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电子技术基础》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电子技术基础》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简介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思想
本内容的设计思路是:课堂采用“教-学-做-练-评”的教学模式,教—借用微课、动画立体教;学—微课、导学案自主学;做—实验探究小组做,小结话剧自己做;练—在线预习独立练,达标导练比赛练,评—注重大家过程评,在线测试科学评;打造“我们要鱼,我们更要渔,我们还要很愉”的特色课堂,通过课前点-课中线-课后面三个阶段,走上教师会引、善思、求突破,学生会思、善学、有创新,教师变说者为听者的“引子”,学生变听者为说者的“做者”的两个目标,始终坚持做中学,从做中教一个中心。
一、教学内容
教材:本内容是中职电子专业的内容,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电工类《电工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七节《楞次定律》。它既是电场与磁场的综合与延伸,同时为认识自感、电磁感应定律、交变电流做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授课类型:实验探究新授课
授课班级:电子应用技术专业高二年级电1602班,总人数32人
课时: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准确理解“阻碍”的含义;熟练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通过楞次定律的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并培养学生探究发现、比较归纳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执着、专注、严谨的工匠精神;增强合作交流的能力;强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观点;感受科学的神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熟练应用楞次定律解题。
2、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出楞次定律,正确理解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
3、关键点:探究实验的设计与思考。
学习者特征
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二年级学生有了很强的学习动机,喜欢新鲜事物,喜欢是舞台上的主角,是指尖上的一族。但他们涉世不深,容易受干扰,而且学生对于理论性的东西表现出排斥。
知识层面:已经掌握了磁通量、磁通变化量、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右手螺旋定则,为楞次定律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能力上: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实验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一步拓展学习。
但学生对传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堂比较排斥。故将课堂设计成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合作式探究实验课,便于理论东西寓于容易感知的现象中,让实践来检验理论。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整个教学的设计依托信息技术,分为课前点—课中线—课后面,通过“探”、“引”、“做”、“言”、“用”、“拓”六个环节。借助FLash动画、微课、在线测试、仿真软件等教学资源,真正做到“从做中学”的知行合一,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实践能力以及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不仅注重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同时更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教法主要以情景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归纳法,学法主要有探究发现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微课、动画、网络资源等多种手段相结合,使教直观、有效;并准备了磁铁、线圈、灵敏计(万用表)、开闭环搭建的实验,使教有趣化;学生则可以通过微机室、手机进行自主学习和测试,并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使学立体化、时效化。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探—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做—分组探究,突出重点;
言—深入理解,突破难点,
用—总结方法,达标导练;
拓—课外延伸,个性训练
教学环节 教师任务 学生任务 教学资源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线圈与磁铁的小实验视频,引出课题。 观看视频,思考线圈为什么会运动。 网络视频与PPT课件 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本节内容。 5分钟
分组探究,突出重点 任务一: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实验;提供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对学生进行过程评分;给学生录制小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合作完成实验探究,准确记录数据,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归纳、总结定律内容(增反减同)。 实验器材、PPT、量表 使学生了解探究发现的一般步骤,增加观察、归纳、总结能力;增加团结合作的意识;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突出重点。用实践检验真理。 20分钟
深入理解,突破难点 运用动画归纳出楞次定律的内容。让学生就课前预习的微课中进行讨论;给积极发言的同学加上过程分;总结楞次定律内容的口诀(来则拒,去则留)。 就微课进行讨论,组员代表发言;共同谈论结果;准确理解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微课、PPT、网站资源、高教出版社Abook中的FLash动画 从学生的角度有针对性的突破难点。准确理解“阻碍”的含义。 20分钟
总结方法,达标导练 准备例题,用FLash动画形象解析例题;总结楞次定律应用口诀—(三个点:一原二感三电流);提供随堂找茬在线练习题;协助学生讲解解析过程;汇总后台数据分析;播放“楞次定律是一个爱情故事”小结本次课程。 总结方法,明确应用要点;独立完成练习;完成优秀者上台解析找茬在线练习。 PPT课件、自制动画、在线测试题、学生课前的自演小话剧 使学生掌握楞次定律的应用;及时检测掌握的程度;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清晰度。 42分钟
课外延伸,个性训练 提供必做的基础题和选做的拓展课后练习题。 学生完成必做题和选做拓展题题 PPT课件、QQ 使每个学生都能解题,提高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3分钟
八、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评分级别(A、B、C、D级)
自评 互评 师评
情感态度 学习态度良好,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按时按量按质完成。
及时反馈老师,和谐的师生互动。及时与队友进行良好沟通。
自主学习意识强,合作分工明确,能有序有效合作。能积极参与,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乐于助人,能互帮互助,能公正公平进行自评、互评。
解决问题 能有效利用信息网络解决问题。
利用教学资源。
正确使用实验器件。
会联系各学科。
知识技能 会倾听、思考、质疑。
能准确表达交流讨论。
掌握定律并能应用定律解题。
组员评语:
教师评语:
备注:A:非常好(90-100分) B:好(75-90分) C:一般(60-75分) D:差(60分以下) 自评分占总评比例的20%,互评分占占总评比例的30%,师评占总评比例的50%。
九、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效果是:本次教学采用微课、FLash动画、Nobook仿真软件等信息技术,使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课堂立体化,知识形象化,使有效地学生获得了“鱼”;探究实验、找茬比赛、自演小话剧让学生有趣地、愉快地获取了“渔”的技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我的创新之处在于:探究实验的分工合作、找茬比赛的台前解析、小结故事的自演话剧、专业知识的口诀化,使我的教学个性化、素质化培养学生;评价多主体、多维度,更注重过程评价、课中学习照片视频共享予家长,给正在渴望成熟的学生多奉上了一份爱的土壤。信息化技术走入课堂,让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承,更有助于人的成长和完善。
附:
《楞次定律》导学案(2课时)
时间 姓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准确理解“阻碍”的含义;熟练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通过楞次定律的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并培养学生探究发现、比较归纳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开发学生科学探究发现自然规律的兴趣;增强合作交流的能力;强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观点;感受科学的神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熟练应用楞次定律解题。
2、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出楞次定律,正确理解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
3、关键点:探究实验的设计与思考。
课前预习
磁通量是磁感应强度B和其垂直的( )的乘积,叫做穿过该面积的磁通量,用Φ表示。
A某一截长度l B某一截面积S
C 某一时间段T D 某一切割速度V
右手螺旋定则指右手握住螺线管并把拇指伸开,弯曲的四指指向( ),拇指所指方向就是磁场北极N的方向。  
A  电流方向  B 螺线管线的绕向
C 磁场线的方向 D 磁铁运动方向
下列哪些情况会产生电流 ( )
A 闭合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回路中有感应电流。
B 穿过闭合回路中的磁通发生变化时,回路中有感应电流。
C 穿过闭合回路中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时,回路中有感应电流。
D 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回路中有感应电流。
关于磁力线说法正确的是( )
A 磁力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弱。
B 磁力线在磁铁的外部,由N极指向S极。
C 磁力线不是闭合曲线。
D磁力线可以相交。
5.关于右手定则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以判断所有感应电流的方向。
B不能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C可以判断导体与磁场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
D 可以判断磁铁插入线圈时所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
1.楞次是谁?说法错误的是( )
A 俄国 ( https: / / baike. / doc / 2195528-2323067.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物理学家 B地球物理学家
C 美国物理学家 D 全名海因里希·楞次
2.通读教材,查找资料。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
A 通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 B通过闭合回路的磁感应强度
C磁铁靠近的速度 D 线圈的匝数
3.观看微课,回答
铝环A有原磁场吗? ()
A没有 B 有
当磁铁靠近A环时,A环中的磁通量怎么变化?( )
A不会变 B变大 C变少
当磁铁远离A环时,A环中的磁通量怎么变化? ( )
A不会变 B变大 C变少
磁铁S极或者N极靠近,环的运动有区别吗?
A 没有 B 有
当磁铁靠近B环时呢?( )
A 环不会动 B环顺时针转 C 环逆时针转
课中探究
一、磁铁与木块在铝管中的下落实验
1.磁铁重于木块先下落?
2.磁铁被铝管吸引住后下落
二、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分组实验,将你观察到的现象填到下表中
磁铁运动 原磁场方向 磁通量变化 感应电流的方向 感应电流磁场的方向 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方向关系
N极靠近
S极靠近
N极远离
S极远离
结论
动画演示、微课讨论
借用动画学生思考和总结出楞次定律的中心内容—阻碍
1.为什么A 环设计为闭环,而B环设计为开环?
2.“来则拒,去则留”是如何体现“阻碍”?
3.A环是否可以换成软导线环,结果会怎么?
4.谁阻碍谁?
阻碍什么
如何阻碍?
何为阻碍
解释为什么磁铁下落反而更慢?
(学生自由谈论,可不参照以上问题)
四、随堂找茬训练
找茬,下列哪个图的方向、极性标注都正确。
五、小结
观看上周的三名潜力之星自演的《楞次定律是一场爱情故事》视频
六.课后练习
基础:
1.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____________引起感应电流的____________的变化.
2.从磁通量变化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磁通量的____________;从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____________.
3.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步骤:
(1)明确____________是哪一个闭合电路;
(2)明确该电路磁通量____________及该电路磁场的____________;
(3)由____________判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4)由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_________________.
4.对“阻碍”的理解:阻碍并不是相反,而是当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____________;当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____________.
5.右手定则: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____________,并且都与手掌在____________内.让磁感线从手心进入,并使拇指指向____________,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_______________.
6.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总是跟原来磁场方向相反
(B)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总是跟原来的磁场方向相同
(C)当原磁场减弱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
(D)当原磁场增强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
7.如图所示A、 B 为大小、形状均相同且内壁光滑但用不同材料制成的圆管,竖直固定在相同高度,两个相同的磁性小球,同时从 A、 B 管上端的管口无初速度释放,穿过 A 管的小球比穿过 B 管的小球先落到地面,下面对于两管的描述中可能正确的是( )
A、A 管是用塑料制成的,B 管是用铜制成的。
B、A 管是用铝制成的 ,B 管是用胶木制成的。
C、A 管是用胶木制成的 ,B 管是用塑料制成的。
D、A 管是用胶木制成的,B 管是用铝制成的。
拓展:(建议学生使用NoBook仿真软件)
探究楞次定律与自感现象的关系,设计出实验方案。
探究磁铁靠近或远离线圈的速度与灵敏计偏离的角度关系。
备注:导学案中的课前课中测试使用问卷星在线测试。资料的推送与师生互动使用QQ和微信。
N
S
S
N
S
N
N
S
S
N
N
I
I
N
S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