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网络操作系统应用》《web架设与应用-中国梦我的梦》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网络操作系统应用》《web架设与应用-中国梦我的梦》说课稿

资源简介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首先非常荣幸能有这次难能可贵的机会站在这里与各位同行交流。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web架设与应用—中国梦·我的梦祝福墙》,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资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课基于高等教育出版的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的《网络操作系统应用》所选内容为项目4模块3中的内容。 本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强调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 根据教材,本模块要求学生在虚拟机win 2003系统下完成iis架设和web站点架设,并合理运用虚拟目录。教材将本模块分成2个任务,安装web服务器和创建与配置web站点,其中web站点包括虚拟目录架设。尽管每一个任务都具有连贯性和可操作性,但是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现实运用的情况并不紧密,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将原教材的模块重新设计,以“中国梦·我的梦”作为本课的教学主线,以梦想实现过程“寻梦、筑梦、追梦、寄梦、圆梦”5个点为依托,将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融入其中,将教学任务分为3个课时,即安装web服务器iis、web搭建与应用、虚拟目录设置,本次课为其中第二课时—web的搭建与应用,在教学中以“操作”为主轴,“动脑”为主线,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递进。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班级是计算机走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走班教学对计算机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初步了解和掌握web服务器iis的安装与架设; 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分析归纳能力有待提高;作为授课教师就必须合理设计课堂任务,针对性地完成课堂教学; 鉴于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web服务器安装、创建与配置; 熟练应用web服务器搭建; 过程与方法:学生体验自主探究,掌握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探究学习的乐趣; 营造互帮互主的氛围,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 根据大纲要求及专业特点,我将WEB服务祝福墙搭建及应用相关操作作为重点,而将WEB服务过程中较难实现的默认文档及权限设置作为难点。
二、说教学资源
本堂课所用的教学课件采用prezi制作,该软件是一种主要通过缩放动作和快捷动作使想法更加生动有趣的演示文稿软件,其中文档内容可以根据演示需求左右平移、放大局部细节或缩小以显示演示文档全貌。而所有的这些操作都无缝完成,不会给学生带来唐突感。 同时为了更有效的保证课堂教学,提供架设完成的“学习平台”网站,更让同学们意识到本堂课的重要性。学习平台分寻梦、筑梦、追梦、寄梦、圆梦五个环节: “寻梦”为教师演示梦想祝福墙效果,学生可通过该页面点击学生将要架构完成的web; “筑梦”为学生完成任务阶段提供了相应的教学视频和说明; “追梦”为解决学习难点提供了两个环节,一是为遇到困难的同学提供“技能宝典”,另一为学习完成的同学提供“浇灌梦想”活动,更好的巩固已学知识,让梦想种子开花; “寄梦”为同学架设好的web经过同学相互访问之后所产生的排行,并进行点评讲解; “圆梦”提供给同学在“知识大擂台”页面上进行发言,总结已学内容作为小结,并提供相应的作业素材包。
三、说教法学法
本次课内容操作性强,在整个课程中我采用了项目教学法为主导,以下5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进行授课。 情境创设: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梦想”氛围教学情境,视频导入,寻找梦想,提出疑问,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线索辅以任务驱动:以梦想实现过程(寻梦、筑梦、追梦、寄梦、圆梦)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向导,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教学任务; 头脑风暴:每个环节设疑,让学生在“做”中找寻答案,更有目的地学习,有效完成课堂任务;如“寻梦”环节:我的中国梦是什么?“筑梦”环节:iis如何架设?web站点如何架设? 分层、分组教学:重难点突破时用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完成情况辅以任务,减少教学差距;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完成任务,体现团队协作,更好地带动相互之间的学习; 理论结合实践:用信息化发帖更好地结合了本堂课的上课内容,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给学生一个最好的应用实例;
四、说教学过程
本次课在安装有win 2003系统虚拟机的机房进行,上课前将学生分成3组,平衡搭配,任命组长。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部分:“寻梦—情境导入”、“筑梦—任务驱动”、“追梦—突破重难点” 、“寄梦—梦想热排行”、 “任务驱动圆梦—信息化发言”。
创设情境导入(寻梦): 首先在寻梦环节我给同学们播放了由他们上交的梦想制作而成的视频,调动他们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引出本课主题《web架设与应用—中国梦·我的梦祝福墙》。同时打开“学习平台网站”,点击“我”的栏目,是同学们满满的梦想,更是引得学生跃跃欲试。让学生体验操作,写下对梦想的祝福。 任务驱动(筑梦): 紧接着进入筑梦环节,我们将分二个任务逐个实现。首先通过任务一,iis架设让同学们巩固复习已学知识,从而起到回顾旧知识,引出新内容的效果。 任务二web站点架设是本堂课的重点,先由教师给同学们演示一次架设过程,然后通过“翻转课堂”思想,让学生借助“学习平台”自主探究,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感受“做中学”的乐趣,在探究的过程中,小组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协作,让学生感受团队的力量。 快乐学习(筑梦): 通过以上任务的实施,同学之间的操作出现了分化,一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已经架设完成了祝福墙,而部分同学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也就是本堂课的难点。为解决为该课堂难点,进入“筑梦”环节,教师提出完成的同学可以在“学习平台”中“筑梦”栏目下浇灌属于自己的梦想树苗,每答对一题即让树苗长大一点,直至开花。而遇到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技能宝典”,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继而解决,还有问题可以求助老师,然后再参与到浇灌梦想的环节中。通过该环节既体现了分层教学思想,更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同时伴随着梦想种子开花,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积极乐观向上的梦想。至此,同学们的祝福墙基本架设完毕。 热梦想排行榜(寄梦): 学生是需要认可的,需要鼓励与支持,所以他们的劳动成果需要得到其他人的肯定,“寄梦”环节是同学们的展示环节,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平台下,对应同学的名字链接进行访问发帖,对该同学的梦想进行祝福,而在学习平台“寄梦”下产生了 “热梦想”排行榜。在同学们一段时间的发帖后,教师根据“热排行”上榜情况进行点评,该环节是同学学习成果的展示,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并蕴含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过程,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及更好地借鉴他人经验,更好地学习成长。自此,本堂课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同学们也达到了相应的课堂目标。 信息化总结(圆梦): 梦想经过努力后理所应当进入了“圆梦”环节,本次课的小结较以往而言有所不同,采用本堂课内容的发帖方式进行,首先分组讨论本堂课所学内容,将讨论心得发表在“学习平台”的“知识大擂台”下。随后,教师根据发帖情况进行总结,并布置了相关的课堂作业。该环节直接将理论付诸于实践,让学生感受另一种发言方式,并且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公平的发言机会,同时也练习打字及发帖能力,为本堂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五、说教学反思
以贴合当下流行主题“中国梦·我的梦”为切入点,以“梦的实现”过程为教学线索来设计教学项目和课堂内容,用“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来辅助教学,多角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创设、分组、分层等多教学手段更是有效地保证了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网络手段,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硬件或软件上的不如意,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根据实情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节奏,做到随机应变。 反思这堂课,教育不仅仅是教授课堂内容的过程,更多的是激发正能量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更好地规划未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