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监测插装机器人的插件数量》,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教学内容】我的授课对象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二年级学生,毕业后,他们大部分从事机电设备安装及维修相关工作,岗位要求学生具备PLC程序的编写及设备的组装与调试技能。根据岗位需求,结合课程标准,我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张林国老师主编的《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作为教学素材,同时,参考近年来职业院校全国技能大赛项目,将教材进行整合。本课题选自项目三《设计插装机器人编程系统》中的第三个任务,学时4课时,授课地点为理实一体化教室。按照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基本理念,确定本单元教学达成目标为:能运用INC DEC CMP指令设计插件数量监测程序。促成目标为:能分辨INC和INCP,DEC和DECP的差别;能区分CMP的三个目标操作数;应用宇龙机电控制软件进行仿真预调试工作;认同实训操作标准,完成程序的“空载与系统”调试并解决调试中突发问题;通过项目组管理模式,感受岗位真实情境,了解企业工作流程。难点为区辨CMP的三个目标操作数,重点为应用功能指令编写插件机器人计数程序,关键为正确使用INC DEC CMP指令。【教学策略】从整个教学内容来看,因为本单元是单项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所以我采用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考虑到学生厌倦填鸭式教学,对网络学习充满好奇,我采用了网络助学策略。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我为学生量身定做难度不等的flash,微课、电子试卷等网络资源,打造了翻转课堂。其次,为避免学生因盲目调试而导致设备损坏、身体受伤,我采用仿实一体策略—先在仿真软件中建模仿真后实操调试,循环交错进行。最后,由于结果性评价太过单一有失公允,我采用了多元评价策略—把企业验收流程和多元化评价融入到过程评价当中。实践证明,设身处地为学生定制以上三个策略,学生学习热情较高,课堂效果较好。【教学过程】下面,请各位老师随我走进课堂,在任务驱动法引导下,本课分为以下五个环节:学,议,仿,调,验。一学。课前学生借助微课与校园网络学习平台自主探究本课新知识—INC DEC CMP指令,随后通过电子试卷检测学习成果。课上,为突破使用三种指令这一关键问题,结合学生电子试卷结果,我分别制作了难度梯级上升的三种交互式案例Flash,学生根据掌握程度切换不同的flash, 从而实现分层教学。学习后学生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这两点上:其中区分CMP的三个目标操作数是本堂课的难点,为此我分别采用动画演示和数学集合区间知识进行有的放矢的点拨,逐一击破。二议。完成以上学习环节后,我发布任务书:现某移动电源工厂委托对生产线上插装机器人增加计数功能。学生明确任务书要求后,参照企业工作机制,成立项目组并选拔项目经理。各组进行方案商讨时,主要对选用计数器还是INC DEC CMP指令编程存在分歧,通过比较后学生发现选用INC DEC CMP指令编程可简化程序降低难度,所以各项目组均采纳新指令来进行编程。三仿。为解决编程这一重点,我将任务逐项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学生利用宇龙软件中的编程模块进行程序编辑,后通过仿真模块模拟各子任务功能,检查错误完善程序。仿真通过后的小组可进入设备现场,进行本课最关键的一步:调。四调。在设备现场,采用亚龙235A实训装置模拟插装机器人,各组对照任务书里的功能检查表调整程序以匹配设备参数及运行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有小组发生机械手掉料、空夹和传送带打料不稳现象,我利用这一突发问题模拟元件没有被安插到电路板上,为此各组研究增加了预防程序和报警处理,优化程序后可准备交付验收。五验。依据功能检查表客户检验各组任务成果,和通过的小组签署交付协议。除了上述功能验收以外,在本次教学过程中还实施过程性多元化评价验收,从知识维度上依据《任务功能实现表》对仿真中各组程序进行评价验收,从技能维度上依据《设备调试流程单》检验调试中各组是否做好空载和系统调试工作。从职业态度上依据《技术服务验收单》考察学生的职业操守与职业素养。最后,把本次任务内容总结上传到网络平台和博客网站上,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时可查可学。本单元的板书设计如下。【教学反思】反思本单元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为契合学生兴趣点,通过微课为学生提供了导学(微课先行),延伸课堂(延伸课堂),实现了翻转教学(翻转教学);为适应学生差异性,通过梯度案例flash(梯度案例)为学生打造个性化课堂(个性课堂),把定制化、分层化课程设想(分层教学)转化为学生真实可见的体验;为保障学生安全性,将仿真与实训有机结合(仿实一体),交错进行,保证了设备的可靠性(优化课堂),提高了课堂效率(高效教学)。不足之处在于:个别学生找人代做课前电子试卷,导致测验结果不精准。今后除了要改善网络平台测试系统,尝试把微课和电子试卷设计为趣味小游戏,可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谢谢各位评委,请各位评委多多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