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第4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学习任务单
苏教版 小学数学 二上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4课时)
学习任务 使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经历从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相应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使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中,初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结合实际意义理解、记忆。 【学习难点】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理解除法的含义。
【课前任务单】
1.梳理一下上节课所学知识,梳理解题技巧。
这些胡萝卜最少拿走( )根后,正好可以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可以分到( )根。
这些胡萝卜最少添上( )后,正好可以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可以分到( )根。
2.想一想,算一算。
3.自学教材p48例5的内容,用多色笔勾画出疑惑点;使用任务单独立思考完成知识链接、新知探究部分的学习,完成学以致用部分习题检测学习成果。
4.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收集整理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笔记:
【课中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探究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写除法算式
例5:
阅读与理解。
谈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一共有6个小朋友,每2人坐一辆车,
2.分析与解答
提问:6个小朋友要坐几辆车可以怎样想?你能得出要坐几辆车吗?
交流:可以用圆片分一分,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学生独立思考,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说一说,分一分。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
(1)先拿出( )个圆片,按每( )人一份地平均分,要坐( )辆车;用除法算式表示( )
(2)( )是除号,( )是被除数,( )是除数。
(3)6÷2=3读作( )。
想一想: 12个苹果,每只小熊分3个,可以分给( )只小熊。
用除法算式表示( );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
举一反三:
1.填空。
(1)24÷4=6,24是( ),( )是商,( )是除数,读作( )。
(2)6÷2=3,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也可以表示一共有( )个,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
(3)被除数和除数都是7,商是1。这个除法算式是( )。
(4)下面●的可以平均分成( )份,每份( )个;还可以平均分成( )份,每份( )个。
●●●●●●●●●●●●
(5)18个正方体,每( )个一堆,摆了( )堆。列式( ),读作( )。
【趁热打铁2】
2.15个小朋友做游戏。
(1)平均每组3人,可以分成( )组,列式为( )
(2)平均每组5人,可以分成( )组,列式为( )
(3)平均分成3组,每组( )人,列式为( )
(4)平均分成5组,每组( )人,列式为( )
3.根据条件写算式.
(1)有18个沙包,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3个。
( )÷( )=( )
(2)25个笔记本平均分给5个学生,每人分得5个。
( )÷( )=( )
(3)有24个人,每组4人,可以分成6组。
( )÷( )=( )
4.妈妈买了一些梨,如果小明每天吃3个,那么4天可以吃完。如果小明用6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几个?
5.平均每个盒子放几个?
【参考答案】
(1) 被除数 6 4 24除以4
(2)6 2 3 6 2 3
(3)7÷7=1
(4)2 6 3 4
(5)6 3 18÷6=3 18除以6等于3
(1)5 15÷3=5
(2)3 15÷5=3
(3)5 15÷3=5
(4)3 15÷5=3
(1)18÷6=3
(2)25÷5=5
(3)24÷4=6
4.3×4=12(个) 12÷6=2(个) 答:平均每天吃2个。
5.6÷2=3 答:平均每个盒子放3个。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