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5 数据处理利器之电子表格Excel任 务2 数据计算——汇总学生成绩课题 活动2 自动统计成绩汇总表教具 多媒体教学网、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数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使用Excel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 2、掌握不同函数其参数的设置。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要求,灵活使用函数和公式进行计算。情感目标 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动手能力,养成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 (1)灵活使用各种函数进行计算。 (2)函数参数的设置。教学难点 (1)函数参数的设置。 (2)IF函数的嵌套使用。教学建议 (1)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网向学生讲解、演示,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使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通过学生练习,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 (2)本次课知识点较难理解,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函数参数的设置。 (3)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建议采用分层教学。协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活动引入】 函数则是Excel预定义的内置公式,可以进行数学、文本、逻辑的运算或者查找工作表的信息。 对20个数据,进行求和。若依然使用公式的方法计算,其过程比较复杂了。 【知识链接】 一、函数的种类 Excel预先定义的函数有120多种。 二、函数的一般形式: 函数名(参数1,参数2,……) 三、输入函数 四、插入函数 为了避免自己输入函数时出错,我们可以使用插入函数按钮,通过搜索函数、选择函数、填写函数参数,完成函数的插入。 五、常用函数及其作用 1、SUM函数。 2、AVERAGE函数。 3、MAX函数。 4、MIN函数。 5、COUNT函数。 6、COUNTA函数。 7、IF函数。 【复习回顾】 点评学生上节课作业,复习上节课知识点。 【情境引入】 对20个数据,进行求和。若依然使用公式的方法计算,其过程比较复杂了。 教师:提问学生,如何对20个数据进行求和? 学生:学生根据已学知识,使用公式计算,发现极其麻烦。 【讲授新课】 教师:讲解演示使用函数进行计算的过程。 学生:学生操作实践。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教师巡堂指导,注意学生的操作中出现的错误。 教师:详细讲解函数的格式,以及函数的参数设置。 学生:亲身尝试函数的操作方法,在电脑上按要求完成练习,并上传练习至教师主机。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任务实施】 〖STEP1〗计算每位学生的总成绩和平均分 1、计算第一位学生的总成绩。 2、计算其余学生的总成绩。 3、计算第一位学生的各科平均分。 4、计算其余学生的各科平均分。 〖STEP2〗统计各科目的成绩 1、用同样的方法求得各科目的总分和平均分。 2、求各科最高分。 3、求各科最低分。 〖STEP3〗班级人数的统计以及等级的评定 1、统计各科考试人数。 2、统计全班人数。 3、根据学生的平均分进行等级评定。 〖STEP4〗应用条件格式突出显示数据 1、应用色阶显示总成绩。 2、突出显示不合格分数。 【综合练习】 实训习题 练习六 实训习题 练习七 【归纳总结和课堂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布置综合练习。 学生: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操作方法,完成练习并上传至教师主机。- 2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