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探索之巩固新生政权(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探索之巩固新生政权(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6.1.1 巩固新生政权(练习)
一、选择题:
1.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巩固新生政权的斗争有( )
①抗美援朝 ②肃清反革命 ③土地改革 ④研制人造卫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十周年的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道:“雪山啊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声传四方。”这首歌创作于( )21教育网
A.1927年 B.1949年 C.1951年 D.1961年
3.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重要转折点是(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完全有能力武装解放西藏,但仍然采取了和平方式,最主要的原因是( )21·cn·jy·com
A.历史上汉藏两族关系友好 B.担心外国势力干涉
C.避免伤害民族感情,实现民族团结 D.西藏上层愿意服从中央政府领导
5.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要求,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1950~1952年土地改革
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6.1952年,浙江玉环的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当时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2·1·c·n·j·y
A.镇压了反革命 B.实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60多年前,新中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正确表述此次土地改革意义的选项有( )
①彻底消灭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巩固了新生政权
③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的道路
④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后,我国实行的是( )
A.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人民土地所有制 D.国家土地所有制
9.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0.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词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 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1951年中国的时代主题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B.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和平、发展
11.下列诗句中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2.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美国“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 )
A.《朝鲜停战协定》 B.《凡尔赛和约》 C.《雅尔塔协定》 D.《慕尼黑协定》
13.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 )
A.1949年 B.1951年 C.1954年 D.1956年
14.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21cnjy.com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1949~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面取得了以下哪些成绩( )
①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②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③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6.图片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的是 、 (历史事件)的场景。
(2)从当时的形势考虑,请你说说图一中出兵的理由。图二中的人们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情况是怎样的?
(3)图二与图一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两幅图片取得的胜利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有何共同意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从材料中可看出,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什么?
(2)这次土地改革的结果如何?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C
B
B
A
B
A
C
11
12
13
14
15
D
A
C
D
B
二、非选择题:
17.
(1)主要任务: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主要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2)结果:广大新解放区约三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约七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牲畜和房屋等;农民再也不用向地主交纳地租。www.21-cn-jy.com
意义: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课件34张PPT。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地向世界人民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美联社一记者在香港发出电讯说:“这个国家太大了,又穷又乱,不会被一个集团统治太久,不管他是天使、猴子,还是共产党人。”情景导入新中国诞生以后...... (一)国内:
1.政治: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还有军队在西南、华南和沿海岛屿负隅顽抗,在新解放区的残余势力同当地恶霸势力相勾结,以土匪流窜的方式同人民政权对抗。
2.经济:新中国所继承的是国民党留下的一个千疮百孔的烂瘫子,物价飞涨,生产萎缩。
(二)国际:
美国: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战略。问题多多,困难重重第1课时巩固新生政权——新中国成立后的首要任务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史回顾1.元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西藏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2.清朝确立金瓶掣签制度,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1.背景:①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仍面临着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②国民党还有上百万军队在西南、华南地区和一些沿海岛屿负隅顽抗;各地还有不少武装土匪盘踞山林,为非作歹。③经过一年的艰苦作战,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西藏、台湾和少数几个海岛以外的全部中国领土。④中央人民政府经过多种努力,促成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知识梳理图6-1 进藏的人民解放军受到西藏各界人民的欢迎2.经过: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根据协议,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各地,西藏宣告和平解放。3.意义: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西藏和平解放的伟大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全部获得解放,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祖国大家庭出现了空前团结、统一的局面。
西藏的和平解放,为最终消灭野蛮、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和推动西藏社会的进步打下了基础。
西藏的和平解放,使帝国主义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遭到破产,祖国大西南的数千里边防得到巩固,西藏人民也永远结束了受帝国主义欺凌的历史。拓展点拨土地改革 1.时间:1950~1952年底。2.纲领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图6-2 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3.范围及方式:在新解放区分批分期进行。4.具体做法:①放手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经过复查,发给农民土地证,动员农民生产。②分给地主一份±地,让他们耕种,自食其力。雇农:自己没有土地,靠租种地主或富农的土地为生。
贫农:只有很少的土地,还要租种地主或富农的土地。
中农:包括下中农、上中农、富裕中农(三者中土地最多),自己有土地,能够解决自家的温饱。
富农:有较多的土地,除自己种些外,其余的出租,还放些高利贷。
地主:拥有的土地多。自己不种地,全靠出租土地和放高利贷为生。农村社会阶级成分的划分历史小知识5.成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省外,广大新解放区约三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约七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牲畜、房屋等;农民再也不用向地主交纳地租。6.意义:①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②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推动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个体私有制实现了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民生主义)的革命纲领图6-3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获得土地的农民生产积极空前高涨。据统计,土地改革后的1952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增长44.8%,棉花增长193%,油料增长64%。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的购买力提高,生活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 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掌握大部分土地所有权,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却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很少量的土地,农民为了扩大生产以维持生活,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农民土地所有制简单地说就是土地归农民私有了。不管是地主土地所有制还是农民土地所有制,都是土地私有制,这两种土地所有制最大的区别就是农民土地所有制不存在剥削。地主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区别拓展点拨 不是。最早终结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11年,孙中山等人领导了辛亥革命,并于1912年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其和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没有因辛亥革命而改变。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才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1952年底进行了土地改革,将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至此,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易错点睛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社会、封建土地制度是同一时期终结的吗?新解放区影响:1952年底,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1947.10.10
中共中央颁布
《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
中央人民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实现土地农民个体私有制。作用:获得土地的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抗美援朝 1.背景:①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出兵干涉,战火一直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边,我国东北边境城市遭到轰炸、扫射。③为了保家卫国,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开赴朝鲜前线,抗击侵略者。图6-4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②美国派兵侵入台湾海峡。知识梳理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远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2.中国政府的态度:3.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4.重要战役:上甘岭战役。图6-5 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美军发动了上甘岭战役。在面积仅3.7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猛烈的炮火攻击使山头的高度几乎被削低两米。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不断反击,牢牢地坚守阵地。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冲向敌人中心火力点时,手雷用完且身体多处负伤。危急关头,他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英勇牺牲,为后续反击部队的冲锋开辟了道路。5.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6.性质: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7.影响:中国在战争中取得的胜利进~步巩固了新生的政权。图6-6 克拉克(中)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后来说:“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950.9.15,美军仁川登陆 9.28,美军越过三八线 中朝地理位置图材料一:1950年中美经济、军事装备对比材料二:1950年10月15日,当杜鲁门问到中国干预的可能性有多大时,麦克阿瑟说:很小……他们没有空军,而我们在朝鲜有可供空军使用的基地,……。” 
艰难的决择“如果中国军队不介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就会受到明显的威胁。当美国决定越过“三八线”、美国强大军事力量出现在中国东北边境的时候,“中国领导人似乎没有别的选择”。
——美国学者乔纳森·波拉克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必须进行的较量美国第七舰队侵入
台湾海峡美国飞机轰炸中国东北1950年10月19日,首批志愿军部队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彭德怀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毛泽东的儿子长眠于朝鲜的大地上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1950.10——1953.7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上甘岭战役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签定《朝鲜停战协定》影响赢得建设的和平环境,提高了国际威望抗美援朝战争 “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布莱德利(美五星上将)错误的时间:刚刚获得解放的中国人民具有战胜任何强敌的英雄气概,战后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具有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追求。
错误的地点:美国军队远离本土作战,战线过长,而且对地形和作战条件不如中国军队适应。
错误的对手: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暴,勇于牺牲;在作战方面训练有素,尤其善于打夜战;敢拼敢打,充满气势和决心。
错误的战争:美国侵朝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抗美援朝是正义的战争,得到人民的支持。抗美援朝战争,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
显示了刚获解放的中国人民不屈服于任何强敌的英雄气概。为新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给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反对侵略,保卫和平提供了宝贵经验。
抗美援朝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拓展点拨新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抗美援朝? 美帝国主义的进攻已经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安全,中国出兵是迫不得已,既是为了支援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也是为了巩固新生政权,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资料 新中国诞生后,国外敌对势力曾预言:中国共产党解决不了吃饭问题,蒋介石留在大陆4亿张嘴呢。一些资本家中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共产党军事上100分,政治上80分,经济上0分。1950年,美国钢产量8 700万吨,中国61万吨;美军一个师有959门火炮,140多辆坦克,3 800多辆各种车辆,志愿军一个军只有522门火炮,临时配有约100辆汽车,没有一辆坦克。 综合运用资料,说明新中国为巩固新生政权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绩。 歼灭了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军队,和平解放了西藏;进行了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并取得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赢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问题解答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政治、文化、国防等多方面的建设。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代替了《共同纲领》,成为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阅读卡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巩固新生政权课堂小结时间:意义:1951年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1952年底。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时间:结果:目的:背景: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兵干涉,我国东北边境城市遭到轰炸、扫射。1950年10月~1953年7月。保家卫国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政治上)
1950-1952年 土地改革(经济上)
1950.10.19-1953.7 抗美援朝 (军事上)
——标志着中国大陆全部解放—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战争中取得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新生政权新中国为巩固新生政权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绩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请不要转载!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