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垃圾分类小游戏——PPT触发器动画》教学设计课题 《垃圾分类小游戏——PPT触发器动画》教学设计课型 这堂课是第八章的最后三课时的内容,主要是PPT触发器动画的综合应用。学情分析 计算机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但是他们最欠缺的是表达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垃圾分类小游戏”的设计原理;掌握触发器和选择窗格的使用方法。过程方法 通过Jigsaw拼图游戏教学法的方式掌握触发器的使用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触发原理,掌握触发器的设置和【选择窗格】的使用方法,理解垃圾分类小游戏的设计原理难点 掌握灵活应用触发器动画和【选择窗格】的方法教具资料 分小组的多媒体机房 多媒体课件 蓝墨云 问卷星教与学的方法 教法:1+4T (引+探 通 拓 谈) 学法:Jigsaw拼图游戏分组法Jigsaw拼图游戏教学法在这堂课中的运用:每个组有四位专家,都有各自专业的部分,也就是说四位专家的任务各不相同,但是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就像拼图一样,只有把4小块拼成一起才能拼成完整地一大块图片。每位同学只有学好自己所负责的这块任务,然后把自己学到的技能分享给组内其他同学,让组内每位成员的知识技能由一块变为四块,拼成完整的综合技能,最后才能顺利完成 “垃圾分类小游戏”的设计和创作。课前准备 一、分组: 根据四种垃圾,为了呼应主题,将同学们分为“红、绿、蓝、黑”四个小组,每组都有四位,每组都有四位同学,分别编号为1号专家,2号专家,3号专家,4号专家。二、微课自学,第四课时:运用Jigsaw拼图游戏教学法,将课堂“垃圾分类小游戏”项目分为四个任务,任务环环相扣,任务一、二难度相当,任务三设置陷阱,任务四技能补充。大家根据各自的编号研究各自的任务,1号专家领取技能1,2号专家领取技能2……以此类推。同学们明确任务之后,观看【微课学习】视频,习得技能;结合【汇报要点】,各自准备自己的技能分享稿,教师对平时表达能力欠佳的同学单独辅导。总的时间分配:第五课时:引(5分钟)探(20分钟)通(5分钟)谈(5分钟)拓(10分钟)第六课时:创游戏(45分钟)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一、引(5分钟) 师:先请大家打开你们桌面上的“打垃圾游戏”PPT,一起来畅玩一下。师:大家现在能成功闯关游戏吗?学习了这堂课之后你们就能做到了。 畅玩垃圾分类小游戏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体验游戏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和好奇心开启学习之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分钟二、新(40分钟) 师:现在请同学们将课前学到的技能分享给组内其他成员。探(你我携手,共探“触发”)1、分享学习师:简单介绍各小组所学技能专家组1研究的技能是:【选择窗格】的使用专家组2研究的技能是:一个垃圾,循环动画专家组3研究的技能是:两个垃圾,交替动画专家组4研究的技能是:三个垃圾,交替动画(学会隐藏或显示对象、重命名对象和调整图层顺序)每位队员按照编号顺序一一向组内成员分享自己所学到的本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先请1号专家向组内非专家成员(2号,3号,4号)分享技能,2号,3号,4号仔细听认真学,听完之后完成技能1的任务,此时1号专家从旁指导。同样的2号,3号,4号专家也是这么一个操作流程。专家组1研究的技能:【选择窗格】的使用(PPT触发动画的重要补充):(技能点:重命名对象,隐藏/显示对象,调整对象图层顺序)专家组2研究的技能:一个垃圾,循环动画(技能点:探索垃圾分类小游戏的第一个动画; 定触发的方法;同一个对象消失和出现之间要延迟)问题:动画无法循环和动画闪现解决方法是:【计时】选项卡的【开始】参数不能【单击时】,不能【与上一动画同时】,只能是【上一动画之后】专家组3研究的技能:两个垃圾,交替动画(技能点:定触发的方法;不同对象消失和出现可同时,可延迟)问题:师事先把PPT对象设成同名,导致学生错定触发,动画无法实现交替效果。解决方法:给对象进行合理地命名专家组4研究的技能:三个垃圾,交替动画(技能点:垃圾分类小游戏技能的进一步巩固)师:在这个过程中巡视、发现问题、记录问题、即时反馈问题。 学生技能分享,结合【汇报要点】,结合课前准备的分享稿,边演示边讲解自己所学到的技能每位同学当自己是非专家的时候,学习完一项技能就要完成一项技能 运用Jigsaw拼图游戏教学法,突破本课重点,理解“打垃圾游戏”的设计原理,掌握【选择窗格】的使用方法,同时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让平时无论好,一般或者能力欠佳的同学们在自己当专家的时候能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都能体会一次自己当小老师的成就感,从而增强每一位同学的自信。 20分钟2、梳理垃圾分类小游戏的设计原理(1)(2)打垃圾游戏的第一个动画:【切入】与上一动画同时(3)定触发的方法:打谁定谁为触发(4)打垃圾游戏使用到的动画:【切出】和【切入】(5)同一对象的切出和切入,可设置延迟 跟着老师的思路一起梳理知识,探求“打垃圾游戏”的设计原理,总结定触发器的方法。 梳理知识,突破本课重点(二)通(融会贯通,感悟“触发”)师:接下来,请每位同学完成“通”这个任务,我们先看一下效果。观察“零食包装袋”被第一次击打,第二次击打,第三次击打之后,分别出现什么动画。每一次击打都出现不同的动画,这就说明,一个对象可以被多次触发。展示【动画窗格】,讲解多次触发的方法,就是多次单击事件,一次单击就引起一次触发,每次触发可引起不同的动画。师:查看作品 每位同学结合“通效果视频”和“通 动画窗格效果图”,完成该任务的制作,并上交作业到蓝墨云平台【通】活动中。 这个任务,既是对“探”部分所学知识的检测和巩固,又是为接下来自由创作“打垃圾游戏”打下基础,补充多次触发知识点,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5分钟(三)谈(活学活用,“破解”游戏)破解老师的“垃圾分类小游戏”:师:给学生提示,一开始第一位上台游戏闯关成功同学最后一下是打榴莲出现闯关成功的画面。 积极寻找游戏突破口 破解游戏,解决问题,让学生学有成就,让课堂有始有终。游戏的破解也意味着学生理解了游戏的设计原理,掌握了本课的重点知识。 5分钟(四)拓(个性创作,活用“触发”)师:下发几个参考样稿,请同学们在“通”的任务基础之上开始创作“垃圾分类小游戏”。 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能力,开始创作。 “拓”任务的制作,不仅是对本堂课知识技能应用的一种巩固,更是满足了同学们个性化的需求。 10分钟三、第六课时创游戏(40分钟) 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创作属于自己的“垃圾分类小游戏”。要求把自己以前玩过的游戏,通过改编,结合垃圾分类主题,设计创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垃圾分类小游戏”。师:巡视并为学生提供帮助。 设置“最佳创意设计奖”,弄点小物品小零食作为奖励。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不断尝试和提问创作游戏。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课后继续创作,并上传到蓝墨云的“创游戏”中即可。 学生脑洞大开创游戏,“活”了游戏,“活”了思维,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作意识,满足分层教学理念中不同学生的需求,经过这次活动还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信。 40分钟四、课堂学习调查(5分钟) 师:提供调查问卷网址https://www./jq/46578490.aspx ( https: / / www. / jq / 46578490.aspx ) 生:最后完成一份“对这堂课的自我评价表” 设计评价表,作为一种无声的学生反馈进行接收。 5分钟附:自我评价表的结果一同总结游戏原理和游戏感悟。游戏感悟1:一个对象可设置多次触发游戏感悟2:一个游戏得确定一个出口3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