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课件29张PPT+学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课件29张PPT+学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第一节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自主学习】
一、民主的足音
1.如何认识”民主“?
A.我国民主价值追求的思想源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民主价值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民主价值的实现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选择民主道路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
①1840年以来的_______中国,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强、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但没有实现“___________”,民族独立、________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民带来新的希望。
③(1921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_________________为己任。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民主实现形式。
④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________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⑤(1956年)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需要法治保障?
①建设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___________,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______追求。
②实践证明,通过________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二、新型的民主
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
①从本质特征上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从民主特点上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主。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_____________。
③从人民民主的真谛上看:有事好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民主形式上看:既发展________民主,又发展________民主。
5.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一根三基”)
民主制度 地位意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_____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_____政治制度。通过充分协商,___________,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______政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_______政治制度。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_________。
【课堂检测】
1.下列属于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的是 (  )
①民惟邦本 ②法令者,民之命也 ③封建专制 ④政得其民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2.如图所示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以下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
A.①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B.②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C.③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
D.④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3.(2023·广东中考)2023年3月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新增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法律草案和立法工作的意见。”这一规定有利于( )
A.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进程 B.确保每项法律都得到严格执行
C.保证法律制定的公平性与强制性 D.拓宽基层群众自我管理的途径
4.(2023·湖北宜昌中考)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16.69%;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14.85%;归侨代表42名,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的2654%。这表明我国
A.人大代表受人民监督 B.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C.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 D.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5.思维导图中的①和②依次应填的内容是 (  )
A.维护人民利益 选举民主
B.人民当家作主 选举民主
C.反映人民心声 民主选举
D.公民当家作主 民主选举
6.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围绕“村民说事制度”各抒已见。你赞同的是
A.“说”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B.“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有效
C.“办”表明政府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D.“评”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和决策权的表现
7.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保证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这说明(  )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②民主选举包括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多种形式
③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优势 ④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共29张PPT)
3月30日,美国在线上举办的第二届“领导人民主峰会”在质疑声中落幕。
3月3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指出,美国举办所谓第二届“领导人民主峰会”,其实质是按照美国标准给各国划线分类,根据美国利益对各国干预干涉,反映的是美国一贯的傲慢、偏执、自私、霸道,也是对民主这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背离和践踏。
新闻回顾:践踏民主的“民主峰会”
思考:为何美国的”民主峰会“遭到普遍质疑?你认为什么是”民主“?
“69%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民主面临‘崩溃风险’,86%的美国选民表示美国民主面临‘非常严重的威胁’,人们对美式民主普遍感到绝望”——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引述有关数据并指出:“美式选举民主日益空心化”“美式民主正在失去民意基础”。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三课《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新教材)
【政治认同】体会我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追求和探索民主的艰辛历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国的民主制度。
【道德修养】了解民主,认同民主价值、增强民主意识。
【法治观念】拥护我国的各项民主制度,努力成为民主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理性参与民主生活。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教学难点: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
如何认识”民主“?
2
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
3
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需要法治保障?
4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被称为新型民主?
5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哪些?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花5分钟预习教材P30—36,关注以下问题。
01
民 主 的 足 音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政得其民(《孟子●离娄上》)
以百姓心为心(老子《道德经》)
正确认识“民主”:
思想源头
民主价值追求的思想源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民主价值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价值的实现: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选择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具体国情
民主价值追求的思想源头
民主价值的要求
民主价值的实现形式
选择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本思想
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取决于具体国情
所有人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
1.如何认识“民主”?
笔记整理
思考:(1)这些艰辛的尝试都成功了吗?为什么?
(2)你如何看待这些民主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欲张国势,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改良派【郑观应】
“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民主斯固然矣。君主者何?私而已矣;民主者何?公而已矣。”——维新派【梁启超】
“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之所出;而实行其权者,则发端于选举代议士。倘能按部就班,以渐而进,由幼稚而强壮,民权发达,则纯粹之民国可指日而待也。”——革命派【孙中山】
失败
不适合中国国情。
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
近代改良派:设立议院
维新派:君主立宪制
共和派:民主共和制
进步:伸张人民权利,让民主思想逐步深入民心。
局限性:是资产阶级民主,“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近代的探索
1840年以来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56年底
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和三大改造完成
1978年
改革开放以来
现在
请同学们依据课本P31-33,找出下列轴所对应的民主发展结果
没有实现“还权与民”
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
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转变。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确立
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价值追求。
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民主实现形式。
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形式。
2.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
笔记整理
①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强、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但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民带来新的希望。
③(1921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民主实现形式。
④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⑤(1956年)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探究与分享P32
我们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来之不易,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来保障它呢?为什么?
法治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3.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需要法治保障?
笔记整理
①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②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02
新 型 的 民 主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
符合国情
符合实际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新”在哪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国家性质)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
小组合作与探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特征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我国国家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开会期间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来各行各业,并不领工资,但开会期间都要集聚北京共商国是。在北京开会期间的必要费用由国家财政统一支出。
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总计2977名。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14.85%,;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26.54%;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16.69%,其中有56名农民工代表;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34名,占代表总数21.3%;香港特别行政区选出36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选出12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2023年3月,全国两会精神和主要内容:202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企稳回升;加大对企业纾困支持;稳岗扩就业保供稳价)、2023年政府重点工作(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最真实
最广泛
最管用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
从全国“两会”来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知识巩固
习近平:“民主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式
2023年3月10日上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的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习近平总书记继续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国家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由选举产生,体现了哪种民主形式?
选举民主
人民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少数服从多数)
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式
下图体现了在我国还可以通过什么形式来行使民主权利?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地位)
协商民主
决策前和决策中充分协商
合作探究
社会主义民主形式
选举民主: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少数服从多数)
协商民主: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充分听取各方面、各群体、各层级意见并充分协商,尽可能一致)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
由众人商量
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知识整理
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被称为新型民主?
笔记整理
①从本质特征上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从民主特点上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③从民主真谛上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④从民主形式上看: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
“一根三基”
民主制度 地位/意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 ———习近平
2015年青海某市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设立村民说事点,召开村民说事会,由村干部组成工作小组,每周定期与群众通过聊天拉家常的方式,让群众就近“说事”。村民说的事都被如实记录下来村民说事会提出问题后,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提出初步意见,在提交说是会进行决策。
结合村民说事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治理的一种创新尝试。为什么说这种制度有利于实现基层民主?
村民说事制度,一方面实现了干部与群众平等对话,另一方面,公众的参与也是对村干部决策的补充和完善,使其决策特别是关系到村民利益的决策能够让村民满意。
探究与分享P32
①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
②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P33)
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P36)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意义?
知识拓展
为什么需要以法治保障民主?
为什么说我国人民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思想源头、要求及实现形式,取决于?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民主的足音
新型的民主
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
拓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意义?
1.春天的盛会——每年的两会,聚集民意,为民谋利,民主决策,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 )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全面依法治国 D.民主集中制
2.“民主”一词最早出自《尚书》,以下能体现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观点是( )
①“民权发达,则纯粹之民国可指日而待也。”一一孙中山
②“国之强弱,悉推源于民主。民主斯固然矣。”一一梁启超
③“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一一《管子》
④“欲张国势,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一一郑观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B
B
课堂检测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提出了中国方案。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认识正确的是(  )
A.它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其本质特征
C.发展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D.它包含着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我国每一项重大的决策,都要经过“党委提出→政协协商→人大审议通过→政府执行”的法定程序,对这一“中国式的决策过程”理解最全面的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D.中国共产党科学立法、民主决策
D
C
课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