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4.2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25张PPT+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设计】4.2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25张PPT+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似曾相识----占道经营
新知导入
似曾相识?----占道经营
如果你是生活在这样的城市,你希望政府工作人员如何治理这种现象?
第四课 第二课时 凝聚法治共识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
2.法治观念: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初步树立民主法治等观念,初步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征。
3.责任意识:关心社会,具备民主与法治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与民主实践。
学习目标:知道政府的作用及宗旨,政府如何依法行政、厉行法治的要求
教学难点:政府如何依法行政
教学重点:厉行法治的要求
1.政府的作用是什么 P51
2.政府的宗旨是什么P51
3.法治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是什么?P52
4.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P52
5.如何让法治与德治共同发挥作用 P55
课堂探究:
1.谈谈你对法治政府的理解(政府应如何依法行政?)
2.厉行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
环节一 走近城管
活动一 七嘴八舌话城管
说到城管,你心目中的城管是什么样子的?
活动二 原来城管是这样
观看视频《城管文明执法暖人心》小组合作探究
1.从城管执法的暖人片断,你能体会到政府的作用和宗旨是什么?
2.从城管执法的暖人片断,请你谈谈你对法治政府的理解。
课堂笔记
1.政府的作用是:①政府管理社会生活;②提供公共服务。
2.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5.政府应如何依法行政? (谈谈你对法治政府的理解)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
③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抄到p52)
环节二 为城管献计献策
请思考:全面依法治国,是对谁提出的要求?
新知导入
出谋划策
小组合作探究:请你为治理这种现象出谋划策。(从市民、政府、国家、司法、社会的角度对他们提出要求)
课堂笔记
合作共识
①全体市民:自觉做到不占道经营
②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执法,依法行政
③国家:加强立法,规划规范城市管理,共同发挥法治与德治的作用。
④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
⑤司法部门:对占道经营的行为要公司司法。
课堂笔记
6.厉行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①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P53
②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P53
③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P54
④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P55
⑤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P55
环节三 法治德治两手抓
甲方:解决城市占道问题,法治的作用最大
乙方:解决城市占道 问题,德治的作用最大
辩一辩
在解决城市占道问题上,关于法治与德治,谁的作用大,班上有两种观点:有的同学认为,法治的作用最大,有的同学认为德治的作用最大。现请双方代表辩一辩
课堂笔记
5.如何让法治与德治共同发挥作用 P55
①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国家治理
公民自觉守法
板书设计
社会加强宣传
政府依法行政
凝聚法治共识
课堂练习
1.“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这句话启示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中( )
①既重视发挥法律教化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
②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③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可以相互替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
2.2023年8月25日,中纪委消息:8月份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包括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公款吃喝、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等问题5016起,6983人受到处理,5122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这告诉我们( )
①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②依法行政需要规范政府的行政权,防范行政权力滥用
③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④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法执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作业布置
制作一份以“与法同行”为主题的手抄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⑤4.2凝聚法治共识大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第2课时 凝聚法治共识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名称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将“建设民主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指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本单元从民主价值追求和法治中国建设的视角,提出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民主当以人民利益为重,法治当以公平正义为念。人民不仅是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更应成为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 教材通过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探索社会主义新型民主道路的历史进程,阐述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新型的民主国家,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和最管用的民主。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保障每个公民都能合法地参与民主生活。随着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在不断增强,年轻一代公民要不断增强民主意识。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善治。教材通过回顾近代以来中国探索现代法治道路的历程,阐明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政府建设,要求依法行政,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坚持厉行法治,要求提高全民的法治素养,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使德治与法治相得益彰。
单元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 2.法治观念: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初步树立民主法治等观念,初步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征,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观念。 3.责任意识:关心社会,知道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具备民主与法治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与民主实践。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努力成为依法治国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本单元将以民主和法治为话题,将“法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并结合时政热点新闻和学生的切身实际来展开讲授,通过课外实践的拓展延伸作业,提升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并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的公民意识。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主要内容阐述我国政府的作用及工作宗旨,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要凝聚法治共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要厉行法治,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目标确定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 2.法治观念: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初步树立民主法治等观念,初步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征。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观念。 3.责任意识:关心社会,知道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具备民主与法治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与民主实践。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努力成为依法治国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学习目标:知道政府的作用及宗旨,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厉行法治的要求
新课讲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似曾相识?----占道经营 如果你是生活在这样的城市,你希望政府工作人员如何治理这种现象? 学 生据实回答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画面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直接进入课题。
自主学习 出示自主学习目录: 1.政府的作用是什么 P51 2.政府的宗旨是什么P51 3.法治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是什么?P52 4.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P52 5.如何让法治与德治共同发挥作用 P55 课堂探究: 1.谈谈你对法治政府的理解(政府应如何依法行政?) 2.厉行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学生根据教师展示自主学习要求,完成课本P14-19页的内容。 整体感知课本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环节一 走近城管 活动一 七嘴八舌话城管 1.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说到城管,你心目中的城管是什么样子的? 活动二 原来城管是这样 观看视频《城管文明执法暖人心》 小组合作探究 (1)从城管执法的暖人片断,你能体会到政府的作用和宗旨是什么? (2)从城管执法的暖人片断,请你谈谈你对法治政府的理解。 学生据实回答 活动一 通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城管的形象,引出下一个环节:原来城管是这样(政府)依法行政 活动二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政府的作用宗旨以及政府是如何依法行政的。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完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
环节二 为城管献计献策 一、展示图片 二、小组合作探究:请你为治理这种现象出谋划策。(从市民、政府、国家、司法、社会的角度对他们提出要求)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形成共识:①全体市民:自觉做到不占道经营 ②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执法,依法行政 ③国家:规划规范城市管理,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④社会: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并整理课堂笔记: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懂得建设法治政府(厉行法治)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完成核心素养目标
环节三 法治德治同发挥 1.出示图片: 2.提出问题:在解决城市占道问题上,关于法治与德治,谁的作用大,班上有两种观点:有的同学认为,法治的作用最大,有的同学认为德治的作用最大。现请双方代表辩一辩 3.分小组辩论:甲方:解决城市占道问题,法治的作用最大 乙方:解决城市占道 问题,德治的作用最大 分小组辩论 通过小组辩论,知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据实回答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通过学生收获的情况,反馈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课堂练习 1.“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这句话启示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中( ) ①既重视发挥法律教化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 ②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③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可以相互替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23年8月25日,中纪委消息:8月份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包括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公款吃喝、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等问题5016起,6983人受到处理,5122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这告诉我们( ) ①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②依法行政需要规范政府的行政权,防范行政权力滥用 ③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④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法执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学生完成课堂学习 强化课堂所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检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以及存在的问题。
板书设计  回顾重温 课堂所学 呈现课堂教学的过程,同时,突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启发学生的思维
课外作业 制作一份以“与法同行”为主题的手抄报 将课堂所学延伸课外,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