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太极拳拳谱制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学科 计算机应用基础 授课教师章节名称 《5.4图文混排》 计划学时 1课时(45分钟)授课班级 高一 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 授课人数 21人教材分析 本次课的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版本中的第五章第四节第二课时。 本章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学习如何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各式各样的文档。而本节《5.4图文混排》则主要介绍如何在文档中插入和编辑图片、艺术字、剪贴画、形状和文本框,并最终达到能综合运用word的相关知识,独立设计出美观大方的版面。 在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中,主要讲解了艺术字、剪贴画、文本框的插入与编辑和简单的图文混排。而本次课时则主要以学习在文档中插入和编辑图片、形状的方法为主,并希望学生能综合应用Word的相关知识点,进一步加强图文混排能力。学情分析 我的授课对象为高一计算机网络应用班学生,全班共21人,男生15人,女生6人。本班学生以男生居多,动手能力强,技术上手快,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能熟练掌握图文混排的操作技术,但整体布局和美化能力不足。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图片的格式设置方法; 2.熟练掌握形状的格式设置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知识点的自学; 2.采用作品模仿的方式,检测知识点的应用; 3.通过作品的二次创作,进一步理解、应用知识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iTtools工具,强调评价,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评价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图片、形状的格式设置方法,能利用样式和排列等功能进行美化处理。 教学难点 能综合运用word的相关知识,独立设计出美观大方的版面。教学策略 教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类比学习法教具准备 iTtools教学平台;微信公众号;微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 1.上传微课至微信公众平台; 2.上传素材和任务要求至iTtools平台; ① 图:包括图片、形状、剪贴画的插入和格式设置。 (图片和形状的样式、排列方式的设置) ② 文:文本框、艺术字的使用。 (考虑文字的字体、字号、字形、颜色等的设置) 混排:图、文的对应,图、文的合理布局、排版。 3.分组(要求:两个人为一组) 1.观看微课,进行自学; 2.下载素材,完成课前练习; 3.强弱搭档、完成分组 1.2.初学知识,体验教学重点 3.为课内小组合作奠定基础课中 课中 环节一 : 看一看 (3分钟) 1.观看视频、情景导入 教师一边利用投影播放本校学生打的《陈氏太极拳》视频,一边进行讲解。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武术中一支,讲究意、气、型相结合,要求动作柔美、圆润、舒展中正、外柔内刚、静水深流,最终达到以柔克刚之目的。 我校自2015年以来,积极响应课改,并结合我校特色,将太极拳作为我校学生的课间操,意欲让我校学子养成外柔内刚之品性。) 2.抛出问题、引出新课 教师针对视频提出一系列问题:大家觉得XXX打太极拳打的如何?相比于大家,他打太极拳为什么就打的那么好呢?猜一猜,除了平时多加训练外,他有没有采用什么辅助手段来帮助自己学习太极拳呢? 以此引出本节课。 1.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听教师讲解学校将太极拳作为课间操的原因。 2.通过教师提问,积极思考为什么XXX打太极拳就打的比我们好,他有什么过人之处?他是采用了什么辅助手段进行太极拳的学习?具体可能采用了什么? 通过太极拳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课。环节二: 理一理 (5分钟) 1.评议课前作业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的课前作业,拿出其中一幅典型作品让学生进行评议。 教师从作业要求(①图、②文、③混排),三方面进行总结点评。 2.知识点梳理 ①上节课知识点回顾:文本框、艺术字的使用; ②新知识梳理:形状、图片的插入与编辑。 通过两个问题进行总结: 排列的比较乱,为什么? (排列方式使用的不合理) 排列的不美观,为什么? (没有对形状、图片进行预处理,如没有进行裁剪、样式的选择或图片的调整等) 学生对课前作业进行评价,并听取教师的评价;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回顾上节课内容,对新知识点进行进一步消化和梳理。 通过模仿作品的点评,突出教学重点。环节三: 练一练 (20分钟) 1.教师导入 通过梳理,我们已经对图文混排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实际操练一下,以“太极拳谱”为例进行小组创作; 2.指明要点,教师指导 ①教师讲明制作拳谱的几个要求: (1)有标题; (2)图文并茂; (3)对图片和文字进行修饰; (4)排版合理、美观; ②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巡回观察,并指导; 3.作品上交 1.学生下载素材,准备“太极拳谱”的制作; 2.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利用小组合作进行“太极拳谱”的制作; 3.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作品的上交; 突破教学重点环节四: 评一评 (5分钟) 1.学生互评 教师展示学生间的部分互评内容; 2.教师评价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作品中存在的普遍性不足进行再次讲解补充,并强调把握文档的整体美观性; 1.学生在iTtools平台上的“学生互评”功能,任选2幅他人作品进行点评; 2.学生聆听教师点评; 回顾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环节五: 改一改 (7分钟) 1.学生修改 此环节要求学生两两合作,互相讨论,完成作品的修改; 2.作品上交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上交。 3.学生互评 4.教师点评 1.小组成员根据其它同学和教师在“评一评”环节中提出的意见,选择小组中的一幅作品为例进行修改; 2.学生上交作品; 3.学生在平台上进行相互评价; 4.学生聆听教师点评; 通过二次创作,突破教学难点环节五: 议一议 (5分钟) 1.教师评价 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肯定,并回顾本节课知识点; 2.学生自评 3.课外拓展 提问:本课中我们通过学习图文混排,制作了美观、实用的《太极拳拳谱》,但是大家觉得有什么更好的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学习太极拳吗? 引出答案:视频、动画能够更好的辅助太极拳的教学。 1. 聆听教师点评,回顾本节课知识点; 2.学生通过自评,自查自己是否掌握本节课知识点; 3.学生思考并给出问题答案; 通过点评,总结新课知识点,引出视频剪辑与动画制作的内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课后 1.作业布置 制作太极拳谱封面,并打印。 2.素材 教师制作打印相关的微课,上传至微信公众号和iTtools平台 1.学生完成太极拳谱封面的制作。 2.在学习微课的基础上,打印封面和课堂作品。 进一步巩固重难点,并为下节课做好铺垫。教 学 反 思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利用微课,克服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使不同基础的同学能通过利用微课进行不同时间、不同层次的学习,达到最终学习效果相近的目的。 利用iTtools平台,增加学生作品间的交流,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评价、乐于分享,并间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将太极拳拳谱作为学习素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图文混排技术的同时,感知中国的传统文化,达到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