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焊接基本技能实训》手工电弧焊板对接平焊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焊接基本技能实训》手工电弧焊板对接平焊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手工电弧焊板对接平焊
【学科】焊接基本技能实训
【课题】手工电弧焊板对接平焊
【课时】3课时(135分钟)
【设计理念】
本课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课堂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实施阶段,按课前云平台线上预习、课中AR虚拟焊接、课后云平台课外练习的流程进行。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AR模拟和大数据应用融入实训课堂,实现实训课堂与岗位技能的无缝对接。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和评价手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理实一体的课程中树立对焊工技能学习的信心,提升实训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培养学生耐心、细心、专心的职业素养,传承和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焊接基本技能实训》模块一任务6的内容。实训载体的选用是结合企业生产中岗位技能、焊工职业技能和焊接专业教学标准的综合需求,选用平板I型坡口对接项目。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控制焊缝的直线度、宽度和余高的关键技能,为后续其他坡口的板对接焊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是中职一年级焊接专业的学生。他们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图像捕捉强于声音接收,技能操作胜于文字理解。为扬长避短,增加学生自信心,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适时鼓励引导,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配合。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熟悉焊接设备使用、焊接工艺选择、焊接姿势规范,已学会定位点焊、引弧、运条、接头和收尾等操作方法,会使用游标卡尺、焊缝万能量规,能判断一般的焊缝缺陷,有一定的检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I型坡口对接平焊的工艺参数与施焊步骤,领会施焊要领。
技能目标:掌握正确的I型坡口对接平焊技能,获得合格的焊缝质量。
素养目标:在技能熟练形成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的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悉I型坡口对接平焊的工艺参数与起弧、运条和焊条角度。
教学难点:学会通过控制运条手法来保证焊缝的直线度、宽度和余高。
【重点、难点剖析】
焊接实训作为以掌握手工操作技能为主的课程,将I型坡口对接平焊的工艺参数与操作要领作为教学重点;焊接工艺参数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焊缝的形状、尺寸、焊接质量和生产率,所以将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控制焊缝的直线度、宽度和余高作为教学难点。焊接时有强烈的弧光,会影响学习与观察,借助焊接AR虚拟训练,通过数据反馈实时帮助学生矫正操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经过反复练习从而突破难点。
【教学思路】
新课堂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全方面发展。借鉴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按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进行。
【教学方法与手段】
基于本课特点运用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直观演示等教学方法,借助超星学习平台、微课、soldamatic AR模拟设备、思维导图等信息化手段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练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课前准备】
1.学生分组:小班化教学,共16人,分成4组,每组设组长1人。
2.理实一体化车间(多媒体)。
3.设备、工具:焊机、焊件、焊帽、敲渣锤、钢丝刷、焊条仿真系统、游标卡尺、焊缝万能量规。
【教学过程】
环节 文案设计
课前任务 登入超星学习平台(图2),教师上传微课、导学案(见附件任务书--导学案)等相关资料,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并上传。 图1 超星学台 图2 班级二维码 图3微课
教学准备(5min) 1. 检查出勤,分发任务书(见附件二)。2. 贯彻7S课前安全、素养、节约;课中整理、整顿;课后的清扫、清洁。3.做好本次课的实训准备工作。设计意图:通过“7S”的落实,让学生注重实训规范和安全文明生产,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5min) 看一看 提兴趣播放视频:观看情境视频:校企合作企业承接了“变形金刚”工艺品制作项目,由我校学生制作,学生在I型坡口对接平焊的焊制过程中,出现许多焊缝缺陷,请求老师帮助,从而引出课题——手工电弧焊低碳钢板I型坡口对接平焊。 图4 变形金刚任务 图5 焊缝差的图片师:提问:视频中焊缝存在哪些缺陷 生:观看视频,回答:直线度不好,余高、余高差不符,焊缝宽度不合格 ,未焊透, 咬边,焊瘤 ,烧穿。师:今天的任务就是学习I型坡口对接平焊的操作。设计意图:播放视频,基于企业生产项目为实例引出课题,以任务为导向引出课题重点,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吸收内化(30min) 讲一讲 促效度(10min) 教师活动:学生通过课前任务学习微课,完成导学案,在课堂中汇报知识点。学生活动:各组展示学习成果擎天柱队--图纸分析材料Q235,为普通低碳钢,板长200mm,板宽100mm,厚度4mm。常见的坡口有I型、V型、Y型、X型、K型、U型等。6-16mm的板件常用V型坡口焊接,6mm以下用I型坡口焊接,根据选材,采用I型坡口焊接。大黄蜂队—工艺分析焊条:根据焊件材质选用E4303型焊条(使用前焊条要进行烘焙,烘焙温度为100 至150摄氏度,时间为1至2小时。烘干后的焊条放在焊条保温桶内,随用随取)。焊机:山大奥太WSM-400逆变式手弧焊机。工艺参数:采用直径为Φ3.2mm的焊条,电源极性为反极性,定位焊时,选择电流120-130A,正面焊时选择电流110-120A,反面焊时选择电流120-130A。焊接速度根据熔池融化速度和焊缝宽度进行调整。威震天队--焊前准备劳保用品和工量具:焊帽、手套、焊条保温桶、角向打磨机、钢丝刷、敲渣锥、钢直尺、游标卡尺、焊缝万能量规等。混天豹队—焊接步骤步骤一 选择毛坯步骤二 清理坡口 步骤三 调整间隙步骤四 定位点焊步骤五 正面焊缝焊接步骤六 冷却、敲渣和焊缝测量步骤七 反面焊缝焊接步骤八 冷却和敲渣图6 学生课堂展示设计意图: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分组展示汇报知识点,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理一理 明流程(5min)教师活动:综合各组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并对利用思维导图知识进行梳理,更清晰易懂。学生活动:听教师讲解,记录正确的焊接参数和焊接操作流程,修改、完善导学案图7 操作流程图8 操作步骤图9 教师讲解焊接操作要领:(1)引弧:直击法或划擦法引弧。(2)运条:采用直线式或直线往复式运条法,焊接中保持稳定的电弧长度。(该内容是本课难点所在,故通过AR虚拟技术来突破该难点)(3)焊条角度:焊条与工件纵向夹角为70-85°,与工件径向夹角为90°焊接速度要均匀,运条手法要平稳注意事项:为保证反面焊道的焊缝质量,对正面焊道进行检测。首先使用游标卡尺检测宽度,宽度控制在5-8mm,宽度差≤2mm,使用焊缝万能量规检测余高,余高控制在0-3mm,余高差≤2mm。设计意图: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梳理,清晰易懂,使学生快速掌握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操作要领,明确施焊步骤。
第三环节实战演练(70min) 试一试 挖深度(20min)教师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AR虚拟焊接练习,通过录像回放,分析模块对操作者的焊接姿势、参数选择、焊枪角度、焊接速度等检测点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借助AR模拟,运用口诀突破难点。操作口诀:心静、气匀、手稳、眼精。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进行AR虚拟焊接练习,四人一组,依次练习。经教师学生指导,根据分析模块的数据反馈结合操作时的标识矫正焊接方法,再反复练习。设计意图:AR虚拟焊接技术有利于矫正焊接姿势与工艺参数选择,可以依次循环,反复练习,锤炼技能难点,掌握操作技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AR虚拟焊接技术节能环保,减少对身体的物理伤害及危险性。运用该信息化手段从根本上突破本课难点。图10 AR模拟焊接标识图11 AR模拟场景图12 AR分析模块图13 AR试练成绩图14 AR复练最好成绩秀一秀 再强化(15min)教师活动:教师对I型坡口对接平焊操作进行示范,利用直播展现。学生活动:观看直播,学习整个操作过程。图15 教师实操示范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实践演练,使同学们串联本课知识点,打造技能链条,巩固焊接步骤和操作要领。练一练 锤技能(35min)教师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操,强调安全防护和焊接操作7S规范;巡回指导并开启工位监控系统,记录学生焊接时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操,根据操作流程完成低碳钢板I型坡口板对接平焊的练习。实践操作时一人练习,一人观察,根据云平台提示做好比对记录(焊接安全规范、工艺流程、焊接步骤等环节),依次进行实操练习。 图16 学生焊接 图17 学生测量图18 工位监控系统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操练习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小组合作练习,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规范的操作流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第四环节评价考核(20mim) 评一评 知多少成果评价:根据评分标准,测量工件焊缝,经过学生个人自评、组内测评,在平台上传工件成绩,组内测评后选取最好的工件进行组间互评,教师复核,评出 “技能之星”并分享经验。 图19 组内测评 图20 学生自测焊缝宽度 图21 学生自测焊缝余高 图22 技能之星图23 工件分数的柱形图过程评价:教师通过课前任务、课堂巩固、AR模拟、实践操作四方面结合云平台数据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如电流选择、焊接角度与速度控制)进行强调,并作出综合评价,选出“学习先锋队”。 图24 学习先锋队 图25 教师点评图26 小组分数设计意图: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对学生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通过评选技能之星和学习先锋队,提升学生产品质量意识,激发学生岗位竞争意识。
布置作业(5min) 学生在云平台上相互交流,总结 I型坡口平板对接操作要点。在云平台上进行视频找茬(根据动画找出手工电弧焊不规范动作)。 图27 学生做课后作业3、完成下次课的预习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借助云平台信息化资源,通过后台数据统计,了解学生完成课前预习情况,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学习新知的能力。二、AR虚拟技术的使用节能环保,突破学生控制焊缝直线度、宽度、余高的难点,学生焊缝质量合格率提升了25%,提升了课堂效率。三、云平台大数据的统计,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提供便利,快速有效地反馈课堂学习效果。四、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仍是中职信息化课堂探索的方向。
附件: 任务书
图纸
对接平焊导学案
图纸分析
学习微课,填写工艺分析表
焊条 型号: 烘干温度: 时间:
焊机 型号: 电源极性:
定位焊 电流: 位置:
正面焊 电流:
反面焊 电流:
焊前准备
1、辅助工量具:
2、防护用品:
写出微课中I型坡口对接平焊的操作步骤。
四、I型坡口对接平焊操作中要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工作页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熟悉I型坡口对接平焊的工艺参数与施焊步骤,领会施焊要领。
掌握正确的I型坡口对接平焊技能,获得合格的焊缝质量。
操作技术要领:
根据下面的练习,请在云平台完成。
一、理一理,你学懂了吗?
(1)I型坡口对接平焊时,定位点焊的电流( )
A、100-110 B、110-120 C、120-130 D、130-140
(2)I型坡口对接平焊时,正面焊道焊接电流( )
A、100-110 B、110-120 C、120-130 D、130-140
(3)I型坡口对接平焊时,反面焊道焊接电流( )
A、100-110 B、110-120 C、120-130 D、130-140
(4)I型坡口对接平焊时,焊条与焊材夹角( )
A、纵向夹角90°,径向夹角70-85°
B、纵向夹角70-85°,径向夹角90°
C、纵向夹角70-85°,径向夹角80°
D、纵向夹角90°,径向夹角90°
(5)焊条选择直径、型号( )
A、φ3.2 E4303 B、φ2.5 E5016 C、φ3.2 E5015 D、φ4.0 E4303
(6)对下面的操作步骤进行正确的排序 ( )
A、清理坡口。B、定位点焊。C、调整间隙。D、选择毛坯。
E、正面焊接。F、反面焊接。G、冷却和敲渣。H、冷却、敲渣和焊缝检查。
二、试一试,你能得几分?
写出AR虚拟仿真的试练成绩和最好成绩,上传云平台( )( )
三、练一练,你学会了吗?
观察教师示范,对照操作标准步骤和规范,按要求焊接工件,请组员检查将结果记录在云平台。
操作步骤及规范 是 否
1、安全防护是否做好。
2、工量具7S是否规范。
3、清理坡口是否正确。
4、调整间隙是否正确。
5、定位点焊电流120-130A是否正确。
6、定位点焊位置是否在0-15mm范围内。
7、正面焊接电流110-120A是否正确。
8、正面焊接电流焊条角度纵向夹角70-85,径向夹角90是否正确。
9、敲渣清理是否干净。
10、焊缝检测宽度( )。A、 <5mm B、5-8mm C、>8mm B
11、焊缝检测宽度差( )。A、 ≤2 B、>2 A
12、焊缝检测余高( )。A、 <0mm B、0-3mm C、>3mm B
13、焊缝检测余高差( )。A、 ≤2 B、>2 A
14、反面焊接电流是否为120-130 ?
15、敲渣清理是否干净?
16、焊缝检测宽度( )。A、 <5mm B、5-8mm C、>8mm B
17、焊缝检测宽度差( )。A、 ≤2 B、>2 A
18、焊缝检测余高( )。A、 <0mm B、0-3mm C、>3mm B
19、焊缝检测余高差( )。A、 ≤2 B、>2 A
20、7S是否规范?
是否出现安全事故和违规操作?
四、测一测,你达标了吗?
根据评分标准(见附件)对施焊工件进行评分,将分数上传至云平台
五、想一想,有什么改进吗?
本次任务的成功之处有哪些?不足之处有哪些?如何改进?
评分标准
手工电弧焊板对接平焊
操作流程(一)审读图样
(二)工艺分析
(三)焊前准备
(四)操作步骤
选择毛坯→清理坡口→调整间隙(始焊端1mm,终焊端2mm)→定位点焊(电流120-130
→正面焊缝焊接(电流110-120A)→冷却、敲渣和焊缝测量(测量宽度和余高)→反面焊缝焊接(电流120-130A)→冷却和敲渣
焊接操作要领:
(1)引弧:直击法(2)运条:采用直线式或直线往复式运条法,焊接中保持稳定的电弧长度。(3)焊条角度:焊条与工件纵向夹角为70-85°,与工件径向夹角为90°。
操作口诀:心静、气匀、手稳、眼精
强调:安全文明生产和7s规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