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1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1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 9上2.1 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设计
课题 创新改变生活 授课时间 第3周(共3课时)
课型 讲授、体验课 课时1 总 1课时
教材及学情分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创新史,创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学生对科技促进社会发展有初步的理解,充满好奇心。
课程标准 通过感受创新,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助于他们提升对自己、家庭、集体、社 会、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感,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了解国家的创新发展成果。 道德修养: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责任意识: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同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努力提升创新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创新的意义 难点: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资源 时政新闻、网络资源,农业黑科技
教学过程
环节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点及效果预期)
环节一(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内容5分钟) 设计好自主学习的目标问题,准备好视频文件(农业黑科技)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观看视频 引入新课,提升兴趣
环节二(活动一----寻找创新) 准备好多个图文并茂的文件,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不同,提问:这些创新灵感来源于哪里?这说明了? 创新的加一加、减一减、变大一点、变小一点都有惊喜的发现------结论:创新不仅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具有独特性,是区别已有的。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无处不在,创新让我们体验别样的精彩人生 观看并思考问题,得出结论: 创新来源于生活 生活处处有创新 知识标注: 知识1、认识创新(特点) P15 2段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特点) ①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也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②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④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明确创新的特点,知晓创新是无处不在的,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延伸知识:创新的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环节三 (活动二-------感受创新) 我会用新方法解这道数学题。----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获得成就感。 我和同学走进社区,通过“微心愿墙”帮助居民实现小愿望。-----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我给家人做了一道新菜,他们可开心啦!-----带来惊喜,获得成就感。 跟乐队的伙伴一起给老歌配新曲,挑战真大!------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学生观看资料,得出结论------创新改变生活 教材P16探究与分享,①请你思考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感受? 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互联网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的交往领域,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网络购物使我们的生活方式更便捷、更灵活。 有人说,创新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无关。你怎么看?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创新既满足了个人兴趣,也让大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知识小结: ★知识2、创新的意义 P16-17 ①对个人: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②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创新,也都需要创新。知识、技术、制度都需要创新。 ③对社会: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明确创新的重要意义,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环节四(活动三 ----创新引擎) 人类文明史的三次科技革命 以蒸汽机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 以电力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在德国 1866年西门子发明直流发电机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0世纪40年代末,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在美国 1946年2月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展示不同时代的资料,得出不同的结论: 三次工业革命得出结论----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材P18 相关链接资料得出结论-----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2020-2022年三年新冠疫情研制疫苗结论--------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深圳,深圳的发展说明-------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阅读材料: 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了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议一议:错失了三次工业革命机会的中国,面临第四次工业革命,应该怎么做? 归纳小结:★知识3、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 P17-18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知识4、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知识延伸) (1)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P18 (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P19 难点突出: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 进一步明确创新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小结: 如何认识创新? p14-18 ①创新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无处不在,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③创新改变生活,创新促进社会进步,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④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⑤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背诵记忆基础知识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运用是教育研究所配备的学习指要2.1的选择题(1-6)及非选择题8题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是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新课,用1课时学习完成并进行课堂练习,主要把握创新的重要意义,及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特别是当今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国家命运同样需要创新,时代需要创新精神,把握重点知识即可,了解时政新闻,把创新落实在实际生活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