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低压电气设备运行与维修》正反向起动辅助触点联锁控制线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低压电气设备运行与维修》正反向起动辅助触点联锁控制线说课稿

资源简介

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向起动接触器辅助连锁控制线路》。下面我将分别从教材、学情、目标、方法、过程、反思六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使用教材: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低压电气设备运行与维修》。
本节课选自第六章第五节《正反向起动辅助触点连锁控制线路》。
地位及作用:本节课学习的线路既是电动机单向起动控制线路的拓展和深化,又是后续线路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本节课学习的线路图在生产实际中广泛使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二、说学情
我授课的对象是中职电子技术专业一年级下学期学生,该班大部分由男生组成。他们理论知识学习能力较弱,但是乐于动手,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好胜心强。他们能分析点动、连续正转控制线路工作原理,初步掌握线路安装步骤和调试。
三、说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辅助触点联锁控制线路的设计思路,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够安装和调试线路,实现线路的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线路的认识及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通过线路的安装和调试,提升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勇于发现的创新精神和安全生产的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
设计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重连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和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教学难点:
理解“联锁”在线路中的作用。
四、说方法
(一)教法
1、项目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2、任务分解法,将任务分解,化难为易。
3、分组讨论法,在教师引导下由小组成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4、应用直观教学法在课堂上运用模拟仿真、图片演示及多媒体课件等使学生得到课题的情景脉络。
五、说过程
教学过程分两个阶段,前两个环节在多媒体微机室、后两个环节在电工实训室。环节一:课程导入(5分钟)
1、创设情境课题导入,以视频的方式展示机床中应用电机正反转和生活中电机正反转的实例,将实际生产问题引入教学,创设“有趣有用的课堂”,激发学生兴趣,体会“学以致用”。
环节二:设计线路(在这一环节,通过模拟仿真,突破难点,小组讨论,落实重点)(30分钟)
1、总任务设置:如何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明确学习目标。)
简要回顾实现电机反转只需将电源任意两相相序互换,并提出线路设计的原则“可行、可靠、经济”树立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出手动控制正反转线路的缺陷,为安全用电,引出接触器控制正反转,引导学生设计线路。(实际意图:让学生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
2、结合学生实际,我将总任务分解成了2个子任务: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将难题分解 使问题简单,层层推进让学生掌握接触器辅助触点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任务1: 分组讨论:如何在正转线路基础上设计反转控制电路?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让学生通过电工仿真软件设计线路,并把学生分成小组对设计线路进行讨论,选几个小组选代表上台阐述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利用学过的正转控制线路举一反三,设计出反转控制线路,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通过小组讨论、阐述方案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结合学生的回答借助PPt展示反转电路,加深了学生对任务1的理解。
我用了一个拓展思考:如果在按下正传按钮的同时不小心按下反转按钮会出现什么情况?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由此顺势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第二个任务。
任务2:解决KM1、KM2不同时得电的办法。
接着我又向学生提出“如何让KM1、KM2不能同时得电?”(学生分组讨论)通过我的提示,部分学生给予了正确的答案,我对此提出表扬和鼓励,然后我用PPt展示了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再通过仿真的方法演示给学生,加深学生对接触器辅助触点联锁的理解,并让学生注意观察和理解两个接触器的“互锁”原理。
环节三:安装线路 (30~40分钟)
线路设计完毕之后,趁热打铁,让学生去实训室在上次电动机连续运转的基础上添加反转线路。在这一环节里,首先我将本节课新学的线路的换相和辅助触点联锁的联接方法给学生演示,接下来就让学生分组,自己动手联接完成线路。(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实践,改装线路板,理动结合,学以致用)
环节四:检查评价(10分钟)
线路安装完毕后,让学生使用万用表,按小组为单位,自评和互评,教师检查线路联接的正确性和工艺水平,并给予点评。经万用表检查无误后,最后通电试车,提交实训报告。(设计意图:通过相互点评,提高线路安装的工艺和检查线路的水平)
布置作业(约5分钟)
布置作业
(1)共享仿真线路给学生,学生通过仿真模拟线路的运行。
(2)查找搅拌机的控制线路。
(设计意图:加深巩固本节课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学生学无止境。
六、教学反思:
由情境导入电机的正反转,将实际生产问题引入教学,体现了“以岗位目标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继而解决问题的项目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中理实一体,“做中学,学中做” ,小组讨论、模拟仿真方式有效落实了教学中的重点、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给予指导,谢谢。
PAGE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