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物理判断109题(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上)物理判断109题(有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物理判断题
班 号 ,姓名
1、 水的密度为1 g/ cm3=1.0×103 kg/ m3
= 1kg/ dm3。
2、 煤油、酒精、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3、 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 。
4、 1kg的水的密度和1t水的密度相同。
5、 1m/s =3.6 Km/h
6、 36Km/h=10 m/s
7、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8、 1kg水结冰后,冰的质量是0.9kg .
9、 1 m3的冰熔解成水后,水的体积是1 m3。
10、 100 cm3=10-4 m3
11、 0.3m3= 3×105 cm3
12、 一个瓶子能装水1kg,能装煤油1kg。
13、 近视眼镜的镜片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14、 远视眼镜的镜片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15、 5米=5千米ⅹ1000米=5000米
16、 5千米=5ⅹ1000米=5000米
17、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18、 采用精密仪器测量就不会出现误差
19、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20、 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21、 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在前半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10米/秒,在后半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15米/秒,则汽车在整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12米/秒
22、 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在前半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10米/秒,在后半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15米/秒,则汽车在整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12.5米/秒
23、 售票员和乘客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售票员认为乘客是运动的
24、 售票员和乘客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乘客认为汽车是静止的
25、 售票员和乘客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售票员认为汽车是运行的
26、 甲、乙两名短跑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甲所用的时间是12秒,乙的速度是36千米/时,则最先到达终点的
27、 站在百米跑终点的裁判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那么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实际的起跑时间约晚0.3秒。
28、 站在百米跑终点的裁判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那么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实际的起跑时间约快0.3秒。
29、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30、 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
31、 被敲响的音叉停止振动后,不再发声
32、 乐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 响度 音色
33、 用瓶子装酒精要加盖能使蒸发变慢
34、 把湿衣服展开并晾在通风向阳处能使蒸发变慢
35、 夏天,人们用电扇扇风能使蒸发变快。
36、 一块冰化成水后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37、 一块冰化成水后密度变大,体积变小
38、 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暖和的室内,镜片会变的“模糊”,这个现象属于液化
39、 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暖和的室内,镜片会变的“模糊”,这个现象属于汽化
40、 被100℃的水蒸气灼伤比被100℃的热水烫伤更厉害是因为水蒸气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大
41、 被100℃的水蒸气灼伤比被100℃的热水烫伤更厉害是因为水蒸气放出的热量多
42、 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会看到水面上出现“白气”,是先液化后汽化
43、 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会看到水面上出现“白气”,先汽化后液化
44、 夏天放在空气中的冰块会冒“白气”,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
45、 夏天放在空气中的冰块会冒“白气”,是因为冰熔化为小水珠
46、 夏天放在空气中的冰块会冒“白气”,是因为周围空气的水蒸气液化为小水珠
47、 夏天放在空气中的冰块会冒“白气”,是因为冰使周围空气的水蒸气凝华为小冰晶
48、 在烧煮食物时,若把食物放在水中煮,只要水没有烧干,食物就不会煮焦,但若把食物放在油中煎,虽然油没有烧干,食物却很可能变焦,这主要是因为水的沸点较低,油的沸点较高
49、 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将一支常用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来,可看到它的示数将会先降低后升高
50、 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将一支常用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来,可看到它的示数将会保持不变
51、 用久了的灯泡灯丝变细的过程是升华现象,
52、 对已沸腾的水,用猛火加热,只要水没有密闭,水温不会升高
53、 水的沸点肯定是100℃
54、 沸腾的水一定比不沸腾的水温度高
55、 萘的熔点是80℃,则温度为80℃的萘可能处于固态,可能处于液态,可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56、 冰雪熔化成水要放出热量
57、 晾晒的湿衣服很快变干要放出热量
58、 冬天霜的形成要放出热量
59、 使100℃的水沸腾要放出热量
60、 冬天早晨看到草地上霜的是凝华现象
61、 吃冰棒解热是熔化现象
62、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要细,这是升凝现象
63、 太阳、月亮都是光源
64、 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65、 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66、 漫反射使我们从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物体
67、 影子的形成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68、 平静的水面倒映岸上的景物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69、 插入水里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70、 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71、 晚上在桌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镜子比较亮,它发生镜面反射:
72、 晚上在桌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镜面比较暗,它发生镜面反射,白纸比较亮,它发生漫反射
73、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且 >2f
74、 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且 75、 幻灯机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且 >2f
76、 人潜在水中看岸上的树,看到的高度比实际高度高
77、 已知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到幻灯机镜头的距离为30厘米,则此幻灯机镜头焦距可能是10厘米
78、 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测量温度的。
79、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每一小格是0.1℃。
80、 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凝华现象。
81、 寒冷的冬夜房间门窗的内表面出现了冰花是凝华现象。
82、 水的温度为0℃时.冰、水、水蒸气都可存在
83、 将一块-10℃的冰投入0℃的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冰的量增加
84、 凝华、液化都能放出热量
85、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
86、 物质吸热后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发生物态变化
87、 物质的温度达到熔点时需要吸热才能熔化成液态
88、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零摄氏度
89、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90、 声音可以在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物质中传播
91、 乐音的三个特征是频率、响度、音色
92、 工厂中质量检验员的工作就是用天平测量产品的质量
93、 体积大的物体,它的质量一定大
94、 物体中所含物质越多,它的质量就越大
95、 物体的质量会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96、 有三个体积相等的空心球,分别用铜、铁、铝制成,放在天平上称时它们的质量都相等,则 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铜球
97、 自行车运动的速度约15m/s,
98、 一个苹果约0.15kg。
99、 要能区别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发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离高墙34米。
100、 春天上午,太阳出来时雾散了是汽化现象
101、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液化,
102、 人步行的速度约:4km/h
103、 一块冰完全熔化成水时质量不变,密度变大,体积变小。
104、 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3 :4 ,体积之比是2 :5 ,那么它们的质量之比为3 :10
105、 光滑的黑板容易“反光”写上的粉笔字看不清楚,这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所造成的
106、 天平的最大测量值可以从铭牌上的称量值观察到
107、 任何测量的结果都是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的,
108、 若甲乙两块矿石的质量相等,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2倍,则ρ甲=2ρ乙
109、 岸边的人看到河水里的鱼所在的位置比实际要 浅。
答案:1、2、3、4、5、6、7、8、10、11、14、16、20、21、24、26、27、30、31、32、33、35、37、38、41、43、46、48、49、51、52、55、58、60、66、69、72、73、76、78、79、81、82、83、84、85、86、87、88、89、90、94、96、98、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9、正确
PAGE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