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LED灯的检修》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LED灯的检修》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目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29352 一、教学思路 3
HYPERLINK \l _Toc25754 1.课岗对接,拓展教学内容 3
HYPERLINK \l _Toc26238 2.借鉴经验,优化教学组织 3
HYPERLINK \l _Toc6103 3.三阶课堂,培养新型学徒 3
HYPERLINK \l _Toc25652 4.信息运用,提升课堂实效 4
HYPERLINK \l _Toc3474 5.强化规范,提升综合素质 4
HYPERLINK \l _Toc5890 二、教学实施 9
HYPERLINK \l _Toc5958 1.课前预练——自主学习 奠定基础 9
HYPERLINK \l _Toc31025 2.课中精练——课岗对接 双元育人 9
HYPERLINK \l _Toc16893 环节一:创景引入 明确任务 9
HYPERLINK \l _Toc6111 环节二:任务驱动 螺旋递进 9
HYPERLINK \l _Toc20890 任务一:判别贴片发光二极管极性 9
HYPERLINK \l _Toc19897 任务二:判断贴片发光二极管好坏 9
HYPERLINK \l _Toc2844 任务三:判断LED灯中灯带的好坏 9
HYPERLINK \l _Toc29855 环节三:岗位实战 形成技巧 10
HYPERLINK \l _Toc28224 环节四:总结评价 感悟提升 10
HYPERLINK \l _Toc19793 3.课后锤炼——产教融合 岗位锤炼 10
HYPERLINK \l _Toc5522 三、教学效果 13
HYPERLINK \l _Toc9049 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13
HYPERLINK \l _Toc18541 2.引入企业师傅,服务学徒培养 14
HYPERLINK \l _Toc22954 3.强化规范意识,培养工匠精神 14
HYPERLINK \l _Toc8564 附件一 预学任务单 15
HYPERLINK \l _Toc8389 附件二 任务考核单 16
HYPERLINK \l _Toc823 附件三 课中随堂测试 17
HYPERLINK \l _Toc19811 附件四 技能技巧评价表 18
HYPERLINK \l _Toc8778 附件五 综合评价表 19
HYPERLINK \l _Toc12672 附件六 课前助学稿 20
《LED灯的检修》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
根据“产教融合、课岗对接、双元育人”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借鉴企业新型学徒制经验,为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最优化,以《LED灯的检修》实际任务为驱动,合理采用各种教学策略,同时借助“LED灯故障判断与检修”学习平台、微视频等信息化资源和手段,解决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1.课岗对接,拓展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根据合作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手段。本课对教材中“识别贴片元器件”和“检测二极管”两项教学内容进行综合与拓展,使学生在会识别与检测贴片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能够判断与检修LED灯的常见故障,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实际对接,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岗位技术技能与技能技巧培养。
2.借鉴经验,优化教学组织。要会判断与检修LED灯的常见故障,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教学组织。首先要学会识别与检测贴片发光二极管基本技能;其次要学会LED灯灯带的检测技能与技巧;最后学会判断与检修LED灯的常见故障。因此,根据企业培养学徒的“新型学徒制”经验,借鉴企业培养学徒会判断与检修LED灯常见故障模式,在企业师傅的帮助和支持下,以LED灯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检修为任务引领,设置课前自学、课中助学、课后拓学三个阶段,在课中通过创景引入、任务驱动、课岗对接、总结评价四个依次递进的教学环节,随着检测技能与技巧的螺旋提升,使学生掌握LED灯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检修技能。
3.三阶课堂,培养新型学徒。根据教学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为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最优化,通过课前预练、课中精炼、课后锤炼三个阶段培养企业新型学徒。
课前预练——想做新型学徒:在学习平台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任务。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初步熟悉贴片发光二极管及其在LED灯中的应用,了解贴片发光二极管、灯带的检测与判断方法、步骤,并给出相应LED灯故障判断与检修实例供学生学习,学生按照任务要求,进行“课前技能预练”,完成学习平台作业、检测、反馈及答疑等,为课中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想做企业新型学徒。
课中精练——学做新型学徒:(1)双师巧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让学生明确本课任务在企业实际岗位中重要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借以明确本课教学任务和新型学徒要求。(2)课程与岗位对接,校企双元育人。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校企双师合作,通过螺旋递进的三个判断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学会判别贴片发光二极管极性与好坏的基础上,掌握判断LED灯中灯带好坏的方法、步骤与要领,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螺旋提升,使学生跨入新型学徒第一步。(3)模拟岗位要求,进行实战训练。通过岗位模拟进行“课中技能精练”,促进学生判断与检修LED灯故障的技术技能的提升,形成判断与检修LED灯故障的技能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做新型学徒。(4)多元评价激励,静思感悟提升。通过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课堂检测和企师总结等多元评价总结环节,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形成课前与课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企师与学生、过程与结果等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在训练后静思感悟技术技能与技能技巧,促进学生迈入新型学徒门坎。
课后锤炼——成为新型学徒:利用学习平台和校中厂车间,进行“课后技能拓展”,在巩固所学内容和技能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特殊贴片发光二极管的检测与判断技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新型学徒,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升。
4.信息运用,提升课堂实效。利用“UMU互动学习平台”构建“LED灯故障判断与检修”学习平台,便于学生课前、课中、课后随时随地使用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学习平台有试题发布并自动评分功能,便于教师及时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学习平台还具有在线讨论、提问、头脑风暴等互动功能,便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企生之间、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学习平台能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测试、互动交流情况,从而多方位综合衡量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5.强化规范,提升综合素质。要使学生具备准确判断与检修LED灯故障的能力,必须培养学生规范检测的操作技能。根据多年来教学实践经验和企业工作实践经验,总结出检测要点与技巧,将规范的检测操作技能提炼成一个个可执行、可对照、可评价动作要领,配合图片、视频进行说明,汇总成“检测、判断与检修任务考核单”。要求学生在检测、判断与检修实践操作时一条条比对自己的操作过程是否正确,从而培养规范检测、判断与检修的习惯。规范的养成不是一次课就能解决的,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我们形成了相关项目的规范检测、判断与检修的考核单。通过多次、长期的规范考核,逐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耐心细致的工匠精神。
本次课的教学思路见表1。
表1 教学思路
教学课题 LED灯的检修 授课班级 18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
教学地点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校中企车间 授课时长 2课时
参考教材 《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崔陵主编《LED灯生产工艺手册》(旭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浙江省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第2版)中项目八之任务2——检测二极管和项目十三之任务1——识别贴片元器件,是两个教学任务的综合和拓展。它在承电阻、电容和普通二极管等电路基本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到特殊元器件的检测与判断,进而拓展到电子产品中元器件的检测、判断与电子产品的故障判断与检修。是典型的教学内容综合与拓展应用实例,其操作步骤、方法、要领、技巧的形成,在教学中有很强的典型性。
教材处理 对照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以及“旭光电子人才需求”要求,以《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为主要参考教材,以《企业LED灯生产工艺手册》为实践操作指导手册,在综合教材项目八之任务2——检测二极管和项目十三之任务1——识别贴片元器件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了贴片发光二极管极性及好坏判断内容,进而拓展到LED灯中灯带好坏的检测与判断,最后延伸到以企业岗位中LED灯故障判断与检修为目标,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急需的“新型学徒”。从综合到补充,从拓展到延伸,形成“螺旋递进”的《LED灯的检修》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18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已有电阻、电容及普通发光二极管等基本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基础,已认识了常用贴片元器件,为本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元器件检测、判断中,对要领、技巧的领悟、总结能力不强,尚未达到在岗位中应用的水平。该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很有好奇心;他们喜欢“做中学、做中悟”,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迁移能力;学生对故障的分析、判断和检修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精益求精、耐心细致的工匠精神需在学习和训练中进一步养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贴片发光二极管检测、判断方法、步骤、要领;2.知道灯带中贴片发光二极管检测、判断方法、步骤、要领;3.熟悉LED灯故障判断与检修的方法。能力目标:1.会检测、判断单个贴片发光二极管极性与好坏;2.会检测、判断灯带中贴片发光二极管的好坏;3.会判断与检修LED灯的常见故障。素养目标:1.进一步形成“做中学,做中悟”的学习品质;2.能不断提升岗位意识和职业素养,逐步成为企业“新型学徒”。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会检测、判断贴片发光二极管的好坏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会判断灯带中的贴片发光二极管的好坏;贴片发光二极管的更换
教学策略 采用理实一体、任务驱动教学,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形成技巧,促使学生成为企业急需的新型学徒。1.基于学徒岗位要求,合理设置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内容以LED灯的检修为任务引领,通过课前预练、课中精练、课后锤炼三个教学阶段,以“想做学徒”、“学做学徒”、“成为学徒”三级递升的逻辑过程,在课中设置创景引入、明确任务,任务驱动、螺旋递进,岗位实战、形成技巧,总结评价、感悟提升等4个依次递进的教学环节,校企双师共导,通过从单一元件到多个元件的检测与判断再到LED灯的故障判断与检修,使学生在学会检测与判断基础上,领悟要领,形成技巧,达到学徒岗位工作要求,从而有效落实教学重点,打破课堂教学和实际生产之间的屏障。2.融合有效信息手段,促进教学目标达成充分利用学习平台的资源整合、考核评价、交流互动等功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检则与判断方法,及时考核检测与判断技能与技巧及规范,随时交流学习困惑,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情,为差异化、针对性教学提供指导依据。同时,在企业师傅现场指导下,辅以微视频、手机录像投屏技术帮助学生看清检测操作细节与操作技巧细节。多种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指导学生完成“课前技能预练、课中技能精练、课后技能锤练”,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促进教学目标达成。3.教师企师共同带徒,促进技能技巧形成借鉴企业培养新型学徒的经验,以企业岗位操作技能技巧形成为主要目标,采用课岗融合、校企联合、双师配合、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结合,将企业师傅成熟的、实用的检测、判断技术技能与技能技巧教给学生,使学生在“学做新型学徒”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新型学徒”。
信息技术数字资源 名称 内容 作用 使用
“LED灯故障判断与检修”学习平台 利用“UMU互动学习平台”构建学习平台。建有学习资源和试题库等,可用于组织多种教学活动 1.具有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2.具有试题发布并自动评分功能,便于教师及时考查学习情况3.具有在线讨论、提问、头脑风暴等互动功能,方便师生、企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课前课中课后
手机录像投屏技术 放大教师、企业师傅检测操作示范细节及学生操作过程,并实时投放到电子屏上 解决教师、企业师傅1人演示学生多人围观无法看清细节的问题,使学生看得清楚操作细节与操作技巧,过程实录,便于总结、纠错 课中课后
企业岗位检测视频 将企业岗位工作中检测操作过程与技巧细节录制成视频,清晰展示规范操作的细节与技巧 让学生学习、观摩企业岗位工作中检测操作过程与技巧细节,进行对比分析,找差距、勤观摩 课中课后
课堂实录视频 将学生操作训练过程中良好、有误“细节”进行实录 供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揣摩操作要领、学习与领悟同伴操作经验与技巧,弥补课堂教学中不能相互观摩缺陷,及供学生课后反复观看,查找问题,促进提升 课中课后
教学流程 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中职学生技术技能形成规律,遵循课堂教学规范,设计了课前预练、课中精练、课后锤练三个逐层递进的教学进程(阶段)。1.课前通过学习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学生观看检测与判断操作微视频,进行“课前技能预练”,并将平台自动生成的考核成绩单上传到学习平台。教师收集学生课前学习数据,围绕学生课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整重点讲授与训练内容。2.课中以LED灯故障判断与检修为任务引领,设置了创景引入、学习新知、岗位实战、总结评价四个依次递进的教学环节,随着检测与判断操作过程的步步深入,使学生从检测与判断单个贴片发光二极管到检测与判断灯带中多个贴片发光二极管,最后判断与检修LED灯故障,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贴片发光二极管检测与判断、LED灯故障判断与检修技术技能与技能技巧。3.课后提供了拓展学习内容,即特殊贴片发光二极管的检测与判断,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岗位技能。图1 教学活动设计图图2 教学活动流程图
二、教学实施
1.课前预练——自主学习 奠定基础
学生登录“LED灯故障判断与检修”学习平台领取学习任务单。观看检测单个贴片发光二极管检测与判断、灯带中贴片发光二极管检测与判断等微视频学习资源,若有疑问在线向老师、企业师傅提问。利用学习平台推送的测试题,完成“课前技能预练”练习与考核。平台能够自动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得分情况并生成考核单,便于学生了解预习情况。教师利用学习平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具体学情,发现学生对检测与判断的技术技能与技能技巧细节不够重视、把握有难度,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突出技术技能与技能技巧“细节”教与学。
2.课中精练——课岗对接 双元育人
课中教学以LED灯故障判断与检修为任务引领,设置了创景引入、学习新知、岗位实战、总结评价四个依次递进的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景引入 明确任务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引导思考LED灯不亮的原因;企业师傅介绍LED灯的常见故障类型,分析常见故障原因——主要为灯带损坏。从而引出任务:如何判断与检修LED灯的故障。
环节二:任务驱动 螺旋递进
通过判断单个贴片发光二极管极性、判断贴片发光二极管的好坏、检测灯带中贴片发光二极管三个任务为引领,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学生在“课中精练技能”,能促进学生技术技能与技能技巧螺旋递进。
任务一:判别贴片发光二极管极性
通过试、选、看、练、评5个流程。运用演示、微视频、手机在线抢答等手段,在试一试的基础上,选一选最简单判断方法;再看企业师傅操作视频,知道企业最经典、最实用的判断方法,从而知道判别贴片发光二极管极性方法、步骤、要领、技巧;通过练一练,逐步领会判断中的“检测技能细节”与“检测技巧细节”;通过评一评,检测、反馈学生的操作情况。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任务二:判断贴片发光二极管好坏
通过明确标准、知道方法、操作训练、阶段评价等4个流程。先让学生知标准、知方法;再让学生通过操作训练,校企双师共导,提升检测技术技能与技能技巧;通过“检测、判断与检修任务考核单”,阶段性评价学生操作技能、规范养成情况等,从而有效落实教学重点。
任务三:判断LED灯中灯带的好坏
通过认识灯带、尝试判断、师傅示范、精准判断、领悟要领等5个流程。学生在认识灯带的基础上,尝试判断灯带中贴片发光二极管的好坏,发现判断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企业师傅通过展示、讲解,运用微视频突出判断技巧,让学生掌握不同联接方式灯带的检测方法与技巧;通过精准判断训练,提升判断精准性和快速性,进而使学生领悟要领和技巧。课堂教学的难点也在本任务中突破。
环节三:岗位实战 形成技巧
模拟岗位要求,进行实战训练。以判断与检修实际LED灯故障为任务,学生进入校中企车间进行岗位实战。通过试一试、判一判、测一测、修一修、亮一亮等5个流程,完成LED灯故障判断与检修。通过试一试观察故障现象,通过判一判知道故障灯带,通过测一测发现故障贴片二极管,通过修一修更换贴片发光二极管,通过亮一亮试着点亮LED灯,检验检修效果。
环节四:总结评价 感悟提升
组织学生在学习平台上完成随堂测试,结合答题情况和实训表现,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和技能点。通过企业师傅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手段,实施进一步感悟操作过程中的技术技能、技能技巧、操作规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感悟中提升。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落实7S规范,在强化操作规范、安全意识的同时,落实规范,不断优化提升。
3.课后锤炼——产教融合 岗位锤炼
课后让学生再次进校中厂车间,跟随车间老师傅检测“特殊贴片发光二极管”和“判断与检修LED灯”,通过采用“师徒一对一,岗位锤一锤”方式,帮助学生今后就业时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的技术需要。
本次课的教学实施过程见表2
表2 教学实施
教学环节设计——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 内 容 1:利用学习平台,预习交流,答疑互动教师活动:利用学习平台,发布自主学习任务单。通过后台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督促学生预习,回答学生问题;根据自学实情,调整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点学生活动:登录学习平台,领取预习任务单。观看检测贴片发光二极管的各种方法的微视频等学习资源,——知方法、知步骤、初识要领、初感技巧;互动提问,向企业师傅学、向同伴学、向视频学企师活动:配合教师,关注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答疑解惑——师徒互动中,知学生“短板”,提训练“要求”,调课中指导“精华”技术资源:UMU互动学习平台教学随记:学生能梳理检测贴片发光二极管方法、步骤
内 容 2:课前“技能预练”,初识“检测、判断与检修任务考核单”教师活动:利用学习平台推送课前“技能预练”任务单和“检测、判断与检修任务考核单”,统计出存在的问题——容易出错的方法和步骤学生活动:完成课前“技能预练”练习与考核,上传检测方法和步骤考核单;对照“考核单”,知重点、知不足企师活动:配合教师,关注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答疑解惑——师徒互动中,知学生“短板”,提训练“要求”,调课中指导“精华”技术资源:UMU互动学习平台教学随记:学生难把握要领,更难看懂技巧
内 容 3:预习反馈,把握实情,调整教学教师活动:利用学习平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具体学情,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企师活动:知学生“短板”,调课中指导“精华”技术资源:UMU互动学习平台教学随记:发现学生对检测与判断的技术技能与技能技巧细节不够重视、把握有难度;运用学习平台,师生、生生、企生之间交流、沟通更便捷,学生“线上”学习更易掌控
教学环节设计——课中助学
创景引入明确任务(约5分钟) 内 容:引出课题,明确任务教师活动: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LED灯不亮的原因企师活动:介绍LED灯的组成和常见故障类型,分析常见故障原因——主要为灯带损坏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问题,聆听讲解,明确任务和学习目标技术资源:LED灯故障视频、LED灯检修视频——简短、清晰的视频,聚焦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学随记:以企业生产的LED灯存在故障,该如何解决?来引入课题,任务内容与企业岗位问题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技能可以用来解决实际生产岗位中的问题——实现“问题中学”。
任务驱动螺旋递进(约10+7+18,共计35分钟) 内 容 1:判别贴片发光二极管的极性(任务一)教师活动:通过“试一试、选一选,看一看、练一练、评一评”5个流程,观察学生、发现问题、指导讲解;让学生学习企业岗位最经典、最实用的判别方法企师活动:操作演示判别贴片发光二极管的方法、步骤、要领、技巧;帮助学生领悟检测方法、步骤和要领学生活动:在试一试的基础上,选一选最简单判断方法;再看企业师傅操作(演示)与视频,知道企业最经典、最实用的判别方法,从而知道判别贴片发光二极管极性方法、步骤、要领、技巧;通过练一练,逐步领会判断中的“检测技能细节”与“检测技巧细节”技术资源:企业岗位检测视频、手机录像投屏技术教学随记:(1)学生是带着“悬念”来观看微视频,所以学生更投入,有效聚焦学生注意力;(2)企师演示(同屏投放)及平台视频,使学生易于梳理方法、步骤,学生看得懂,初步了解了判别方法、步骤和要领,落实教学重点之一;(3)通过“试、选、看”3步,让学生知“传统”的判别方法与“企业”实岗判别方法的区别,更让学生懂岗位“技能与技巧”——经典、实用、快捷、高效
内 容 2:判断贴片发光二极管的好坏(任务二)教师活动:通过“明标准、知方法、会判断、能总结”等4个流程,运用演示检测,视频播放,讲解指导、阶段评价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判断贴片发光二极管的好坏企师活动:“拨开云雾 终见阳光”,引导学生梳理判别贴片发光二极管极性的技术技能和技能技巧学生活动:在明确判断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演示检测,知道判断方法;通过反复训练,知技巧、提技艺技术资源:企业岗位检测视频、手机录像投屏技术——让学生领略企师实岗判断方法、技巧教学随记:(1)演示与集中讲授,能够突破学生判断标准不清、方法难以理解的共性难题;(2)通过“检测、判断与检修任务考核单”,阶段性评价总结学生操作技能、规范养成情况等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共同提高,落实本课教学重点;(3)两个任务的训练,为任务三教与学奠定基础
内 容 3:判断LED灯中灯带的好坏(任务三)教师活动:通过“认识灯带、尝试判断、师傅示范、精准判断、领悟要领”等5个流程,讲授新知,指导认识LED灯的灯带;展示微视频,配合师傅示范,突出判断技巧企师活动:讲解不同联接方式灯带的检测方法与技巧学生活动:在认识灯带的基础上,尝试自主判断,发现问题、观看视频、借助企师讲解指导、知晓方法、操作训练、熟悉方法、练就技能技术资源:企业岗位检测视频、手机录像投屏技术教学随记:(1)通过任务一、二的铺垫,学生在“尝试判断”中还是存在问题,但通过“师傅示范”,不仅解决难点,而让学生“生成”了技巧;(2)“精准判断、领悟要领”是解决判断灯带好坏的关键,学生还是需要在不断反复训练过程中有效落实
岗位实战生成技巧(约30分钟) 内 容:模拟岗位要求,进行实战训练——解决LED灯的实际故障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到校中厂车间进行岗位实战训练;与企师一起指导学生解决LED灯故障;严格落实“检测、判断与检修任务考核单”要求,强化规范落实,指导学生课中“精练技能”企师活动:随时观察、指导规范、提供方法,促进学生技能与技巧进一步提升学生活动:进入校中厂车间进行岗位实战,通过试一试、判一判、测一测、修一修、亮一亮等5个流程,完成LED灯故障判断与检修。对照“检测、判断与检修任务考核单”,严查规范落实,生成自己的“经验”、“技巧”技术资源:——教学随记:(1)让学生“岗位实战”是课中“精练技能”的关键,“企业实景”突显了岗位需求;(2)贴片发光二极管的更换,作为教学难点,通过“师傅一对一”指导,学生更易完成
总结评价感悟提升(约10分钟) 内 容: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在学习平台上完成随堂测试,结合答题情况和实训表现,依据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企师评价、教师评价,在总结、梳理教学要点、技能要领、技巧精华的基础上,通过“评选出最佳小组”企师活动:全面总结、评价学生的检修技能和技巧学生活动:完成随堂测试,在梳理知识点、总结检修的方法、步骤、要领和技巧的基础上,分享经验、找出差距、明确努力目标技术资源:UMU互动学习平台教学随记:通过梳理知识点、总结技能要领与技巧精华,让学生总结与反思,在感悟中进一步提升
教学环节设计——课后拓学
产教融合岗位锤炼 内 容:特殊贴片发光二极管的检测与LED灯的检修教师活动:在学习平台发布课后拓学任务单、资料,供学生参考;与校中企联系,组织学生课后去车间学习与训练;组织学生在学习平台上与同伴、企师、教师间交流、互动、答疑;根据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情况,全面、准确评价学生学业情况企师活动:实施师徒“一对一”精准指导,提升学生的检测与检修技能;评价学生课后拓学情况,反馈给学生和教师学生活动:在企业车间学习特殊贴片发光二极管的检测和LED灯的检修;通过交流、互动、答疑,全面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技术资源:UMU互动学习平台教学随记:课后拓学中,师徒“ 一对一”精准指导,学生检修LED灯故障的技术技能与技能技巧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学习中领略企业文化,感受企业对学徒的重视,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学习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三、教学效果
本课通过信息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以校企双师共导为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从单个元件的检测到灯带的检测,进而顺利完了LED灯故障的判断与检修。
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学习平台的在线讨论功能,每位同学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提问、回复等及时评价,不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技术技能与技能技巧相关微视频,使技能操作过程及细节能够“放大”、“放慢”,学生看得清、看得懂、学得会;在学技术技能与技能技巧过程 ,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理,都想比谁操作更精准、更规范,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激发了学习兴趣。
2.引入企业师傅,服务学徒培养
引企入校,产教融合、课岗对接、双元育人,这是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教学内容源于企业生产实际、归于岗位需求,形成“课岗融合”的课堂;借鉴企业培养“新型学徒”的经验,引入企业师傅到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参与教与学,发挥了师傅岗位实践经验多、技能技巧强的特点,“师带徒”效应最大化;通过“想做学徒”-“学做学徒”-“力做学徒”三个阶段,使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更与岗位需求对接,学生岗位实践能力提升快。
3.强化规范意识,培养工匠精神
运用“检测、判断与检修任务考核单”,将规范的检测与检修操作技能提炼成一个个可执行、可对照、可评价动作要领,强化了学生规范意识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耐心细致的工匠精神,使学生具备了准确判断与检修LED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学学生在企业岗位上最经典、最实用的技术技能与技能技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缩短了学校教学与企业岗位差距。
附件一 技能预练任务单(总分100分)
一、预学任务
1.初步会目测贴片发光二极管的极性;
2.初步会判别贴片发光二极管的极性;
3.初步会判断贴片发光二极管的好坏;
4.初步会判断LED灯中的灯带的好坏;
二、预学知识(每空格5分,共20分)
1.用万用表检测发光二极管的方法与步骤
①选择量程:__________;
②电阻调零:
③测量方法: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跨界在发光二极管的两引脚,若测得阻值为无穷大,
再将红、黑表笔对调后接在发光二极管的两端,若测得阻值较小,说明发光二极管是好的。测得阻值较小的那一次,红表笔接的是发光二极管的________,黑表笔接的是发光二极管的________;若两次测得的阻值都很大,则发光二极管内部开路;若两次测得的阻值都较小,则发光二极管___________。
三、预学过程(每空格5分,共80分)
任务一 认真学习助学稿,完成以下问题
1.尺寸大的LED 在极片引脚附近做有一些标记,如切角、涂色、或引脚大小不一样,一般有标志的、引脚小的、短的 一边是____________极,尺寸小的0805、0603封装的在底部有“T”字形 或 倒三角形符号“T”字一横的一边是________极; 三角形符号的“边”靠近的极性________极,“角”靠近的是_______极。
2.在led节能灯照明行业中会经常用到5050贴片LED,这种贴片发光二极管是正方形的,四个直角中有一个角带个小缺角,带小缺角的那端就是______极,另一端是_____极。
任务二 认真观看企业检测视频,完成以下问题
1.贴片发光二极管的检测方法与步骤
①选择量程:__________;
②电阻调零
③测量方法: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跨界在贴片发光二极管的两端,若测得阻值为无穷大,再将红、黑表笔对调后接在发光二极管的两端,若测得阻值较小,说明发光二极管是好的。测得阻值较小的那一次,红表笔接的是发光二极管的________,黑表笔接的是发光二极管的________;若两次测得的阻值都很大,则发光二极管内部开路;若两次测得的阻值都较小,则发光二极管___________。
2.企业为了时效和方便采用了哪种检测技巧?___________________。
3.灯带的链接方式有______联和_____联
4.灯带的检测方法为:贴片发光二极管串联时,逐个检测,不亮的即为________的;贴片发光二极管并联时,并联的几只贴片发光二极管同时检测,有一只不亮的或者几只不亮的,不亮的即为________的。
附件二 检测、判断与检修任务考核单
判别单个贴片发光二极管极性的方法与步骤
方 法 万用表测电阻法
步骤与分析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情况1 情况2
选R*10k 调零 红黑表笔分别跨接在贴片发光二极管两端 正向电阻小,指针有偏转。黑表笔接正极 反向电阻大,指针不偏转
二、判断单个贴片发光二极管好坏的方法与在步骤
方法 万用表试亮法
步骤与分析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亮 不亮
选R*10k 调零 红黑表笔分别跨接在贴片发光二极管两端 说明该贴片发光二极管是好的 说明该贴片发光二极管内部短路或者断路
三、检测LED灯中的灯带好坏的方法与步骤
方法 万用表试亮法
步骤与分析
步骤一 步骤二 串联检测方法 逐个检测,不亮的即为坏的
选R*10k 调零
并联检测方法 并联的几只同时检测,只要有一只不亮的,不亮的即为坏的
三、LED灯故障判断与检修的方法与步骤
方法 万用表判断加交流电源试亮
步骤与分析
试一试 判一判 测一测 修一修 亮一亮
观察故障现象 知道故障灯带 发现故障贴片发光二极管 更换贴片发光二极管 试着点亮LED灯
附件三 课中随堂测试(共100分)
完成任务一:贴片发光二极管的识别(共22分) 考核方式
学生完成内容 分 值 得 分 自评
辨 物 观看贴片发光二极管实物,回答以下问题:1.尺寸大的LED 在极片引脚附近做有一些标记,如切角、涂色、或引脚大小是否一样? 答:___________2.一般有标志的、引脚小的、短的一边是什么极? 答:___________ 每小题5分
识 图 自学助学稿,完成以下自测题:贴片发光二极管的英文简称是_______贴片发光二极管的电路图符号为________ 每小题6分 自评
完成任务二:判别贴片发光二极管的极性(电阻法)(共30分)
方法对比:万用表判断极性发光二极管贴片发光二极管分值得分第一步选档每空格3分第二步调零是 否是 否第三步测R正第四步测R负第五步得结论 自评
完成任务三:判断贴片发光二极管的好坏(电阻法和试亮法)(共48分)
编号选档调零R正R负试亮质量分值得分1每空格2分234 自评
附件四 技能技巧评价表(总分100分)
(企业师傅用)
项 目 评价内容 分 值 得 分
判别贴片发光二极管的极性 方法:测电阻法步骤:1.万用表选档2.调零3.测正反方向电阻要领:正向电阻小 反相电阻大 20
判断贴片发光二极管的好坏 方法:试亮法步骤:1.万用表选档2.调零3.红黑表笔分别跨接在贴片发光二极管两端要领:亮即为好不亮则为坏 20
判断LED灯带的好坏 方法:试亮法步骤:1.万用表选档2.调零3.红黑表笔分别跨接在灯带两端要领:串联时逐个检测,并联时并联的几只一起检测 20
LED灯的故障检修 步骤:1.先确定故障灯带2.确定故障贴片发光二极管3.更换贴片发光二极管4.试灯点亮,检测效果 30
整理工位 按7S管理要求 10
小 计
附件五 综合评价表
组 别 线上学习评价(30%) 课堂学习评价(30%) 企业技能技巧学习评价(40%) 总分数
分数 折算分 分数 折算分 分数 折算分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附件六 课前助学稿
贴片二极管又称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diode),另外,还有早期的真空电子二极管;它是一种具有单向传导电流的电子器件。在半导体二极管内部有一个PN结两个引线端子,这种电子器件按照外加电压的方向,具备单向电流的转导性。一般来讲,贴片晶体二极管是一个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烧结形成的p-n结界面。在其界面的两侧形成空间电荷层,构成自建电场。当外加电压等于零时,由于p-n 结两边载流子的浓度差引起扩散电流和由自建电场引起的漂移电流相等而处于电平衡状态,这也是常态下的二极管特性。
一、贴片发光二极管的特性
1.发光原理是属於冷性发光,而非藉由加热或放电发光,所以 元件寿命比钨丝灯泡长约50~100倍,约十万小时。
2.无需暖灯时间,点亮响应速度比一般电灯快(约3 ~ 400ns)。
3.电光转换效率高,耗电量小,比灯泡省约1/3 ~ 1/20的能源消耗。
4.耐震性佳、可靠度高、系统运转成本低。
5.易小型、薄型、轻量化,无形状限制,容易制成各式应用。
二、贴片发光二极管注意事项
1.清洁,不要使用不明化学液体清洗贴片LED:不明的化学液体可能会损坏贴片LED。当必要清洗时,把贴片LED沉浸在酒精里,在正常的室温下少于1 分钟并且自然干燥15 分钟,然后才开始使用。
2.防潮湿,为避免产品在运输及储存中吸湿,贴片LED的包装是用防潮的铝包装袋包装,并且包装袋里面含有干燥剂及湿度卡,干燥剂主要起到控制包装袋里的湿度,湿度卡主要是起到监控包装袋里的湿度。
3.储存包装袋密封后贮存在条件为温度<40℃。
三、贴片发光二极管优点
贴片LED是贴于线路板表面的,适合SMT加工,可回流焊,贴片式LED很好的解决了亮度、视角、平整度、可靠性、一致性等问题,相对于其他封装器件,它有着抗振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高频特性好等优点,它在更小的面积上封装了更多的LED芯片,采用更轻的PCB和反射层材料,显示反射层需要填充的环氧树脂更少,通过去除较重的碳钢材料引脚,缩小尺寸,可轻易地将产品重量减轻一半,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采用贴片式封装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一60%,重量减轻了60%一80%,最终使应用更趋完美。
直插式LED的封装采用灌封的形式。灌封的过程是先在LED成型腔内注入液态环氧树脂,然后插入压焊好的LED支架,放入烘箱中让环氧树脂固化后,将LED从模腔中脱离出即成型。由于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低,有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四、贴片发光二极管正负极判断方法
1.看标识
尺寸大的LED 在极片引脚附近做有一些标记,如切角、涂色、或引脚大小不一样,一般有标志的、引脚小的、短的 一边是阴极(即负极),尺寸小的0805、0603封装的在底部有“T”字形 或 倒三角形符号“T”字一横的一边是正极; 三角形符号的“边”靠近的极性正,“角”靠近的是负极。
2.用万用表测量
通过万用表检测贴片发光二极管正负极时,一定要使用“R*10k”的档位来检测。检测时将两表笔与发光二极管的两条引线相连接。倘若表针偏转过半,同时发光二极管中有一发亮光点,表示贴片发光二极管是正向接入的。这时呢与黑表笔接的是正极,与红表笔相连接的是负极。再将两表笔对换与发光二极管相连接,(反向接入式),表针则不动。不管是正向接入还是反向接入,表针不动或是偏转过到头,说明贴片发光二极管是损坏的呢。
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讲根本不会如何使用万用表,这时呢其实有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功率大点的发光二极管都是分为正负极的。每一极都代表一端,其中一端有个多出来的引脚,细心观察会发现,这个引脚上有小孔。带小孔的一端则为正极,另一端则为负极呢。
3.观察管内电极
观察管子内部的电极,较小的是正极,大的类似于碗状的则是负极。
4.看缺角处
在led节能灯照明行业中会经常用到5050贴片LED,这种贴片发光二极管是正方形的,四个直角中有一个角带个小缺角,带小缺角的那端就是负极,另一端是正极。
5.看引脚
发光二极管的引脚一般正极比较长,负极的引脚比较短。
《LED灯的检修》
教学设计
《LED灯的检修》
教学设计
2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