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图层的奥秘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图层的奥秘 教案

资源简介

图层的奥秘
课题:Photoshop CS3的图层(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第7章任务7.2第三部分)
课时:1课时(40分钟)
内容简析:
图形图像的处理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的是Photoshop CS3这个软件的应用。图层这一概念的学习既是学习Photoshop CS3的基础内容,也是关键。凡是处理图形图像都离不开图层操作。同时,图层这一概念相对较为抽象,如何正确理解它会是本课设计的难点。
学情简析:
对中职学生而言,不太喜欢教师讲太多,大多数情况下喜欢自己操作,而往往因为理解能力不足,急于求成。同时在本堂课之前,已经接触过用Photoshop CS3里文件的打开保存,图像的调整,文字的输入设置等,对图层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图层的概念;
熟悉图层的基本操作类型;
能力目标:
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
根据不同情形,判断应采用的图层操作方法;
情感目标
1、感知学习带来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
2、感知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及成功带来的喜悦。
重点难点
重点:图层的基本操作
难点:能较为熟练地对图层进行操作
重点、难点剖析
图层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如果按常规的教学方法,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创新,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让学生觉得图层这一概念并不难理解,并保持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
教学方法及策略
采用创设情境,启发式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由学生操作引发思考发现问题,教师提出问题,例子讲解,学生操作练习,再综合操作。运用“引入课程(创设学生春游场景)——任务驱动——探究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平台与资源
多媒体网络机房、投影仪、课件、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教材、素材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引入 (约5’) 创设情境: 教师清明节的时候,小杰和小汀两个人出游了一番,游玩的地方,一个是天然的森林公园,另一个是宁波东钱湖郁金香园。但小杰和小汀对拍来的照片并不满意。 用FTP传给学生“小杰.psd”的Photoshop文件,并提示学生打开,让他们用所学过的知识把小杰扣出来,并把他放在树背后。 教师展示人物与景分层放置的PSD文件,轻松的演示把人物放置在树后。 师:图层的上下排列决定图像的前后排列。 提出图层的概念,并在课件展示:可以把图层想象成是一张张透明的胶片,每张透明胶片上都有不同的画面,把透明胶片叠起来看到的效果就是最后的图像效果。 欣赏风景 扣图,把人物扣出来。 观察 引发学生课堂注意力。 因为色彩的复杂,人物很难扣出来,引发学生思考。
场景一: 在森林公园 拍照留念 初探图层 基本操作 (约15’) 教师播放已制作完成和未操作过的照片,同时让学生也打开,并查找不同之处。 分析存在问题,共有4大不同点,小杰、花朵、右侧大树和房屋,涉及到的操作有5大点,操作方法分析如下: 1、移动图层:把小杰移到左侧大树后面; 操作提示:把“小杰”图层选中按住鼠标移到“图层1”下方放开鼠标,用移动工具移动小杰躲到大树后面。 2、显示/隐藏图层:草地上长出小花;添加房子。 操作提示:点击“花1”、“花2”和“图层3”图层前的“眼睛”标志显示这两个图层。 3、复制图层:草地上多长出三朵小花; 操作提示:右击“花1”图层,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好”,便增加一个“花1副本”图层,再用移动工具把“花1副本”图层的花朵移动其他地方。同样方法,再复制如样稿中的其他两朵。 4、删除图层:删除右面的大树; 操作提示:右击“图层2”选择“删除图层”,在弹出对话框中点击“是”。 5、重命名图层:命名图层“背景”为“森林”,“图层1”为“大树”,“图层3”为“房屋”; 操作提示:右击要修改名字的图层,选择“图层属性”,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修改名字,点击“好”即可。 最后保存。 教师提供操作提示、样稿及素材,并巡回指导,提示同组学生相互帮助。 让率先操作完成同学可以同组之间相互帮助,也可以抽几个同学到教师机演示操作。 观察 跟随教师一起分析。 操作练习 根据时间及题目要求选若干个学生操作演示。 用本班同学的照片,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精神。并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初步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
场景二: 在东钱湖郁金香园拍照留念 深入图层操作 (约12’) 学会原有图层的操作,结合图像大小调整及文字输入设置的方法,增设图层混合选项和透明度的调整。 效果图与原图的比较分析,设置如下操作: 1、移动图层:把“小汀”移到“紫拱门”下方,并按样稿放置; 2、修改透明度:修改“远山”的透明度为30%; 操作提示:选中“远山”图层,在图层面版右上角修改不透明度为30%。 3、变换图像大小:把汽车放置在拱门尽头,并调整大小; 操作提示:选中“汽车”图层,选择菜单“编辑”——“自由变换”,如样稿所示。 4、设置图层混合选项:在图层最上方输入“小杰和小汀”,字体为楷体,大小10点,颜色为蓝色,图层混合选项设置为:投影,外发光,斜面和浮雕。 图层混合选项操作提示:输入文字后,右击文字图层,选择“混合选项”,勾选“投影”、 “外发光”、“斜面和浮雕”。 最后保存。 教师提供操作提示、样稿及素材,并巡回指导,提示同组学生相互帮助。 让率先操作完成同学可以同组之间相互帮助,也可以抽几个同学到教师机演示操作。 观察 跟随教师一起分析。 操作练习 根据时间及题目要求选若干个学生操作演示 同样用本班同学的照片,创设另一场景,使学生在视觉上不产生疲劳,保持原有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精神。并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入掌握图层的操作。
评价与总结 (约4’) 教师提供评价系统,针对罗列的知识点为自己打分。 用课件展示本课内容作总结: 移动图层; 显示/隐藏图层; 复制图层; 删除图层; 重命名图层; 修改图层透明度; 设置图层混合选项。 跟随老师回顾上课的内容,总结本堂课完成的任务,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对知识系统性的认识与掌握。
巩固与延伸 (约4’) 巩固和延伸知识点:合并图层,新建图层和调整图像亮度及对比度。 1、为“森林公园.psd”文件合并图层:合并花所在的所有图层。 操作提示:点击“森林”、“小杰”、“大树”和“房屋”前的眼睛隐藏图层,并任选显示的图层,选择菜单“图层”——“合并可见图层”。2、为“森林公园.psd”里的人物添加影子。 操作提示:在“小杰”下方新建一个图层,名为“影子”调整前景色为黑色,用画笔工具在小杰身后画一个影子,并调整“影子”这个图层透明度为40%。 3、由于是晴天,调整“东钱湖郁金香.psd”照片人物的亮度。 操作提示:选中人物所在的图层,选择菜单“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小杰”图层为亮度“+15”,对比度“+20”,“小汀”图层为亮度“+10”,对比度“+15”。 操作练习 巩固操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深化课堂内容,为下节课作铺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