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检测小型继电器》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检测小型继电器》说课稿

资源简介

《检测小型继电器》说课稿
进入信息化时代,电类专业课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借助微视频、动画等,实现了从平面教学到多维呈现的过渡。
我说课的题目是《检测小型继电器》。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展示。
分析教材、立足课本
本堂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中的项目十二任务二,小型继电器作为基本电子元器件,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能熟练检测继电器的好坏是电子类学生必备的核心技能。
了解学生、知己知彼
我的学生是以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岗位为主的电子专业高一学生。在这之前,他们已经认识了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会用万用表检测电阻、二极管等元件,他们乐于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喜欢在视频和网络环境中获取知识,由此我利用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带领学生探索新知。
明确目标,落实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岗位能力需求和学情,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1.会表述用万用表检测小型继电器线圈和触点的方法;
2.会表述用兆欧表检测小型继电器绝缘性能的方法;
技能目标:1.会用万用表检测小型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
2.会用兆欧表检测小型继电器的绝缘性能;
3.会判断小型继电器的好坏;
情感目标:1.养成学生主动积极、严谨细致的职业素养;
2.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因为会检测继电器的质量是关键,所以我将本堂课的重点确定为用万用表检测小型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难点确定为用兆欧表检测小型继电器的绝缘性能。
本堂课主要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法”,借助3个微视频、2个动画、1个网络平台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辅以学练结合、小组合作,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我将学习重难点转化为学习问题编写导学案,并共享至网络平台让学生下载预习,教师通过学生完成的导学案了解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
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我将整堂课的顺序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走近继电器引新课、了解继电器知理论、检测继电器学技能、选用继电器促提升,评价展示树自信。用时45分钟。
走近继电器
我通过播放一段继电器的工作场景导入新课,引出继电器应用的三个领域:自动控制、远程控制和安全控制。让学生的学习从课堂走向生活,激发学生想要认识继电器的愿望。
然后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到继电器的种类,而小型电磁继电器又是最常用的继电器之一,因此我说课的内容将围绕它展开。
了解继电器
环节二,了解继电器。继电器的外壳往往不透明,其内部结构又比较复杂,我利用自主开发的3D动画可将其内部结构直观呈现,主要包括一个线圈和一对常开常闭触点。
继电器又是怎么工作的呢? FLASH动画动态呈现了继电器的工作过程,从中了解到继电器好似一个遥控开关。通过Flash演示,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
检测继电器
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则可顺利进入本课的重点环节---检测继电器。我通过以下三个环节进行展开,这也是学生练就技能的重要环节。
环节一、玩游戏、知结构。针对教材给定型号的5脚继电器,教师精心设计了一款拖拽过关游戏探索继电器内部,把继电器当成一个黑匣子,让学生按照要求完成游戏,达到学中有趣,学中有乐的教学效果。
探索开始,学生面对继电器的五个引脚无从下手,哪个是线圈引脚,哪个是触点引脚呢?教师顺势提出以下两个问题,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教师归纳得出判别依据。
有了判别依据后,学生将小型继电器的引脚面对自己,用万用表测量各引脚间阻值,同时,教师还需提醒测量前调试万用表,测得的结果根据判别依据确定相应元器件结构,并做好记录。
学生根据表格将元器件结构对号入座,拖入黑匣子中,如正确,则可以放置,否则将弹回原处。待黑匣子填充完成,则出现成功标志以表示鼓励。同时,后台实时统计一次性拖拽成功率,由优秀生帮助学困生理解测量意义,让他再次拖拽成功。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职业素养。
2. 依参数、判质量
游戏结束,教师根据继电器手册给出参数标准,让学生将测量结果对照参数标准分出好坏继电器两类,培养学生遇到新器件查询手册的意识,提升职业能力。
3.知方法、会检测
对于万用表检测没有明显质量缺陷的继电器,由于万用表的欧姆档电压较低,无法检测绝缘性能,则需要使用兆欧表,这也是本堂课的难点。
为了化解难点,教师首先播放介绍兆欧表的微视频,学生在视频中了解到兆欧表就相当于手摇发电机,测绝缘性能需要加载500V电压,其摇柄的转速应为120转/分钟,即2转每秒。了解控制兆欧表转速的意义,让学生更自觉地按规则匀速转动。
紧接着,教师给出示例引导学生确定需要检测绝缘性能的触点,并思考不需要检测的触点有哪些及其原因。学生完成后提交至网络平台,选出优胜小组,并派代表展示讲解如何确定检测点。
检测点确定后,教师播放检测绝缘性能视频,并提醒兆欧表使用注意事项,以防学生误操作造成触电,学生根据表格进行检测,最后将结果记录在任务书上,让学生的每一步操作都落到实处。
选用继电器
结束检测环节,我会继续抓住学生的学习热情,进入选用环节。针对我校学生创业意识浓厚的特点,教师出示一则《继电器采购合同》,让学生根据需求找继电器。学生在网上找到的继电器五花八门,通过网络查询和求助专家,了解到选择合适继电器的几个要素,师生合作选出最佳性价比继电器,得到采购方的高度认同。实现实训生产紧相联,创新创业奠基础。
在评价展示环节,我通过自评、互评、师评三方面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多元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的掌握情况。最佳小组代表进行上台讲解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注意点,以提高学生掌握率,促成学习成就感。
课堂内的学习是有限的,在课后延伸环节,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结合本堂课所学知识分析以下电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电路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本课从走近继电器到选用继电器,用多维度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将整个知识点直观呈现,通过后台评价、展示评价等多种评价手段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坚持理实一体,让学生懂方法、会检测、能选用、会拓展,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有一定自我学习能力的人”。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