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可视化编程应用基础——Visual Basic》任务2.5制作电子储物柜(一)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可视化编程应用基础——Visual Basic》任务2.5制作电子储物柜(一)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程名称 制作电子储物柜(一) 课时数 2
参考教材 《可视化编程应用基础——Visual Basic》(陈建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数组的作用、应用场合及定义理解rnd函数的作用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 掌握数组在编程中的应用掌握利用inputbox函数来接收数据的方法掌握利用rnd函数随机产生数据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编程兴趣通过操作演示视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数组的定义及运用利用随机函数的生成随机数Inputbox函数的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 数组的作用、定义及熟练运用
课前准备 教学PPT、助学视频、任务单
教学过程(90分钟)
环节(用时) 内容 活动 技术手段
教师 学生
新课导入(4') 播放电子储物柜演示视频(2.6节探究与合作环节中的改进型储物柜)、模仿储物柜的存取过程 播放、说明 观看视频 导入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视频,了解储物柜的工作流程,激发学生学习编写电子储物柜程序兴趣。
任务引入(4') 演示简易型储物柜的功能(2.5节),明确本节课任务(存物功能),引入本课。 演示 观看 Exe程序
【设计意图】从简易型电子储物柜入手,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任务分析(6') 分析储物柜存物功能需要涉及到的知识点:一维数组、Inputbox函数、rnd随机函数说明:各知识点讲解融入后续各任务实施中。 分析说明 听课 Exe程序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点分解,引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及任务实施。
任务1界面设计(3') 任务说明:设计储物柜操作界面,本堂课完成存物操作(存物按钮) 巡视 自主完成 Vb程序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设计窗体界面,准备后续任务
任务2数组定义及赋值(20') 任务说明:(1)在代码窗体的通用段中,定义三个数组gzzt、gznr、gzmm来表示柜子状态、柜子物品、柜子密码。(说明:在通用段中定义数组便于在各子过程中能被调用)(2)利用循环语句初始化三个数组元素(说明:利用for循环遍历各数组元素,并进行赋值,其中密码gzmm初始值为-1(表示无效密码))知识讲解(1)讲解数组的作用、应用场合、定义方法(说明:定义数组的方法dim s(1 to 56)用于定于下标为1~56,名为s的数组) 讲解、演示 听课、实践 Vb程序、助学视频
【设计意图】讲解数组的作用及应用场合,使学生先对数组有感性认识,然后进行程序设计实现,通过循环语句给数组赋值,更进一步理解数组的结构和运用。
任务3储物柜存物操作(36') 任务说明:1、判断是否有空的可用柜子;2、如果没有,跳出“没有空柜”消息框;3、如果有空柜子,随机生成一个1~1000之间的数字作为柜子密码,并以消息框形式提醒须记住;4、产生密码后,弹出文本框用于输入存入物品名称,完成存物操作。知识讲解(1)rnd随机函数的作用及应用(2)inputbox函数的作用及应用说明:1、利用int((n-m+1)*rnd)+m产生区间[m,n]之间的随机整数,那么柜子密码随机生成:Int(Rnd * 1000) + 1(int表示取整数)2、inputbox文本框输入的数据须赋给变量,即通过文本框输入的物品名称赋给gznr。 gznr(i) = InputBox("请输入寄存物品的名称", "寄存物品") 讲解、分析、演示 听课、实践 Vb程序、PPT、助学视频
【设计意图】讲解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实现理实一体化,同时便于理解程序逻辑,顺利实施任务。
作业收交小结(5') 1、总结2、布置作业(1)、根据课前演示的储物过程,以及本课学习的存物过程,了解取物的过程,并尝试自主编程实现。 (2)、存放物品后,尝试查看柜子当前的状态、存放物品以及密码。 小结、作业上交情况查看并收《任务单》 上交作业《任务单》 教学软件
课后小结(2') 回顾总结数组、inputbox函数、rnd函数的作用及应用,并对任务实施过程进行点评和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