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指导》循环灯电路识读与装配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指导》循环灯电路识读与装配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项目二 循环灯电路
任务一 循环灯电路识读与装配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循环灯电路识读与装配 授课课时 4课时
授课班级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年级学生 授课形式 理实一体化、混合式教学
授课课程 《电子技术综合技能训练》 使用教材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指导》
教材选用 本课程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学国家规划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指导》,教材内容符合企业需求,贴近生产实际。教材采用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问题向导”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组织、编写教学内容,能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内动力。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电子专业一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子CAD》等课程,具备学习本次课的知识基础,已学习常用元件识别与检测、直插元件元件焊接等技能,会使用仿真软件proteus搭建电路,具备完成本次学习任务的知识、技能基础。授课班级学生求知欲强,动手能力好,电路分析能力与职业核心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根据学生前期学习数据及本项目课前学习数据分析,本次学习项目教学中需解决以下两大难点:电路工作原理分析学生对理论分析能力弱,对纯理论分析不感兴趣。学生若能深刻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将提高学生后续学习中电路调试与电路检修的成功率;2、电路装配的正确性与工艺性 学生因对电路元件、电路装配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容易出现元件安装错误及焊点质量不合格,从而造成电路功能不完全实现或功能全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循环灯电路工作原理技能目标:提升电路分析能力,提高电路装配质量情感目标:熟悉电子企业生产规范,提高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 提升电路装配质量
教学难点 理解循环灯电路工作原理
教学策略 为突破本次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老师根据学生学习数据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策略。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祖国70周年之际,教师课前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制作个性灯牌向祖国表白,学生完成后纷纷求教:“老师,如何能让爱心流动起来,向祖国比心?”,教师趁机献言献策,推送学习任务。教学难点的突破:策略1:将循环灯电路分拆成四个电路模块,制作四个电路模块分析微课,培养学生积木式分析思维,同时降低电路识读难度;策略2:采用EDA技术,引导学生利用仿真电路模型及虚拟示波器探究电路模块功能,将抽象的电路分析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电路分析能力。教学重点的突破:策略1:开发装配通关游戏,游戏分四关,从元件识别、管脚判断、安装方向、安装位置与顺序等多方面保障元件安装的正确性;策略3:制作装配要点教学微课,编写项目装配作业指导书、焊接工艺验收规范指导书、职业素养与安全评价表,模拟作业标准及管理规范,多方面指导学生进行电路装配,提高电路装配质量,增强学生职业体验感;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以蓝墨云班课为平台整合本次课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利用学生课前自学统计分析数据指导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差异性。
媒体资源 EDA软件proteus搭建仿真电路模型,对电路进行模拟仿真,利用虚拟仪器进行电路测量、分析,把抽象的电路分析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电路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电路识读分析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后续学习中对实体仪器使用的熟悉程度。 电路装配闯关游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开发电路装配闯关游戏,游戏分四关,从元件识别、管脚检测、安装方向、安装位置与安装顺序多方面测试学生对电路装配的掌握程度,每一关记录学生错误次数及成绩,重试3次重修知识点,保证测试效果,学生四关全过方能进行电路装配,保证元件插装的正确度。 微课简洁、直观、生动讲解本次课知识点,辅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蓝墨云班课平台师生交互平台,教师发布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在线考核,收集、分析学生统计数据,指导教学。学生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课中参与课堂互动,课后拓展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图文资料利用元件管脚识别、装配作业指导书、焊接验收工艺标准、职业素养与安全规范等图文资料,明确电路装配要求、验收标准及作业规范,模拟企业生产规程,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鸿合多屏互动软件利用鸿合多屏互动移动端与电脑端连接,直播学生操作过程增强课堂作业氛围,即时、直观点评学生操作,同利用时影像上传功能,对学生操作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让课堂互动教学更简单。
教 学 过 程
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活动1 课前学习
教学活动简图
教学环节详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信息化技术手段
课前自主学习 教师课前推送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逐层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学习知识点微课,理解循环灯电路工作原理、电路装配要求及验收标准,为课堂实践识读电路、装配电路做好知识、技能准备;在线答疑、参与讨论,并进行总结。总结、分析学生学习数据,根据学生的学情制定其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构建学习小组;教师依据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评估,进行二次备课,并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通过蓝墨云班课完成接收学习任务书,通过检索图文、线上资源,学习微课等学习方式分析循环灯工作原理、电路装配要求及验收指标;在蓝墨云班课上讨论、提交作业。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完,积累自学经验,拓展学习时间与空间,同时使课堂教学时间聚焦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依据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评估,进行二次备课,提高教学针对性。 蓝墨云班课构建在线学习平台;微课视频呈现知识、技能要点;在线学习数据收集、分析
教学活动2 新课导入
教学活动简图
教学环节详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信息化技术手段
课前任务点评(3分钟) 展示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评估、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讨论区热点话题、学生蓝墨云班课的经验值 1、登录蓝墨云班课签到;2、查看学习经验值。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蓝墨云平台在线学习数据收集、分析
新课导入(7分钟) 通过流动变化的城市灯光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放学习任务书,明确学习任务 观看灯光视频,思考灯光控制原理,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本次课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 通过城市灯光控制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教学活动3 仿真实验(50分钟)
教学活动简图
教学环节详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信息化技术手段
循环电路工作原理验证实验(10分钟) 明确循环灯工作原理验证实验实践内容;指导学生分组进行电路仿真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推导实验结论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内化知识点;点评实验报告,总结知识点。 搭建循环灯仿真电路模型,利用虚拟示波器观察、测量电路信号;观察、分析电路信号波形,填写实验报告;提交实验报告至蓝墨云平台,完成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循环灯工作原理,内化知识要点。 利用proteus搭建仿真电路模型,利用虚拟示波器观察电路信号波形
控制亮灯个数对比实验(10分钟) 明确控制亮灯个数对比实验实践内容;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内化知识点;点评实验报告,总结知识点。 搭建循环灯仿真电路模型,改变复位端连接位置,观察循环亮灯个数变化;填写实验报告;提交实验报告至蓝墨云平台,完成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控制循环亮灯个数,内化知识要点。 利用proteus搭建仿真电路模型,改变电路接法,观察实验结果
影响循环灯速度的因素探究实验(10分钟) 明确实践内容;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内化知识点;点评实验报告,总结知识点。 观察组合开关打在不同位置时灯流动速度变化,总结灯速度变化规律,分析影响灯流动速度的因素;填写实验报告;提交实验报告至蓝墨云平台,完成学习。 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影响灯流动速度因素,提升总结、分析、归纳能力。 利用proteus搭建仿真电路模型,改变电路RC值,模拟分档变速功能
电路设计(15分钟) 发布产品需求书:设计一款可实现无级调速循环点亮8盏LED的循环灯;分析电路实现功能;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在蓝墨云班课发起抢答活动;点评小组设计方案;总结知识点。 小组分组讨论;在proteus中搭建电路,调试电路功能;参与抢答活动,分享设计方案。 对循环灯电路工作原理、控制亮灯个数、流动调速三个功能模块的综合应用能力,检验学生电路识读的学习效果,学以致用,同时掌握电路中无级调速模块的功能实现。 利用proteus辅助设计,搭建仿真电路模型,调试电路功能,检验设计效果
阶段小结(5分钟) 展示各小组本阶段学习成果;教师通过分享故障维修经验,两种风格各异的循环灯设计方案,分享学习心得体会:电路识读是电路调试、检修的基础,也是创新的源泉。 小组自评、互评本阶段学习效果;分享学习心得体会。 总结知识技能要点,学生明确认识电路识读是一项实用的专业技能,对后续学习,专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利用微课视频分享故障维修经验,循环灯设计方案
教学活动4 电路装配(90分钟)
教学活动简图
教学环节详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信息化技术手段
装配闯关游戏(20分钟) 指引学生完成装配闯关测试,完成元件识别、元件管脚与质量检测、元件安装方向、元件安装位置与顺序四关测试游戏 突破四关装配闯关任务。 检测学生元件识别、元件管脚与质量检测、元件安装方向、元件安装位置与顺序四大方向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保证电路装配的正确性。 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开发循环灯电路装配大闯关软件
电路装配(40分钟) 解读装配作业指导书要点;指引学生在装配指导书的指引下完成电路装配;选取不同视角对装配现场进行现场直播,增强现场作业氛围;指导、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完成装配任务;教师观察学生操作情况,填写职业素养与安全规范评价表,抓拍操作过程中的典型案例,通过视频回放形式点评操作要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及安全操作。 领任务;在装配作业指导书下进行装配任务;总结装配心得体会。 1、模拟企业作业标准编写电路装配作业指导书,明确作业要求及作业标准,清晰指引学生完成装配任务,增强学生职业体验感;2、跟踪记录学生装配操作过程,依据职业素养及安全规范标准进行实时评价,并通过视频回放形式进行总结归纳,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及安全操作意识。 1、鸿合投屏软件进行现场直播;2、利用视频记录、视频回放增强技能操作要点总结归纳的直观性、真实性。
焊接工艺验收(20分钟) 指导学生在焊接工艺验收标准指导书的指引下小组交叉验收电路;对小组验收结果进行审核确认;总结验收要点。 小组依据焊接工艺验收标准指导书指引下交叉验收电路板;向小组长汇报验收结论,小组讨论;提交验收结果,教师审核。 通过扮演工艺验收员,加深对电路装配验收标准的认识,促其提升装配质量,同时增强学生职业体验感。
作品展示(10分钟) 展示学生作品;挑选优秀作品通电展示。 通过自评、小组互评、组间互评,对本次电路装配作品进行点评。 增强学生学习效能感。 鸿合投屏软件进行现场直播
教学活动5 总结与拓展
教学活动简图
教学环节详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信息化技术手段
总结拓展(10分钟) 总结本次学习技能要点;总结本次课学习任务学生完成情况;课后蓝墨云班课头脑风暴活动:一起来查案。教师分享故障案例,邀请同学谈谈如何查障、排障;拓展:利用本次课所学知识与技能改造个性灯牌,使LED流动起来。 利用蓝墨云班课提交实训报告;课后随时查看实习报告回顾实验过程;小组讨论查障思路;小组讨论灯牌改造方案。 总结知识点厘清知识脉络;总结学生学习情况使学生清楚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努力做更好;邀请学生谈排查电路故障思路,检验本次课学习成果同时为下一学习任务电路调试与检修做好导入准备;拓展任务循环灯设计,引导学有余力的同学继续深层次学习。 蓝墨云班课收集学生学习数据、拓展课后学习;利用视频呈现故障案例及循环灯设计。
教学评价
本次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教学效果评价:云平台学习经验值——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装配闯关游戏积分、焊接工艺验收得分——评价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职业素养与安全规范评价得分——评价学生专业素养;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很好达成了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特色与创新:利用EDA技术、装配闯关游戏、装配作业指导书、焊接工艺验收标准书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有效提高学生电路识读能力及电路装配正确度,学生答题正确率与电路装配质量与往届学生相比有大幅度提升;学生利用线上课程资源自主学习,成为学习主体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比往届同项目授课节约两课时;通过编写装配作业指导书、焊接工艺验收标准书,职业素养与安全规范评价表,模拟企业作业标准,增强学生职业体验感,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利用蓝墨云班平台考核,全程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课程以蓝墨云班课引领组织教学,通过学生在课前自学,课中辅导,课后交流、拓展,老师可以全程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全方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附:蓝墨云班课学习资源结构图
附:课后测试题
循环灯电路识读与装配课后测试一
各位同学:大家通过课前学习、搭建仿真电路、游戏冲关、动手装配电路四个环节,是不是对循环灯电路的工作情况有了很深入的了解,下面请大家再次根据电路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由NE555及附属元件组成脉冲发生器,从引脚3输出( )。
A、正弦波 B、矩形波
2、 NE5553脚输出信号送至CD4017的引脚14(时钟端CLK), 作为计数器/脉冲分配器的时钟信号, 原则上Q0~Q9会轮流输出( )。
A、高电平 B、低电平
3、若CD4017的Q8(引脚9)连接到REST(复位端/引脚15),当Q8为高电平时,会触发CD4017( ),重新开始。这样,Q0~ Q7会轮流输出( ),然后复位清零。
A、复位清零 、高电平 B 复位清零 、低电平
C、Q0~Q9全部输出高电平、高电平 D、Q0~Q9全部输出高电平、低电平
4、如果想要让灯的流动的速度最快可以选择( )。
A、J3和J7 B、J3和J8 C、J4和J7 D、J4和J8 E、J5和 J7 F、J5和J8
5、当选择J3调节RP1时可以使灯的流动速度( )。
A、不变 B、无级变速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