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初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目录修订解读铜仁市第四中学物理创新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物理兴趣小组实验物理兴趣小组实验教师自制教具八年级实验目录第一部分实验目录根据2022年版物理课程标准修订(一)测量类学生必做实验1.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例1用托盘天平测量小木块和杯中水的质量。2.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例2用天平、量筒等测量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3.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例3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4.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例4用刻度尺测量物理教科书的长和宽,利用具有秒表功能的设备测量自己脉搏跳动30次所用的时间。5.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例5用秒表和刻度尺,测量小球通过某段距离的速度。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例6用手拉动弹簧测力计体验1N、2N、4N力的大小,测量一本物理教科书所受的重力。7.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8.用电压表测量电压。9.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二) 探究类学生必做实验1.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4.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6.探究光的反射定律7.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8.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9.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10.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1.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12.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八年级上实验目录序号 演示实验 序号 学生分组实验1 真空罩中的闹钟 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2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2 用停表测量时间3 声音的波形 3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4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4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5 探究乐器声音的波形图 5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6 声传递能量实验 6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7 噪声的波形图 7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8 探究固体熔化时的变化规律 8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9 碘升华 9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10 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 10 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11 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12 光的色散13 透镜对光的作用14 投影仪成像原理15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八年级下实验目录序号 演示实验 序号 学生分组实验1 小铁球受到磁体的作用 1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3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4 小球的惯性 4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5 测量滑动摩擦力 5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6 大气压强的测量 6 探究液体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7 大气压与流速 7 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8 测量铝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8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9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9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0 盐水浮鸡蛋、橡皮泥船 10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1 滚摆实验12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13 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第二部分实验登记表和实验通知单一、实验登记表贵州省中小学校实验登记表总序号 (全校) 25 分序号 3 实验时间: 2023 年 9月 8日注:1、此表以实验目录为依据,实验报告单为依据,由实验教师和实验员共同填写,实验员保存,必须有学校主管领导签字或领导印章,2、按年级,按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按序号存好。3、学生分组实验时间的填写应在教师上实验课后。中 学√ 教师演示 小 学 八年级第1章 第4 节 学生分组√ 实 验 记 事 实验名称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班次 实验效果 改进意见 教师签字实验目的 会使用刻度尺、停表测平均速度 一 优 罗阳实 验 器 材 二 好 罗阳名 称 单位 数量 备 注 三 好 杨雄文斜面 个 15 四 好 杨雄文方木块 块 15 五 好 杨雄文小车 个 15 六 好 罗阳停表 块 15 七 良 杨雄文八 优 罗阳二、实验通知单实验通知单学 科 物理 实验类别 演示 实验年级 八年级 1 班实验时间 3周 星期 一 第 四 节 任课教师 罗阳 2023年 9 月 1日实验内容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课本 1 章 23 页实验用品 实验仪器 注:1、由任课老师填写,表格注意要填写完整,包括周次、年月日,时间注意不要填星期六和星期日 2、按年级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分类放好,演示实验本周星期一交表,学生实验上周一交表,就是要提前一周通知实验教师。3、每个上课教师都要填写。第三部分实验报告单科 目 物理 实验名称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和记录测量结果,估测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实验器材:刻度尺,铅笔,物理书 实验步骤:1. 检查刻度尺是否磨损;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和量程等,并将观察到 的结果写在记录纸上。 2. 设计并画出简单的记录表格。 3. 将刻度尺零刻度线或某厘米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一端。 4. 将刻度尺紧贴被测物并与被测长度一边平行。 5. 每一长度测三次,求出平均值。 6. 视线与尺面垂直,并对准刻度线。 7. 读数值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8. 把结果正确记录在表格中。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指导教师: 实验报告单第四部分实验教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最后我希望在你们的带领下碧江区的实验教学会更上一层楼!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