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探索思维中最亮的灯 ——V带传动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授课地点 理实一体化教室一.教学分析教材内容教学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浙江省新课改教材《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第三版)项目三任务二认识带传动。带传动是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在机械传动中应用极其广泛,学好本节课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本次学习基于解决电工电子专业发明小组遇到的带传动问题为学习目标,我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处理,处理一:着眼于解决问题,主要学习V带传动;处理二:理论内容实践化,增加了V带安装操作;处理三:枯燥内容趣味化,学习过程融入视频抢答,游戏接力,传动带创新发明等内容,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19级机械维修专业27名男生。通过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在平时的小组合作中培养了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在高一钳工实习中,接触过台钻传动带五档速度调节,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V带传动是本教材要学习的第一个传动机构,因此,我有意识指导和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方法,为后续课程学习做好铺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带传动组成和特点,掌握V带的特点、结构和标准,会进行V带选择、安装与张紧,发展专业的核心素养。过程与方法 通过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带传动发明史和创新案例,启迪创新思维,激发创新发明的兴趣,发展创新能力。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立德树人,通过带传动学习,树立起高度社会责任感,培养严谨、务实和细致的工匠精神,发展综合职业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V带传动的特点、结构、型号和安装。教学难点 V带的选择与安装。二.教学策略教学策略 以“解决电工电子专业发明小组遇到的带传动问题”为学习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在自主学习中提升搜集信息和自学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实践操作中发展职业素养。同时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带传动创新发明史融入学习过程,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直观教学、探究学习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理实一体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 在学习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和分组名单。 1.在中国大学慕课学习平台完成慕课学习: https: // www. icourse163.org/ course, 重点完成《V带传动》微课学习,并完成导学检测。 2.分小组搜索、搜集新型带结构、特点和应用及实物,制作分享汇报材料。 3. 分析课前学习,设计课中学习。 登录学习平台,以小组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1.登录中国大学慕课学习平台,完成《数控加工机械基础》带传动的学习,重点完成《V带传动》微课学习,完成初步学习测试。 2.分小组搜索、搜集新型带结构、特点和应用及实物,制作好分享汇报的PPT.。设计 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搜集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本课学习做好知识上、能力上必需的准备。信息 技术 网络、慕课学习平台、蓝墨云班课等。2.课中学习环节一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抛 出 问 题 激 趣 导 入 (3') 新课 导入 [电工电子专业发明小组抛出问题] 我是学校电工电子专业18级(3)班的李子睿。2020年4月新学期开学后,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学校规定学生一个月回一次家。然而,春雨绵绵,空气潮湿,大家洗好的衣服很难晾干。为此,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争先号”发明小组动手制作一台迷你脱水机,帮助同学们解决实际困难。 在发明制作中,驱动系统选用150W单相交流异步电机,脱水部分转速为100r/min。制作时我们采用平带传动,工作时我们发现转速偏低,脱水效果差。今天请学机械的同学们帮助我们解决动力传递问题,让迷你脱水机能稳定工作。 [师]:电工电子班发明小组遇到的问题就是机械基础课程中带传动的问题,今天的课我们就来学习: V带传动(板书)。 大家有没有信心,解决好迷你脱水机带传动问题? 电工电子专业发明小组提出问题 [生]:有。设计 意图 基于解决电工电子专业发明小组遇到的带传动问题,让学生带着强烈求知欲望去探索新知。信息 技术 多媒体、PPT课件等。环节二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 学 检 查 疑 难 解 答(17') 一、认识 带传动 1.类型 活动一:看视频抢答带传动类型。 带传动是很古老的传动方式。 引导观察提供的圆带、平带、V带实物。 圆带: 古代切割传动、缝纫机等。 平带:跑步机、安检机、输送带等。 V带:洗衣机、汽车、拖拉机传动等。 视频抢答2分,举出生产、生活中应用1分。 师生共同总结三种带传动方式。 图形类别传动 方式摩擦力摩擦力摩擦力应用实例2.组成 活动二:画图接力游戏,完成传动带组成的知识检查。 指出:带传动除了开口传动,还有交叉传动、半交叉传动、角度传动等。 强调:开口传动两带轮轴线平 行,转向相同。 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完成传动带主、从动带轮,从动轮转向,紧边、松边知识检查。3.特点 活动三:疑难解答。解答学生提出的紧边、松边、打滑、传动比等疑难问题。教师充分利用教具、PPT课件,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出摩擦带传动特点。 强调:最大中心距为15米。 带的材料通常用柔软的橡胶、帆布制造,因此……传动平稳,因而在机器高速级传动上带传动应用广泛。 学生转动带,教师加载演示。 摩擦带传动特点: (1)结构简单,装拆方便,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2)能缓冲、吸振,传动平稳,噪声小; (3)过载时,带在带轮上产生打滑,可防止其它零部件损坏; (4)带在带轮上有相对滑动,传动比不准确,传动效率较低。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 体验带传动过载设计 意图 检查导学效果,解答疑难问题,奠定必需的知识基础,为新知学习热身铺垫,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信息 技术 多媒体、助学视频、PPT课件、图片等。环节三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探 究 新 知 智 慧 学 习 (20') 探 究 新 知 智 慧 学 习 二. V带 传动 二. V带 传动 [师]:发明小组制作迷你脱水机传动采用平带传动。下面我们请第3学习小组分享一下平带的初步知识。 平带传动:由平带和带轮组成的摩擦传动。 结构: 平带横截面为扁平矩形。 工作面:带的内表面。 特点:摩擦带传动,传动能力一般,传动比不准确。 应用:适用于平行轴等其它形式的传动。如洗衣机、安检机、输送带等。 [思考]平带、圆带都是很古老的传动方 式。请问平带、圆带工作面在何处?能 否用带的两侧面做工作面呢? [师]:回答是可以的。 [机械史话]:1911年美国机械专家盖茨就发明了以两侧面为工作面的带传动,结果发现动力相同条件下,两侧面传动带传动能力是平带的3倍,让古老的带传动焕发青春,把带传动的应用推向了更广阔的领域,如汽车、拖拉机、数控机床、洗衣机……。 二、 V带传动 由一条或数条V带和带轮组成的摩擦传动。 工作面:两侧面为工作面。观察V带带轮形状(有槽))。既是工作面又是护栏,强调带与槽底不接触。 特点: 摩擦传动,结构紧凑,传动能力大(平带的三倍,为什么?),传动比不准确(摩擦损失较大)传动效率较低。 学习V带微课(播放视频),实验观察V带横截面结构,师生共同总结: 结构:环形橡胶带,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楔角为 400。 帘布芯结构 绳芯结构 抗拉强度高 比较柔软 适用一般场合 适用带轮直径较小的场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清楚V带型号。 板书:型号:Y、 Z、 A、 B、 C、 D、 E 截面积: 最小 常用 最大 标记方法:型号+基准长度+标准编号 [交流与讨论]:Z450 GB/11544-1997表示什么含义? 第3学习小组先学后教平带 [生]:平带传动工作面为内表面。 学习 V带发明史 学习观看微课 [实验]:用小刀横向切断旧V带,观察横截面结构:V带由包布层、底胶层、抗拉层和顶胶层组成。 实验观察横截面结构 [生]:表示国标代号为GB/T 11544-1997,基准长度为450mm的Z型V带。设计 意图 通过探索学习,掌握V带传动的关键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分析电工电子发明小组遇到的带传动问题,运用所学带传动知识,较好解决传动不稳定问题。信息 技术 微课、多媒体、助学视频、PPT课件、图片等。环节四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动 手 实 践 解 决 问 题 (20') 动 手 实 践 解 决 问 题 (20') 三、V带 安装 三、V带 安装 三.V带安装 活动一、探究学习,找对方法。 认真阅读下列V带安装方法,找出正确的安装顺序:①安装V带时,应先将两带轮中心距缩小,将带装入槽内,然后慢慢调整中心距。②确保两带轮的轴线相互平行。③按设计要求选取V带型号、基准…… 活动二、看视频,懂方法。观看学习“V带安装视频”,懂得安装方法。 活动三、学安装,长技能。在强调规范操作、安全操作前提下,让学生小组协作,以工匠精神学好操作技能。 教师巡查,发现、纠正安装操作中张紧的操作错误。 [交流与讨论]: (1)安装V带时,你如何张紧V带?这种张紧方法适用什么场合? (2)中心距不能调节时,V带应如何张紧? 活动四、知行合一,解决问题。 [交流讨论]: (1)“争先号”发明小组遇到的带传动问题你认为主要是什么问题? (2)根据发现的问题以及两带轮的工作空间,提出你们的解决办法? (3)选择什么型号的V带呢? V带的型号选择是根据V带带轮轮槽顶宽尺寸来选定,现在请一个同学现场测定V带带轮轮槽顶宽尺寸,依据国家标准选择V带的型号。 型号YZA顶宽 b/mm6.010.O13.O(4)每小组选派一名操作能手,为“争先号”发明小组迷你脱水机安装好V带,并调试运行,确保稳定传动。 迷你脱水机正常工作 [生]:学生在蓝墨云班系统解答反馈,正确的安装顺序为: ③①②④⑤ 第2小组在学习安装时,遇到装带问题,小组同学自主学习,重新播放观看安装操作视频。 学生动手安装V带 图片 每小组拍摄好安装操作视频,用于蓝墨云班搭建的过程评价,实时诊断学习效果。 学生讨论图片 [生]:选择平带是路径错误。 平带传动能力不足。 [生]:选用V带传动,将带轮更换成V带带轮。 [生]:第4学习小组现场测得V带带轮轮槽顶宽10mm。 [生]:选用Z530 GB/11544-1997。 [生]:为发明制作的迷你脱水机安装调试V带。 动手安装迷你脱水机V带设计 意图 启迪思考,探索学习V 带安装操作技能。学习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解决好电工电子班发明小组传动问题,切实提高动手操作的核心素养,让新知学习变得鲜活起来。信息 技术 多媒体、助学视频,课件PPT、图片等。环节五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创 新 分 享 课 堂 小 结 (20') 1.发明 分享 1.分享:创造发明永无止境 抓住带传动创新发明这一主线,小组汇报分享搜集的新型切边V带、多楔带、新型复合平带的结构、特点和应用。 圆带 → 平带→ V带 → 同步带 ↓ ↓ ↓ 古老的 复合 切边 多楔带 传动比 传动 平带 V带 准确 2.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本节课学习到了什么?从今以后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哪里? [带的创新发明分享]: (1)新型复合平带(第2学习小组)结构、特点、应用…… (2)切边V带(第1学习小组) 结构、特点、应用…… (3)多楔带(第4学习小组) 结构、特点、应用…… 第4学习小组汇报创 新 分 享 课 堂 小 结 (20') 2.总结 评比 3.依标准,评先进。依据课堂表现和安装操作标准,采用蓝墨云班搭建的过程评价系统,邀请电工电子发明小组参与评价,结合自评、师评,评出自学之星(3名)、操作之星(3名)、最佳团队。 电工电子发明小组参与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谈本课学习收获。 畅谈收获 最佳团队奖设计 意图 发掘创新素材,通过新型带分享交流,明白创新发明永无止境,启迪创新思维,激发创新发明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课堂总结,疏理学习内容,总结知识规律,凝练内化。评比先进,激励进取。信息 技术 多媒体、PPT、视频、蓝墨云班搭建的过程评价系统等。3.课后拓展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拓展 任务 在学习平台上发布拓展学习任务 1.布置分层作业。 2.拓展任务:预习同步带的结构、特点和应用。 1.根据学习能力,选择完成作业。 2.将资料上传学习平台交流。设计意图 将学习过程拓展延伸,深化学习内容,通过畅谈展望未来带传动,开阔视野,增长才干。通过巩固练习,提升应用新知能力。板书设计四、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过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结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 理念“新”。基于解决问题这条主线,创新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并在学习中融入传动带创新发明内容,邀请电工电子发明小组参与评价,枯燥的知识传授变成解决问题的实践体验,学生乐学、会学、学会,教学效果明显,教学目标达成。 2.技术“适”。运用微课、助学视频、慕课、蓝墨云班等技术,以信息化手段突破难点学习,特别是蓝墨云班搭建的过程评价系统,实时诊断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精细、精准。课前课中、线上线下交互式学习,拓展了学习时间与空间,实现了高效学习。 3.立德树人。问题的抛出,以小见大,服务新冠疫情防控,解决同学生活难题。操作技能学习中,以工匠精神引领,将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