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双色心形音乐闪烁灯套件组装》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双色心形音乐闪烁灯套件组装》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双色心形音乐闪烁灯套件组装》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中职非电子专业二年级学生
授课内容:双色心型音乐闪烁灯套件焊接组装
使用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高教出版社),和《电子实训校本教材》(自编)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高教出版社的《电子技术与技能》为理论基础,以校本教材《电子实训》为实践内容,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具选择网上成熟的电子装配套件,价廉易购,声光兼备,且为心形外观,趣味性极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中的知识点包括双色发光二极管结构原理,音乐发生电路,以及双稳态电路。共有30个元件,包括常见元件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音乐芯片、蜂鸣器等,其中三极管的放大和开关作用在这个套件中都有体现。知识难度和焊接难度都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寓教于乐,趣味无穷。
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尤其是西部地区,基本是普通高中录取不上的学生。他们文化成绩差,厌学情绪极其普遍,玩性大,纪律观念差。因此在选择知识和讲授方式时必须考虑他们的特点。有趣、有用、易于理解,才是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双色二极管和音乐发生电路工作原理,了解双稳态电路原理。
技能目标:掌握烙铁焊接技能,掌握电子装配技能,了解检修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DIY精神。
教学重点:装配工艺,双色二极管原理,发声电路原理。
教学难点:双稳态电路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自主探究法,讲授法,强化训练法。
信息化手段:1、让手机进课堂,发挥手机便携、信息搜索与传递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教师手机和大屏无线投屏,教学课件使用手机播放,抛弃笨重的笔记本,使教师可以在教室移动讲解标注,并有效防止电脑卡顿现象发生。(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网上自行搜索相关知识,然后发在微信群中。教师手机与大屏无线连接投屏,进行展示讲解。(3)利用手机高清摄像头的优势对学生完成的作品予以投屏展示,并让学生集体参与点评,通过手机书写直接展示在大屏上。
2、利用3D动画微课及手机录制微课教学,充分发挥微课精简直观的教学效果。
教学实施与评价
1、趣味引入:展示事先准备好的毛绒玩具,重点是DIY在上面的双色音乐灯电路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发放套件包:询问学生认识里面的哪些元器件,不认识哪些,使学生带着问题探索。
3、信息搜索:播放教学课件,指导学生使用手机搜索不认识的元器件图片及其相关知识,学生自主探究。
4、交互分享:使用微信群,将每个人的搜索结果发到群中,一起学习。重点是元器件外形,种类,功能等。发挥信息分享的优势。
5、难点讲授:发声电路和双稳态电路较难,即使网上有讲解,学生理解依然有困难,教师应重点讲解,但对于非电子专业学生,无需追究过深,所以对于双稳态电路进行简化,只需知道电路形式和功能即可。使用课件动画效果展示双稳态电路以及发声电路工作过程,然后将整个电路工作过程串讲。
6、安装步骤演示:使用3D动画微课展示元器件的安装顺序及效果,即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里到外、从多到少。直观明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7、焊接要领演示:使用录制的微课讲授焊接要领,因为焊点较小不易直观看清,通过视频可以放大至全班学生均清晰可见,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8、注意事项:教师讲解安装注意事项,鼓励引导学生对套件进行DIY,扩展学生创新思维。
9、学生实操:学生动手安装,教师巡查指导,对于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利用手机展台投射至大屏,集体演示。把对单个学生的指导变为对全体学生。
10、展示评价:学生安装完成后,教师使用手机展台将学生作品投射在大屏上,引导学生们根据实现功能、焊点合格程度、元件安装正确及美观程度评判打分,直接在手机上书写分值,结果显示在大屏。之后将优秀作品投屏展示,予以表扬。
11、总结:知识和技能总结,可采用问答形式。
12、课后作业布置:1、将部分发光管按规律反装,看看效果。2、网上购买其他音乐芯片,换上后听效果。3、用电池盒供电,增加开关再和其他玩具组装。
教学反思
亮点:
手机进课堂,实现简便、免费的信息化教学。
兴趣式引导,鼓励学生DIY。
3、多形式微课辅助,直观易懂。
4、网上自学、学生互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困惑:
如何扬长避短,把握好手机使用的方向?让手机完全为教学服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