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可视化编程应用基础——Visual Basic》任务2.5制作电子储物柜(二)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可视化编程应用基础——Visual Basic》任务2.5制作电子储物柜(二)教案

资源简介

课程名称 制作电子储物柜(二) 课时数 2
参考教材 《可视化编程应用基础——Visual Basic》(陈建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数组的作用和应用理解过程封装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掌握取物的流程及编程实现进一步学习inputbox函数用法掌握利用Print语句的作用及用法
情感与价值观 结合查看柜子状态提高学生编程兴趣通过操作演示视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掌握Print语句的运用Inputbox函数的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 Print语句的两种输出格式
课前准备 教学PPT、助学视频、任务单
教学过程(80分钟)
环节(用时) 内容 活动 技术手段
教师 学生
新课导入(4') 再次播放电子储物柜演示视频(2.6节探究与合作环节中的改进型储物柜),模仿储物柜的存取过程 播放、说明 观看视频 导入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视频,回顾储物柜的工作流程。
任务引入(4') 演示简易型储物柜的功能(2.5节),明确本节课任务(取物及显示柜子状态功能),引入本课。 演示 观看 Exe程序
【设计意图】结合上次课完成内容,明确本次教学任务。
任务分析(6') 分析取物功能需要涉及到的知识点:一维数组、Inputbox函数说明:知识点已在上次任务中讲解,本次进行复习巩固。 分析说明 听课 Exe程序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点分解,复习回顾上节课知识点。
任务1界面设计(3') 任务说明:在上节课任务界面的基础上,完成取物操作界面(取物按钮、查看柜子状态按钮) 巡视 自主完成 Vb程序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设计窗体界面,准备后续任务
任务2取物过程实现(23') 取物流程图:任务说明:(1)利用InputBox函数接收用户输入的柜子密码(2)利用循环语句遍历密码数组进行匹配(3)匹配成功,跳出物品名称对话框,并初始化柜子状态和密码(4)匹配不成功,返回输入框重新输入。任务分析:(1)inputbox函数的用法(2)遍历柜子密码:For i=1 to 16 If gzmm(i)=mm then exit forNext(3)判断是否匹配成功If i<=16 then 表示匹配成功Else 匹配不成功End if 讲解、演示 听课、实践 Vb程序、助学视频
【设计意图】将实际操作过程逻辑化,进一步代码化,培养学生编程能力。
任务3查看柜子状态(15') 任务说明:1、循环遍历,以紧凑型和标准两种格式打印出所有柜子当前状态、密码和存储物品名称知识讲解(1)for循环遍历所有柜子(2)print语句打印柜子状态说明:1、print语句是经典的输出语句,其输出包括标准打印格式和紧凑打印格式两种。其中标准打印格式采用逗号“,”分隔要打印的值,紧凑打印格式用分号“;”分隔要打印的值。 讲解、分析、演示 听课、实践 Vb程序、PPT、助学视频
【设计意图】讲解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实现理实一体化。
任务4过程封装(15') 任务说明:将查看柜子状态的代码封装成一个过程ckgzzt(),在存物和取物的是过程中调用,实现每一次存物和取物后显示柜子状态。任务分析:1、定义包含被封装代码的过程Private sub ckgzzt(){被封代码}2、调用过程Call ckgzzt() 讲解、分析、演示 听课、实践 Vb程序、PPT、助学视频
【设计意图】封装多次调用的代码,便于代码简洁化。
任务5作业布置(7') 1、总结2、布置作业本任务实施过程中,存在随机产生相同密码的风险,如何避免这一风险,请思考并编码实现。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利用int(rnd*1000)+1+i*1000产生柜子密码,这样第1个柜子密码为1XXX,第2个柜子密码为2XXX……,第16个柜子密码为16XXX;(2)取物时要求用户同时输入柜子号和密码;(3)产生密码时判断是否重复。(该方法供有兴趣的同学自行探究学习)。 小结、作业上交情况查看并收《任务单》 上交作业《任务单》 教学软件
课后小结(3') 回顾总结数组、print函数、过程封装作用及应用,并对任务实施过程进行点评和总结。
成功
错误,重新输入密码
输入柜子密码
循环匹配密码
取物、初始化柜子状态和 密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