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流水灯电路的排故》说课稿立足互联网+时代,搭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平台,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直是我不懈的追求!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上(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流水灯电路的排故》。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来阐述本课的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高教社出版的《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项目十一流水灯的安装与调试的排故部分。排故对我们学生来说一直是个难点,因此掌握排故的流程及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该电路的排故既是对电路工作过程的巩固,也为学生掌握电子线路故障排除打下基础。2、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以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岗位为主的高三学生。他们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我们的学生乐于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喜欢在网络和视频中获取知识。这是他们现有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设定了如下三维目标。结合教学目标,确定本次教学的重点是排故的基本流程与方法,难点是排故流程的确定。本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应用移动终端、微信、雨课堂,借助微课、微视频、FLASH动画、Proteus仿真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辅以学练结合、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通过这些教法、学法的配合,实现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引领学生如何“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成功的前提,我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和课后拓展来展开,共1课时。课前准备我做了以下4件事:1、准备学生易错的4种故障电路板,前三种板为单一故障,第四种板是综合性故障;2、我将学习重难点转化为学习问题编写导学案,并将相关资料上传至雨课堂;3、让学生用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雨课堂班级,并完成导学案;4、通过雨课堂反馈学生的导学案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奠定基础。接下来进入课堂环节,首先让学生扫描二维码进入雨课堂。接着教师用视频展示生活中的流水灯应用场景,并提问:如果这么漂亮的流水灯坏了怎么办?从而引出本课的学习任务——排故。紧接着,我利用微视频,让学生观察电路现象,明确任务,激发学生排故欲望,同时将视频发布雨课堂,方便学生随时查看。在环节二任务实施过程中,我细分四个任务来展开,这是每个任务的时间安排。首先是任务一自主排故。教师简单介绍电路组成并随机下发单一故障电路板及排故工作任务单。学生根据任务单尝试自主排故。整个过程采用倒计时方式,给学生时间观念和竞争意识,同时尝试完成排故流程图及故障诊断表。教师根据学生雨课堂反馈及巡查情况及时将排故视频发布至雨课堂,让有需要的学生参考,以完成排故任务。同时对排故较弱的同学给予针对性指导,充分运用微视频等资源重复学习,学会排故流程。然后进入任务二按类分组,讨论交流。学生根据故障现象与自己故障类似的同学重新组建成小组,分别讨论出本组的排故流程及方法,并完善工作任务单,通过重组的方式可以帮助排故困难的学生熟悉排故流程。随后进入任务三代表展示,每个小组委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排故流程,将相应的流程张贴在黑板上,并简述故障现象及故障诊断等方法。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排故流程的印象,而且也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任务四总结排故。教师肯定学生的同时提供正确的排故流程及方法,巩固对电路工作过程的理解。(排故流程五步法:观、测、判、查、修。观:观察故障板外观有无元器件漏焊、芯片未插等情况。测:通电前对电源输入端进行短路测试。判:通电后判断电路现象是否正常。查:根据故障现象,查看电路元件参数、极性和电路连线等。利用万用表等测试是否存在虚焊、短路、断路等状态,借助仪器仪表测试关键点电位及输入波形,判断故障点位置,找出故障点。修:对故障点进行修复)。并将这制作成微课,方便学生反复学习。为了突破难点,我借助Flash动画加深对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用Proteus仿真明确各点电位值及关键点波形,并将这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在排故测试过程中反复学习,处处比对,更好更快地查找出故障点。同时此微视频的引入也将学习重点直观化,难点简单化。环节三多元评价,及时反馈。由于每位同学的故障点都是单一的,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整个排故流程,测试他们的掌握程度,教师精心设计一些课堂练习让学生在雨课堂中完成。通过雨课堂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及时地分析,对学生的答题速度等准确性给出数据统计。针对学生做错的题进行讲解,实时反映出学生的接收能力情况,大大提高了学习课堂效率。同时利用雨课堂将本课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学生,达到评价目的。学习只有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会有新的认识和提高。因此我在课后拓展环节,引导学生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加强排故流程,让学生对流水灯电路综合性故障板进行排故。既巩固了所学内容,又拓展了知识面,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更好地与企业接轨,我校始终将7S管理渗透整个教学。根据教学需要,我设计了如下板书。最后谈谈我对本堂课的教学反思1.在教学模式上,我倡导与建构主义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引导者,使学生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2.在教学理念上,始终以生为本。在学习排故过程中,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3.在教学手段上,利用雨课堂、微课、Flash等多种信息化手段,理实一体,实现“做,学,教”的一体化。同时雨课堂的应用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让枯燥的课堂,变得学生爱学、爱探究的学堂。以上就是我的整个教学设计,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