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邮电版《边做边学物联网技术》 《设计光控路灯》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民邮电版《边做边学物联网技术》 《设计光控路灯》 教案

资源简介

《设计光控路灯》 教案
所属课程:走进物联网
教材选用:王恒心、陈锐主编的《边做边学物联网技术》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应用年级:中职物联网专业一年级或计算机应用专业二年级
教学背景:以前关于“传感器”的教学中,学生对传感器的感觉是“只闻其声、不问其用”,一看到板子上“丰富”的针脚就“近而远之”!传感器上针脚有什么作用?如何将不同的传感器连接到Arduino主控板上?怎样将传感器和照明、报警等设备连接起来?也就是如何编写它们的逻辑行为?所以本微课在上节课学习了楼道人体感应灯的制作,以及ArduBlock工具使用之后,进一步学习环境光传感器的构成和作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逻辑行为编写,实现简易光控路灯功能。
教学目标:1、了解日常生活中光控路灯的实现原理,认识环境光传感器的构成与作用;
2、能根据实际需要分析如何利用环境光传感器设计设计光控电路;
3、会使用Arduino搭建模拟光控路灯物理链路、进而和计算机连接,会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逻辑分析,完成环境光传感器和LED灯连接的逻辑行为编写,能够将程序上载到Arduino板上,实现光控路灯效果;
4、感受环境光传感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5、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用Arduino搭建模拟光控路灯物理链路,环境光传感器和LED灯连接的逻辑行为编写。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分析如何编写环境光传感器和LED灯连接的逻辑行为。
教学方法:演示操作
教学过程:
环节 内容
一、新课导入 展示日常生活中光控路灯、光控开关等几个常见的利用环境光传感器的实例,引入课题。
二、知识讲解 形象地介绍环境光传感器的作用和结构;环境光传感器是个模拟传感器,基于PT550环保型光敏二极管的光线传感器,可以用来对环境光线的强度进行检测。通常用来制作随光线强度变化产生特殊效果的互动作品。整个模块用3P的模拟数据线同IO扩展板连接,非常方便。
三、演示操作 以“制作光控路灯”过程为例,演示讲解环境光传感器和Arduino板的连接,以及环境光传感器与LED灯的逻辑行为程序的编写与运行:(1)实验器材介绍: 安装Arduino实验环境的PC一台,Arduino传感器套件中的主控板和扩展板,绿红黑数字连接线条一条,蓝红黑模拟连接线一条,USB数据线一条,一个LED红灯模块模拟路灯,一个环境光传感器。(2)物理连接:将扩展板和主控板插好,利用各种线缆将环境光传感器与扩展板的模拟口0相连,LED红灯与扩展板的数字口3相连, 再将Arduino主控板与电脑连接。(3)程序编辑与运行:打开ArduBlock编程环境,编写如下图所示程序点击ArduBlock上方的上载到Arduino,将程序加载到主控板。(4)测试:初始时LED灯处于关闭状态,用手遮挡环境光传感器,LED灯“亮”,将手移开,LED灯“灭”。
四、要点总结 “设计光控电路”实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在进行物理连接各个设备时,要注意连接的针脚编号、数字还是模拟针脚。(2)Arduino板和电脑连接以后要注意用于通信的串口驱动是否起来,如果没有Arduino板和电脑是无法传输数据的!特别是在出现故障时根据情况要检查串口。(3)进行程序编译之前,在ArduinoIDE的工具中选择正确的端口与板卡。(4)编写环境光传感器和LED灯的逻辑行为时一定先要梳理光线值与灯“亮”、“灭”的关系。(5)选择编程模块时注意实际产品模块和通用模块效果是一样的。
五、巩固提升 借助光控路灯实验的成功经验,制作噪音检测器,当噪音值高于某值时,LED灯自动开启,同时蜂鸣器自动鸣叫,直到该值降低到正常状态后停止。
教学总结:
本微课先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的光控路灯现象进行了分析,形象地说明了环境光传感器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实物实验效果演示了各种传感器的“感觉”功能,让学生认识传感器在我们生活的应用。并利用视频演示了“设计光控电路”的完整过程,对环境光传感器的针脚进行解释、对各设备的连接着重强调、对传感器和LED灯的逻辑行为编程进行了分析,目的就在于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做,更要教会学生分析为什么这样做,以达到“不仅闻其声、而且要动其用”的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