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1.后金和清朝的关系类似于 ( )A、隋朝和唐朝 B、北宋和南宋C、契丹和辽 D、蒙古和元朝2.明代以前,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七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是( )A、郑和 B、郑成功 C、戚继光 D、朱棣3.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顺治4.清入关前的都城盛京就是现在的( )A、沈阳 B、长春 C、锦州 D、哈尔滨5.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 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③实行八股取士④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6.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 )A 秦始皇、明太祖 B 秦始皇、明成祖C 秦始皇、隋文帝 D 隋文帝、雍正帝7.我国古代帝王迁都的原因有多种,下列各次迁都,目的在于加强军事防御力量的是:( )A、商王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洛邑C、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D、明成祖迁都北京 8.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明朝建立 ②元朝统治结束 ③明前完成统一 ④李自成起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 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9.“盼闯王,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被百姓呼之为闯王的是 ( ) A.张献忠 B.李自成 C.高迎祥 D.努尔哈赤 10.后金的建立者(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11.“康乾盛世”,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的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盛世。这时期的在位皇帝不包括 ( )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 12.材料:“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六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司等衙门分理天下。庶方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1)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于哪年在什么地方建立明朝?在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21教育网(2)请分析,朱元璋除宰相的理由,这一举措所起的作用。(3)和废除丞相有类似的目的,明朝还成立了什么季候机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3张PPT)元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蒙古贵族已完全成为封建的大地主,各自占有大量的田土。在最高统治集团中,奢侈腐化成为风气。蒙古皇室和元朝政府把每年搜括来的民脂民膏,大部分用于挥霍。元朝统治者要弥补亏空,只有加重税收,滥发纸币,而人民所受的剥削也愈重。元朝末期,贪污剥削愈来愈严重。政府卖官鬻爵,贿赂公行。元末阶级矛盾激化一.明朝的建立朱元璋,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原名朱重八,出身于一个贫农家庭,小时候为地主放过羊,做过和尚,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濠州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朱元璋趁元军疲于对付北方红巾军,无暇南顾之机,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1368年,明洪武元年)七月,元顺帝率后妃、太子和一部分蒙古大臣从大都北逃。八月,北伐军进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改元洪武,是为明太祖。之后朱元璋用了近20年的时间,消灭其他农民军完成了中国的统一。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此后近20年时间,扫平各种残余势力,完成了统一。东北抵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兀的河(今乌拉河)流域,西北到新疆哈密,西南包括今天的西藏、云南,东南到东海、南海并及海外诸岛。1424年,明朝领土面积达到约1100万平方公里。注意:明朝时包括今天的台湾岛,黄岩岛、南海诸岛都为中国领土明太祖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朱棣于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于1402年(建文四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靖难之役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朝南京偏于江南一隅,不利于控制北方局势;朱棣在发动政变之前就是燕王,驻地在北京,势力范围也在北京;当时北方边患比较严重,受鞑靼和瓦剌的威胁,所以朱棣实行所谓“天子戍边”的政策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应天(南京)迁至北京。措施 影响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废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北京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奖励垦荒、轻傜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郑和下西洋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的先进地位朱棣在位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又一强盛时期二.明朝政权的巩固和影响三.明末农民起义和明朝灭亡明朝末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天灾人祸不断发生。明末政治腐败,农村破产,压迫剥削日益加重,陕西又逢旱灾,人民无法生活。连续多年闹灾荒,土地都被皇亲贵族、地主豪绅霸占了。千百万农民身上无衣,口中无食,受着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政治衰败;增加赋税、杂税;土地兼并恶性发展;长年对后金用兵;陕西发生旱灾.阅读书本概况明末农民起义原因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先后起义,席卷陕西、河南等地,几百万民众参与,持续了近二十年。明末农民起义代表人物为什么农民起义能够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的支持?明末农民生活困苦,赋税繁重,民不聊生,而起义军“平买平卖”的宣传,“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把富豪的财物粮食分给农民的做法满足了农民的诉求。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克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结束。你知道清朝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吗?四.清朝的建立和发展满族满族以前的名称是什么?女真女真是居住在我国东北的古老民族,隋唐朝时期称为黑水靺鞨,唐末五代始称女真,后来,女真族完颜部统一女真各部。12世纪初期,他的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建立金,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阿骨打就是金太祖。明朝前期,属于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女真”在15世纪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自16世纪后期开始,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经过30多年的战争,17世纪初基本统一了女真,建立了“大金 ”史称“后金”皇太极后金山海关1644年,不同寻常的一年: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清军占领北京几个大事交织在一起。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联合清军击败农民起义军。清军长驱直人,迅速占领北京并分兵西进南下,将辽东地方民族政权转变为统治全中国的清王朝。17世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形成新的民族——满族,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的农民军,迁都北京,清王朝逐渐统治整个中国理一理:清朝的建立过程弊政:剃发易服、强制东南沿海居民内迁;圈占土地。剃发易服影响:剃发易服是一种民族压迫政策,加深了当时的民族矛盾,亦压制了汉族的服饰文化和发式传统;圈占土地影响:很多农民田地被占,流离失所,造成大量流民、乞丐出现。清初统治的弊端清政府划定一个濒海范围(从濒海三十里左右,到濒海四十里、五十里、乃至到二三百里不等),设立界碑,乃至修建界墙,强制处在这个范围内的沿海居民迁移,有敢不迁移的,杀无赦,有敢越界的,也杀无赦。总之,让距离海边三十里到二三百里不等的整个中国沿海地区,成为一个无人区。影响: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让中国从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变成了一个内陆国家,弱化了中国人的海防意识,海洋意识清初的野蛮做法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南明政权在长江中下游、福建举起反清大旗;明末起义军余部与南明共同抗清;郑成功在东南沿海抗清清初统治政策的调整调整部分野蛮落后的政策被废除。例如顺治四年停止大规模圈地,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下令“嗣后永不许圈地”;消灭反抗势力;恢复发展社会经济。 启示:民族关系应该平等,民族文化应该受到尊重;经济发展是维系政权稳定的重要措施。清朝前期,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达到了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我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盛世。持续时间长达115年。在此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但因制度僵化,闭关锁国,使得这一局面无法长久。纵向比较:传统道路上继续发展横向比较:与西方国家拉开距离明清帝国的兴替明朝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清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替明朝清朝兴1.经济上: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的繁荣。2.外交上:郑和下西洋,表明明朝的国力强盛和强大影响.课堂小结康乾盛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明清帝国的兴替 同步练习.doc 明清帝国的兴替.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