将万用表打到R×1挡,测量动合触点的电阻值,正常时应很小。 检测数据:检测结论:
(3)检测中间继电器动断触点电阻值
教师活动:通过播放“万用表检测中间继电器动断触点电阻值”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检测步骤和要领。
学生活动:通过观看“万用表检测中间继电器动断触点电阻值”视频,明确用万用表检测中间继电器的步骤和要领;检测所给中间继电器动断触点电阻值,并初步判断其好坏,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学习辅导与练习》P128相关内容)。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检测中间继电器动断触点电阻值;根据学生检测情况,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完成任务情况并评分。
分别使中间继电器在正常状态和动作状态(人为按下触点架),用万用表测量中间继电器动断触点电阻值,并初步判断其好坏,将结果填入表中。 表 检测中间继电器动合触点电阻值表5-3 检测中间继电器 检测项目检测图示检测步骤及结果动断触点 自由释放状态 将万用表打到R×1挡,测量动断触点的电阻值,正常时应很小 检测数据:检测结论: 动作状态将万用表打到R×1挡,测量动断触点的电阻值,正常时应为∞ 检测数据:检测结论:
(4)检测中间继电器线圈直流电阻值
教师活动:通过播放“万用表检测中间继电器线圈直流电阻值”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检测步骤和要领。
学生活动:通过观看“万用表检测中间继电器线圈直流电阻值”视频,明确用万用表检测中间继电器的步骤和要领;检测所给中间继电器线圈直流电阻值,并初步判断其好坏,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学习辅导与练习》P128相关内容)。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检测中间继电器线圈直流电阻值;根据学生检测情况,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完成任务情况并评分。
表 检测中间继电器线圈直流电阻值 检测项目检测图示检测步骤及结果线圈直流电阻 将万用表打到倍率合适的电阻挡,测量线圈两接线柱之间的直流电阻值 检测数据: 检测结论:质量判断
内容3——初步判断中间继电器的好坏
学生活动:根据前面的检测结果,判断中间继电器的好坏。
任务6 选用中间继电器
内容1——熟悉选用中间继电器的基础
教师活动:通过实物、使用说明书,讲解选用中间继电器需要熟悉其产品种类、型号规格、基本功能和特性,特别是要熟悉各种产品的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工作条件与安装条件。
学生活动:通过实物、使用说明书,边聆听教师讲解,边熟悉中间继电器的产品种类、型号规格、基本功能和特性、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和工作条件与安装条件。
内容2——熟悉中间继电器的选用方法
教师活动:讲解中间继电器的选用方法。
学生活动:通过实物、使用说明书,边聆听教师讲解,边熟悉中间继电器的选用方法。
中间继电器选用时,除应满足中间继电器的工作条件和安装条件外,其主要技术参数的选用方法如下: (1)根据使用场合及控制对象选用种类。 (2)根据安装环境选用防护形式。 (3)根据控制电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选用系列。
内容3——根据要求选用中间继电器
教师活动:根据要求选用中间继电器。
以教材P153 图5-3 三级传送带控制线路为例。
学生活动:进行中间继电器选择,并完成《学习辅导与练习》P124综合题。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情况,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完成任务情况并评分。
(三)任务小结
由学生小结本次课知识与技能要点,并完成任务评价表。
教师通过点评、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总结识别、检测和选用中间继电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布置作业。
(四)任务拓展
本内容视教学情况,可安排为学生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接触器式继电器的识别、检测、选用方法。
(五)评价反馈
教师活动:结合考核标准,以学生互评、抽样检查等方式组织考核评价。通过考核评价,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审视自己的教学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作用,积极参与考核评价。
1.根据学习任务评价表进行考核,占80%。
2.综合职业能力评估,占20%。
十二、作业布置
1.学习辅导与练习P123-124任务1认识中间继电器相关习题。
2.通过网络查找有关中间继电器选型手册,熟悉中间继电器选型手册使用方法。
3.完成任务评价表相关内容。
十三、教学反思
1.学生学习情况反馈:
2.教学特色、亮点、不足及改进策略:
教学附件:
附件一 学习任务书
学习任务 识别、检测、选用中间继电器
班级 组 组长 组员
一、学习目标
完成本学习任务后,你应当: 1.会识别中间继电器,能认识中间继电器主要部件; 2.会识读中间继电器使用说明书; 3.能说明中间继电器的检测方法,会正确选择工具和仪表检测中间继电器,并会判断其好坏; 4.能说明中间继电器的选用方法,能根据要求选用中间继电器。 5.能落实7S管理规范要求。
二、课前准备
请你检查学习资料是否齐全!(按清单检查器材);
分组:2人一组,一人为组长。
三、任务描述
☆任务1 选择工具与仪表;
☆任务2 识别中间继电器;
☆任务3 识读使用说明书;
☆任务4 认识中间继电器部件;
☆任务5 检测中间继电器;
☆任务6 选用中间继电器
四、任务实施
详见《学习辅导与练习》P128-130 技能构建 任务1 认识中间继电器相关内容
五、任务评价
任务评价标准
任务 评价标准 配分 自评 师评
选择工具、仪表 (1)工具选择错误 每只扣2分 (2)仪表选择错误 每只扣3分 5
识别中间继电器 (1)中间继电器识别有误 每只扣5分 (2)型号含义说明有错 每只扣5分 (3)中间继电器电气符号画错 扣5分 15
识别 中间继电器部件 (1)主要部件的名称、作用说明有误 每项扣3分 (2)动合触点、动断触点位置说明有误 每项扣2分 15
识读使用手册(说明书) (1)主要技术参数说明有误 每项扣5分 (2)适用范围说明有误 每项扣5分 (3)安装与使用方法说明有误 每项扣5分 20
检测中间继电器 (1)仪表选择、检查有误 每次扣5分 (2)仪表使用不规范 每次扣5分 (3)动合、动断触点电阻值检测方法及结果不正确 每项扣5分 (4)线圈直流电阻检测方法及结果不正确 每项扣5分 (5)损坏仪表或不会检测 该项不得分 25
选用中间继电器 不能根据要求选用中间继电器 酌情扣5~15分 15
技术资料归档 技术资料不完整或不归档 酌情扣3~5分 注:本项从总分中扣除
安全 文明生产 违反安全文明生产规程 扣5~40分
定额时间 60分钟,每超时5分钟(不足5分钟以5分钟计) 扣5分
备注 除定额时间外,各项目的最高扣分不应超过配分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实际时间 成绩
学生自评: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教师评语: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附件二 综合职业能力评估表
综合职业能力评估表
任务 评价标准 配分 扣分
着装及仪表仪容 (1)按规范穿工作服 不穿工作服不得进入实训室 (2)仪表仪容整洁 3分 3
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 (1)能与师生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 2分 (2)能与同伴良好的合作 2分 4
工作责任感与自主学习 (1)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 2分 (2)能较好地开展自主学习 2分 4
工作态度与吃苦耐劳 (1)工作态度认真 2分 (2)能吃苦耐劳 2分 4
运用7S管理能力 (1)工器具、器材整理到位 1分 (2)实训工位清洁 1分 (3)节约实训材料 1分 (4)实训安全等 1分 (5)技术资料归档 1分 5
备注 各项目的最高扣分不应超过配分数 成绩
学生自评: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教师评语: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评价反馈汇总表
序号 评价项目 得分 总分
2 任务评价表(占80%)
3 综合职业能力评估(占2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