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认识微型计算机-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认识微型计算机-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动手与动脑——立足课前,先学后教
本课立足于课前的微课与自测。独立学习是基础,通过课前任务引导学生做中学,做中教,先学后教,互学互教,让学生带着观点、分析和依据进入课堂,为课堂交流做足必要而充分的准备。
2.学习我主导——凸显主体,重在操作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同类部件不同型号的差异性;了解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VR展示硬件细节部分,通过模拟软件(PCBuilding)选配硬件,展示硬件参数品牌,通过3D Mark进行性能测评,更好地认识硬件的参数,突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3.选材求变化——源于生活,贴近实际
本课所用的是情景导入的方式,以贴近未来职业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数媒五年一贯
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对硬件的兼容性和参数的认识薄弱。学生思想活跃、意识超前,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自己动手实践,但他们抽象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具有盲目性,缺乏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意识。中职学生最厌烦枯燥的文字说教,喜欢有声有色,生动直观的教学。
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第3版(黄国兴、周南岳)高等教育出版社;
《信息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内容:选自第一章1.2认识微型计算机(2课时)
知识目标
掌握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和作用,以及外观、位置、参数和主流品牌;
掌握主要部件对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了解同类部件不同型号的差异性。
了解当前电脑的市场行情。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选购计算机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若干品牌硬件的分析与对比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了解从事行业中的计算机配置要求,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重点:掌握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及其作用,以及外观、位置、参数和主流品牌。
难点:掌握主要部件对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了解同种部件不同型号的差异性。
本课程主要运用情景启发、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法。在本课中,双师共导,贯穿课堂;层层设疑,引导学生思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引、探、通、拓、探”的“1+4T”的教学模式,在分层的任务驱动策略下,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与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相结合。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网络、信息化平台等多种媒体,丰富了教学资源。
教学环境
多媒体智慧教室,多媒体计算机教师机2台,台式电脑若干,移动手机若干。
人员分组
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设组长一名,善于鼓励大家回答提问,还要善于分析、解决问题。课前充分准备配置计算机的相关内容,带着问题进课堂。
素材清单
序号 素材名称 备注 数量
1 教学PPT 展示硬件知识点等内容 1
2 任务书 本堂课中的任务 1
3 教学视频 课前微课“认识硬件” 视频“小白如何配电脑” 2
主要 信息化 手段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UMU 学习平台 1.布置课前任务:四组学生根据随机抽取的限制价格和教师提供的数字媒体专业计算机参数需求,进行计算机选配。 微课学习 2.发布计算机硬件介绍和计算机选配的微课视频,以及有关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的课前自测题。 1.观看微课,完成自测题。 2.分组完成课前任务:计算机的选配和配置单的制作。 课前自测总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引入 发布任务 5min 看一看 1.观看视频,高一新生小王同学发来疑问,他想配置一台数字媒体专业计算机,请同学和老师帮忙给出配置单。 2.展示四个小组提交上来的课前完成的配置单。 第一组配置单 第二组配置单 听一听 学生查看四份配置单,查看硬件组成和参数,观察四组配置单之间的不同。 情景导入
设计意图 翻转课堂使得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以模拟情景法导入,使学生尽快投入课堂,让课堂更有效。
探索新知 认识硬件 25min VR 问一问 1.教师引导学生看配置单,在配置单中,有哪些部件呢? 2.这些硬件放在计算机主机箱哪里?如何安置在机箱内部呢? 展一展 3.教师拿出一台主机箱,给学生现场展示其中的各部件。 展示机箱内部 试一试 4. 利用VR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体验硬件如何组建计算机,细节观察机箱整体与硬件细节部分。 答一答 1. 学生回答:有CPU、主板、内存、固态硬盘、硬盘、显卡、显示器等。 2.学生回答:许多硬件是插在主板的插槽上。 看一看 3.让学生观察硬件外观,触摸各引脚、接口等。 玩一玩 4.学生进行体验VR虚拟现实场景,查看硬件外观形态,并认识硬件及其参数。 学生进行体验
设计意图 使用VR让学生身临其境,查看计算机内部情况,对硬件的外观和在机箱内的位置信息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实践融通 了解硬件 20min 模拟软件 抢答器 问一问 1.教师提出数字媒体专业计算机配置的详细要求,要求CPU主频2.4GHZ以上,内存8GB以上,这些硬件参数都是什么含义呢? 2.教师仔细聆听,讲解主要部件如CPU、内存、显卡和主板的参数和主流品牌。通过PC Building展示硬件及其参数。 PC Building硬件展示 引一引 3.通过模拟软件PC Building,让学生认识各类部件和参数,了解硬件的主流品牌,完成基础任务; 硬件参数品牌浏览 评一评 4.教师展示抽到5000元资金的小组设计的选配单,请两组同学推选一人上来分享配置原因。 5.教师针对学生分享进行点评。 教师点评 6.完成提高任务,让学生选配硬件,替换同类型、不同参数的硬件后,用3D Mark进行性能测评。 PC Building模拟软件 7.教师拍摄完成两次测评分的画面,通过希沃助手投屏两组测评分,对比实时测评分(虚拟计算机性能),进一步学生加深对硬件参数的认识。 测一测 5.利用无线语音抢答器展开一场抢答大战,检测这一环节的掌握情况:(每题10分) 如: CPU的接口种类很多,现在大多数CPU的接口为 。 A.针脚式 B.引脚式 C.卡式 D.触电式 通常说一款CPU的型号是“奔腾4_2.8GHz”,其中,“2.8GHz”是指CPU的哪项参数 。 A.外频 B.速度 C.主频 D.缓存 内存条的金手指发黑,用 来清理。 A.水 B.棉布 C.酒精 D.橡皮擦 下列哪项不是CPU的性能指标。 A.字长 B.主频 C.转速 D.缓存 决定了主板的档次 A.CPU B.北桥芯片 C.PCI-E接口 D.南桥芯片 答一答 1.学生分享课前学习的有关硬件参数的知识,回答教师问题。 2.其余学生认真听、仔细看。 学生回答 说一说 抽到相同价格的两组同学推选一人分享这样配置的原因。 学生分享 玩一玩 4.学生通过PC Building软件中的自由装机模式,自由浏览硬件的参数、外观和品牌信息。 学生模拟装机 5.学生在模拟软件中选择不同的硬件进行测评,查看评分后,进行对比,真正感受到硬件中参数的含义。 8G内存-评分6796 16G内存-评分7098 抢一枪 各组进行抢答,检测课堂学习情况。 学生抢答 软件计分 分数汇总
设计意图 PC Building模拟软件让充分学生认识硬件,了解同种硬件不同类型的差异性。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在操作中得到满足感和幸福感。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拓展延伸 如何选配 20min 中关村 希沃助手 配一配 1.教师给出拓展任务,引导学生关注硬件不同品牌和类型参数的对比,选出性价比较高的配件。 去哪里找专业型配置单?(中关村,太平洋) 明确攒机原则(购买计算机的用途;愿意投入的经费) 2.双师同时进行指导,记录学生选配硬件时出现的问题。 教师指导现场 听一听 3.通过“希沃”助手即时同屏展示配置单,邀请每组一名同学上台阐述修改计算机配置单的原因。教师记录学生在配置过程中的问题。 4. 让学生投票评选哪组计算机最合理。 练一练 1.每组在中关村在线、太平洋电脑等网站中搜索图形影音型电脑配置单。再根据数媒专业计算机需求和价格要求进行简单修改。 2. 每组进行交流、讨论,完成符合要求的配置清单,并分享配置单,发布在UMU学习群中。 谈一谈 3.每组推选一位同学上台讲解配置单情况,针对如何选用合适的品牌、型号等信息。 学生讲解 3.每位同学票选自己认为较合理的配置单。
设计意图 利用“中关村在线”app可以试着配置计算机,突破本课重点,了解市场,体现专业。
分享畅谈 本课小结 10min UMU 评一评 1.展示戴尔、惠普等品牌机推荐配置单,专家教师点评各组配置单的优劣。 2.教师点评与本课小结,关于在配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3.让学生在APP中完成本课自测题。 4.评选出优胜小组,参与社区“为人民服务”实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硬件。 小组pk最终结果 听一听 1.学生聆听专家的指导,收获本堂课的专业知识。 2.听取实习学长的点评,更贴近职业需求,也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个别学生配置单 2.学生自测试题,查看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 多维度点评,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将基础知识和理论原理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课后提升 回家作业: 利用中关村在线APP,选择下列一种类型计算机进行选配。 1.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提高学生“搜索”有效信息的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 2.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感受到职业人的魅力。 3.让学生走进社区,为他人服务,从中收获专业知识,也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 社区服务 校企合作实习
预设问题
预设一:主板与各部件不兼容,插槽不匹配。
预设二:性价比不高,例如内存选取过大,系统无法识别。
预设三:集成显卡、网卡等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情景导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体现“1+X”的X(计算机等级一级),围绕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专业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本课培养学生自学和分组协作的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的能力;课堂中引入了竞争的机制,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指出:“在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到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一种会学习的能力”。通过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为学生建立教学情境,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发展成“终身学”。
理论学习
序号 主要部件 图片
1 主板,又叫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2 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CPU、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是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
3 显卡全称显示接口卡,又称为显示适配器,显示器配置卡简称为显卡,是个人电脑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显卡的用途是将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并向显示器提供行扫描信号,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是连接显示器和个人电脑主板的重要元件。
4 内存条内存条是CPU可通过总线寻址,并进行读写操作的电脑部件。我们通常所说电脑内存(RAM)的大小,即是指内存条的总容量。(如右图)
5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硬盘主要分为固态硬盘、机械硬盘、混合硬盘。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附件1.任务书
课前任务:
前情提要:高一新生小王同学发来疑问,他想配置一台数字媒体专业计算机,希望有同学能给出合适的配置单。
任务要求:现在有3000元,5000元和8000元的配置资金可供四组同学抽取,请同学们在完成微课学习和自测题,了解硬件的基本知识后,根据每组抽到的价格进行配置单的设计。可以浏览中关村在线网站,参考网友设计的配置单。
数媒专业计算机硬件的参数需求如下:
CPU:主频2.4GHz以上
内存:8GB以上
硬盘:1TB以上
显卡(最低型号):
NVIDIA:GTX1050、GTX1050Ti、GTX1650
AMD :RX560、RX-560XT、RX580-2048SP
基础任务:
1.打开F盘中文件夹PC Building,双击PBS应用程序,打开软件。点击“新游戏指南”,针对每一个主要部件,认真观察,做到记录。
提高任务:
1.根据提供的计算机配置单,进行3D MARK测试;或者根据前面所学内容,来尝试修改本小组设计的配置单,进行3D MARK测试。
参考配置单
学生配置的计算机测试得分
拓展任务:
1.利用中关村在线APP,根据下面给出的数媒专业计算机参数需求和每组价格要求修改本小组的配置单。
初学者/学生党/入门配置
Intel i5-9400F CPU + 8G 内存 + NVIDIA GTX 970 TI /NVIDIA GTX 1050 TI
后期特效剪辑
Intel i9-9900k / AMD Ryzen 9 3950X CPU + 64G 内存+ NVIDIA GTX 1080 TI / NVIDIA RTX 2070 Super 显卡
课后作业:
1.利用中关村在线APP,选择下列一种类型计算机进行选配。
序号 类型 备选金额 提示
1 学生经济型 3000 主要应该考虑如何选择高性价比的配件来组装一台主流性能的电脑。
2 家庭娱乐型 5000 主要用途在于满足娱乐、游戏、学习和上网等需要,要求CPU有一定的负载能力,能流畅地完成各种工作。
3 发烧游戏型 8000 推荐高端显卡和大容量内存,才能应付目前主流的大型3D游戏;大功率的优质电源才能保证电脑稳定运行。
附件2.计算机配置单
CPU配置参数
主板配置参数
内存配置参数
硬盘配置参数
显卡配置参数
第3页(共1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