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可编程控制器教程》《交通红绿灯的控制》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可编程控制器教程》《交通红绿灯的控制》说课稿

资源简介

说 课 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交通红绿灯的控制,我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来完成我今天的说课。
教材内容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方面来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
本次说课教材选自高教社出版,刘雪雪老师主编的《可编程控制器教程》,可编程控制器教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现今社会,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掌握必备的可编程控制器相关知识和技能日趋重要,而本课程正是为电工,电气等专业的学生提供平台,帮助学生拓宽就业范围,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本节课选自第五章第二节 PLC应用程序设计中的内容,而交通红绿灯的控制既是对上一部分知识定时器的具体应用,又是下一节内容设计报警控制程序的学习基础,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环节。在全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在分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的知识要求,我从三方面制定了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掌握PLC编程软件及基本指令的应用
⑵、了解道路交通红绿灯的控制流程
2、能力目标
⑴、会进行交通红绿灯控制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⑵、能解决编程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实现理论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变
3、情感目标
⑴、培养学生注意观察、思考、动手、分析、总结的良好习惯。
⑵、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将定时器综合应用设计程序,并完成时间的循环。
难点:编写PLC控制程序,并对程序进行修改。
关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的参与学习。
教学策略
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学方法上加以分析。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法的前提是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学情分析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11级钳电专业的学生,他们学习能力普遍不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但是他们比较活跃,喜欢互动,而且经过前面一年多的专业学习,学生对于电子机电专业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法
在教学设计中,我坚持以能力为目标,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我针对学生实际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任务引领下开展教学活动,并且采用小跨步教学方法将大任务分解成小的步骤来突破教学难点,通过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的一体化教学,引导学生在任务完成中探索方法、拓展思路、掌握知识,形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
学法
这些教法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依据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还指导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分组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逐步完成各项任务,从而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现在请和我一起走进我的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分组: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课前我将学生分成6组,每组由责任心强,成绩较好的小组长以及中等水平学生组成,小组学习实行组长负责制,学生组合成整体进行考核,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是以提出问题---分析要求---设计程序---创新实践这样四个部分为教学主线的,以引导学生主动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时间分配如下,提出问题(5分钟)、分析要求(20分钟)、设计程序(30分钟)、创新实践(15分钟)、填任务单(5分钟)、内容总结(10分钟)下面我将详细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中职学生热爱生活,对各种事情充满兴趣和好奇,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因此我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视频展示,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假设道路上没有交通红绿灯,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让学生分组进行思考,接着向学生展示一幅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交通混乱的图片,从而引导学生说出交通红绿灯的重要性,既然交通红绿灯这么重要,那么具体交通红绿灯是如何进行控制的呢?通过这样一个问题,使学生陷入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分析交通红绿灯的控制要求
我的第二个教学内容是分析交通红绿灯的控制要求,主要分为两个任务来完成
任务一 分析交通红绿灯的几种状态
首先播放一段交通红绿灯在十字路口进行控制的动画,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组进行讨论,观察完毕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说出本组所观察到的交通红绿灯垂直两方向所对应的状态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我和学生互动讨论,分析得出交通红绿灯垂直两方向所对应的四种状态。
任务二 具体分析交通红绿灯的控制要求
分析了交通红绿灯的四种状态,具体交通红绿灯是如何控制的呢?我会向学生展示今天所要编程的交通红绿灯的控制要求,主要向学生强调交通红绿灯东西和南北两方向是同时进行控制的。在这一任务中,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将具体控制要求分析清楚。学生完成情况不错,可以达到对具体的控制要求非常了解,在这里,我将本节课所要编程的控制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一目了然,通过学生自己分析,互动讨论得出结果,加深了对控制要求的印象、理解和运用,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根据控制要求设计程序
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所在,对于交通红绿灯两个方向的控制程序同时编写难度较大,所以我将此部分知识分解为两个任务来完成。
任务一 单方向程序设计
为方便编程,首先将东西方向的控制要求提炼出来,并分成五步,将大任务分解成小的步骤,逐步完成程序的编写。在每步程序的编写过程中,由学生说出达到每步的控制要求,需要怎样实现,我来在计算机上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具体操作,并将每一步都模拟运行,与学生一起观察运行结果。本部分知识的难点在于怎样实现整个过程的循环,我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和对典型程序的回顾,使学生分析出解决方法。
任务二 完成两个方向同时控制的程序
十字路口之所以能够秩序井然,是由于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红绿灯配合的好,所以在单方向控制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上机操作,利用仿真软件完成两个方向的程序编写。
根据这两个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对两个方向完整的交通红绿灯控制程序进行编写。在这里,我首先和学生一起讨论单方向程序的编写,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然后根据讨论结果和老师的演示过程,使学生自己动手将两个方向的程序补充完整,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根据实验现象调试程序
通过以上几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交通红绿灯的控制已经基本掌握,但是想要深刻的理解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有所创新,所以我将控制要求稍加改动,要求学生将程序修改成实现以下功能的交通红绿灯。
由于学生对交通红绿灯的控制过程非常清楚,很容易就能将程序修改完成。让学生对程序进行修改,再一次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同时通过这样的修改,达到了对所学知识有所创新的效果。
填写测评任务单
最后,为了评价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让学生进行反思,我出示了一份测评任务单,要求学生对照表格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升能力。
总结
下面进入我教学总结的部分,在总结之前,我先向学生提出几个关于本节课内容的问题,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考虑到学生学的差异,我在这里设计了有梯度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全员参与到活动中来,有基本知识点,还有让学生在交通红绿灯程序的基础上自己设计一个关于定时器的程序的实践性问题,这是学生自己创新设计的程序,在完成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挑战的快乐,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从而在活动中完成知识点的迁移和升华,然后我将知识从头到尾梳理一遍,让学生自己对比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高。
课后作业
最后两分钟,我向学生布置一个课后作业。
本节课所设计的交通红绿灯的控制程序就是定时器的具体应用,定时器应用到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根据本节课的学习,自己设计一个上下课铃声进行控制的程序。
板书设计
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清晰明了。
教学反思
有人曾对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出这样的总结,听过的,一般都会忘记;看过的,可能会记得;做过的,才理解;做过几次,才能深刻理解;做过了失败之后再成功,会记一阵子;自己创新的东西,会永远记住,这就说明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实践和创新的重要性。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任务引领开展活动,其中穿插小跨步教学,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且通过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对已编写的程序进行创新,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我对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教学经验还很不足,我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完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多向书本学习,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争取更快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和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