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材章节 第二章 螺旋传动课 题 §2-1 螺纹的种类及应用 §2-2 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教 学 目 的 理解螺纹的形成及规律;熟悉螺纹的种类及应用; 熟悉螺纹主要参数含义及计算;重 点 螺纹的种类及应用;螺纹主要参数含义;难 点 螺纹的形成及规律;螺纹主要参数含义及计算;课的类型 授新课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 具 挂图、模型教 学 进 程 备 注讲评作业: 复习上讲内容: 讲授新课:第二章 螺旋传动 螺旋传动是利用螺旋副来传递运动和(或)动力的一种机械传动。可以方便地将主运动件的回转运动转变为从动件的直线运动, §2-1 螺纹的种类及应用 一、螺纹的形成和种类 1.螺纹的形成 (1)螺旋线 动点沿一旋转面的母线作等速移动,同时该母线又绕旋转面的轴线作等角速旋转运动,则动点在此旋转面上的轨迹为一螺旋线。如图2-4所示。 (2)螺纹 在圆柱或圆锥表面上,沿着螺旋线所形成的具有规定牙型的连续凸起。如图2-2、2-3所示螺纹。 2.螺纹的种类 分为内、外螺纹,右旋、左旋螺纹,单线、多线螺纹等。 右旋螺纹:顺时针旋转时旋入的螺纹。 左旋螺纹:逆时针旋转时旋入的螺纹。教 学 进 程 追 备 课 与 备 注螺纹的旋向使用右手来判定。如图2-4所示。 螺纹的牙型:在通过螺纹轴线的剖面上螺纹的形状。 按牙型不同可分为: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如图2-5所示。 二、螺纹的应用 螺纹在机械中主要用于连接和传动,则分类为: 1.连接螺纹 螺纹副:内、外螺纹相互旋合形成的连接。 连接螺纹的牙型一般使用三角形,且多用单线螺纹,因为三角形螺纹的摩擦力大,强度高,自锁性能好。 使用最多的是普通螺纹,牙型角为60°,同一直径按螺距大小可分为粗牙和细牙两种。 粗牙普通螺纹一般用于连接。 细牙普通螺纹用于薄壁零件或使用粗牙对强度有较大影响的零件。也可用于受冲击、振动或载荷交变的连接和微调机构的调整。 细牙螺纹比粗牙螺纹的自锁性好,螺纹零件的强度削弱较小,但易滑扣。 管螺纹用于连接管路。其牙型角为55°,分为非螺纹密封和用螺纹密封两种。 非螺纹密封的螺纹副,内螺纹和外螺纹都是圆柱螺纹,连接本身不具备密封性能,如需密封,可压紧连接件螺纹副外的密封面,或在密封面间添加密封物。 用螺纹密封的螺纹副有:用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连接、用圆柱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连接。 2.传动螺纹 分为梯形螺纹、锯齿螺纹和矩形螺纹。 (1)梯形螺纹(如图2-6) 牙型为等腰梯形,牙型角为=30°,广泛用于传递动力或运动的螺旋机构中。其牙根强度高,螺旋副对中性好,加工工艺性好,但效率较低。 (2)锯齿螺纹(如图2-7) 牙侧角:在螺纹牙型上,牙侧与螺纹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 承载牙侧的牙侧角为3°,非承载牙侧的牙侧角为30°。 特点:综合矩形螺纹效率高和梯形螺纹牙根强度高的特点。外螺纹的牙根有教 学 进 程 追 备 课 与 备 注相当大圆角,可减小应力集中。螺旋副的大径处无间隙,便于对中。广泛用于单向受力的传动机构。 (3)矩形螺纹 牙型为正方形,螺纹牙厚等于螺距的1/2。 传动效率高,对中精度低,牙根强度弱。加工精度较低,螺旋副磨损后的间隙难以补偿或修复。用于传力机构中。 §2-2 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 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如表2-2所示。 1.大径(D、d) 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切的假想圆柱的直径(如图2-9)。 内螺纹的大径用代号D表示,外螺纹的大径用代号d表示。 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是大径(D、d)。而螺纹公称直径是代表螺纹尺寸的直径。 2.小径(D1、d1)(如图2-9) 与外螺纹牙底或内螺纹牙顶相切的假想圆柱的直径(如图2-9)。 内螺纹的小径用代号D1表示,外螺纹的小径用代号d1表示。 =D-2×H d1=d-2×H 3.中径(D2、d2)(如图2-9) 一个假想圆柱的直径,该圆柱的素线通过牙型上沟槽和凸起宽度相等的地方。假想的圆柱称为中径圆柱。 内螺纹的中径用代号D2表示,外螺纹的中径用代号d2表示。 =D-2×H d2=d-2×H 4.螺距(P)(如图2-10) 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5.导程(Ph)(如图2-10) 同一条螺旋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教 学 进 程 追 备 课 与 备 注单线螺纹的导程等于螺距;多线螺纹的导程等于螺旋线数与螺距的乘积。 6.牙型角()及牙侧角 牙型角是指在螺纹牙型上,两相邻牙侧间的夹角。 普通螺纹的牙型角=60°。牙型半角是牙型角的一半,用表示。 牙侧角:在螺纹牙型上,牙侧与螺纹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 两牙侧角用代号、表示。对于普通螺纹,两牙侧角相等,并等于螺纹半角,===30° 7.螺纹升角()(导程角) 指在中径圆柱上,螺旋线的切线与垂直于螺纹轴线的平面的夹角。如图2-13。 小结:螺纹的形成、种类、应用;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大径、中径、小径、螺纹升角、牙型角、螺距、导程。 预习:P29~31 作业:P9—10:一、二、三、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