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特异性免疫(第一课时)(35张)-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特异性免疫(第一课时)(35张)-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第一课时)
本节聚焦: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分别是怎样的?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如何协调配合来调节机体稳态的?
如何从系统的视角、信息的视角认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相互关系?
第4章 免疫调节
2020年新冠肺炎大爆发
接触新冠病毒后,有人患重病,甚至因此失去生命;也有人患轻症,能够自愈;还有人仅是无症状感染者,甚至并未被病毒感染。不同人患病程度出现巨大差异这是什么原因呢?人体是如何对抗新冠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的呢
吞噬细胞
杀菌物质
皮肤
黏膜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问题1:当新冠病毒侵染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如何“作战”呢?
新冠病毒
第一道防线
突破
第二道防线
突破
问题2:免疫系统是如何识别己方和敌方的,为什么吞噬细胞追杀病原体却不会追杀红细胞?
人体细胞
免疫细胞表面的 。
免疫细胞
病毒或细菌
受体
识别
识别
2.识别工具:
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作为身份标志的一组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原(MHC)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也带有自身的身份标签——抗原决定簇
识别“己方”
识别“敌方”
身份标签
身份标签
1.识别原理:
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P71第3段)
受体
思考:免疫细胞靠受体识别“己方”和“敌方”,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免疫细胞的受体蛋白
细菌病毒的病原体
特异性识别
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判断:
(1)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及病毒和细菌等病原体都有分子标签( )
(2)病毒、细菌及人体细胞的分子标签是不同的( )
(3)感染人体的新冠病毒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 )
(4)人体白细胞不能识别自身细胞的分子标签( )



×
吞噬细胞
杀菌物质
皮肤
黏膜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新冠病毒
第一道防线
突破
第二道防线
突破
问题3:收集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中含有的抗体,可以有效中和新冠病毒,用来治疗重症患者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康复者血浆中的抗体是如何产生的呢?
细胞免疫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众多的淋巴细胞
概 念
作用对象
参与细胞
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抗体,由于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细胞外的病原体
B淋巴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T细胞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二、体液免疫
二、体液免疫
1.激活B细胞的第一个信号?
2.抗原呈递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
3.接受抗原后的辅助性T细胞会有何变化及意义?
4.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细胞因子的作用?
5.B细胞活化后大部分分化为什么细胞?小部分呢?
6.抗体由什么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抗体是否可直接导致抗原死亡?病原体怎样被最终消灭的?
7.记忆B细胞何时起作用?有什么功能?
任务1:阅读P72图4-6及P73第1段,回答下列问题
病原体(如新冠病毒)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二、体液免疫
任务2:【模型构建】请结合P72-73页,用所给的词和箭头绘制体液免疫完整过程图
病原体
摄取
抗原
呈递
细胞
处理、呈递
辅助性
T细胞
结合
B细胞
分裂分化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分泌
抗体的作用: 。
直接接触
(第二信号)
分泌
细胞因子
促进
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二次免疫)
分裂分化
(大部分)
(小部分)
(第一信号)
阻止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病原体
摄取
抗原
呈递
细胞
处理、呈递
辅助性
T细胞
结合
B细胞
增殖分化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分泌
抗体的作用: 。
直接接触
(第二信号)
分泌
细胞因子
促进
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二次免疫)
增殖分化
(大部分)
(小部分)
(第一信号)
阻止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二、体液免疫
任务2:【模型构建】请结合P72-73页,用所给的词和箭头绘制体液免疫完整过程图
二、体液免疫
1.激活B细胞的第一个信号?
2.抗原呈递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
3.接受抗原后的辅助性T细胞会有何变化及意义?
4.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细胞因子的作用?
5.B细胞活化后大部分分化为什么细胞?小部分呢?
6.抗体由什么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抗体是否可直接导致抗原死亡?病原体怎样被最终消灭的?
7.记忆B细胞何时起作用?有什么功能?
根据下列问题提示阐述体液免疫的过程(2人一组)
病原体(如新冠病毒)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1.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中,哪些能识别抗原?哪个细胞一直没有接触过抗原?
2.上述能识别抗原的细胞中,哪些有特异性?哪些没有?
3.B细胞活化的条件?
4.在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中哪些细胞器比较发达?浆细胞还能具有分裂、分化能力吗?
5.浆细胞的来源?
6.在体液免疫中,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
7.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
8.记忆B细胞的作用?记忆B细胞能产生抗体吗?
9.抗体起什么作用?抗体是否可直接导致抗原死亡?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病原体是怎样被最终消灭的?
二、体液免疫
任务3: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中,哪些能识别抗原?哪个细胞一直没有接触过抗原?
2.上述能识别抗原的细胞中,哪些有特异性?哪些没有?
3.B细胞活化的条件?
二、体液免疫
能识别: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
不能识别: 浆细胞
有特异性: 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
无特异性: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
信号①: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
信号②: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两个信号
一促进
【总结】浆细胞
“两来源”
“两无能”
“一生产”
4.在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中哪些细胞器比较发达?浆细胞还能具有分裂、分化能力吗?
5.浆细胞的来源?
二、体液免疫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分化;
B细胞和记忆B细胞
源于B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分裂分化
无识别能力;无分裂能力
产生特异性的抗体
6.在体液免疫中,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
7.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
8.记忆B细胞有什么作用?记忆B细胞能产生抗体吗?
9.抗体起什么作用?抗体是否可直接导致抗原死亡?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病原体是怎样被最终消灭的?
二、体液免疫
激活B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
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使病原体进一步形成沉淀等
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摄取、加工处理病毒,暴露其特有的抗原并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
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总结
1.无识别能力的细胞: ;无特异性识别能力的细胞 。
2.B细胞活化的条件:
信号①: ;
信号②: 。
3.浆细胞:①“两来源”: ;
②“两无能”:无 能力、无 能力;
③“一生产”:产生 。
4.抗原呈递细胞功能: 。
5.辅助性T细胞功能: 。
6.记忆B细胞功能: 。
7.抗体的作用: 。
体液免疫
浆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
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B细胞和记忆B细胞
识别
分裂
特异性抗体
激活B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
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使病原体进一步形成沉淀等
“两信号一促进”
摄取、加工处理病原体,暴露出抗原并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
【材料分析】
材料一:专家称新型冠状病毒治愈者至少6个月内再次感染亥病毒的可能性比较低。
材料二: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都是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为80%。
分析:为何治愈者再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概率较低 得过SARS还会得新冠肺炎吗
二次免疫
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快速作出的免疫应答。
三、二次免疫
概念:
思考1:图中哪条曲线代表抗体浓度变化?哪条曲线代表患病程度变化?
思考2:根据右图,总结二次免疫的特点。
更快速、更强烈,产生的抗体更多。
____为抗体浓度变化;
____为患病程度变化;
b
a
思考3:为什么二次免疫更快、更强?
①记忆细胞直接增殖、分化。②产生的抗体更多。
(教材P75拓展应用第1题)在某哺乳动物体内注射m抗原和n抗原后,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思考如下问题:
(1)在第28天注射m抗原和n抗原之后,机体针对它们产生的抗m抗体和抗n抗体的浓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三、二次免疫
此次注射m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 、
而对n抗原的免疫反应则属于 。
二次免疫
初次免疫
二次免疫的特点: 。
更快速、更强烈,产生的抗体更多
(教材P75拓展应用第1题)在某哺乳动物体内注射m抗原和n抗原后,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思考如下问题:
(2)如果在第56天时再同时注射m抗原和n抗原,请你预测抗m抗体和抗n抗体的产生情况,并再曲线图上画出来。
三、二次免疫
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
结合所学免疫学知识解释:为什么新冠肺炎出现了全球性的大流行?如何预防新冠肺炎?
未接触过新冠病毒,缺乏对
其免疫力,易被感染和传播。
新冠肺炎的预防
(1)病毒、细菌及人体细胞的分子标签是不同的(  )
(2)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  )
(3)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  )
(4)浆细胞会在抗原的刺激作用下产生抗体(  )
(5)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
(6)B细胞只要接受了相应抗原的直接刺激就会分泌特异性抗体(  )


×
×
判断正误(P65)
×
×
1.(2022·渝中高二期末)人体免疫系统是覆盖全身的防卫网络。如图是人体初次接触某病原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④表示细胞,甲和乙表示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①是抗原呈递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
B.细胞②和细胞③发育、成熟的场所均相同
C.细胞④是浆细胞,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D.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体内会产生物质甲和乙

典题应用(P66)
抗体
浆细胞
B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
因子
抗原呈递细胞
2.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的作用,取若干只实验小鼠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检测小鼠体内抗体数量
来确定是否有免疫应答
B.再次注射抗原后,A组小鼠体内
有大量抗体,B组小鼠没有抗体
C.再次注射抗原后,A组小鼠体内
抗原甲的抗体比B组高
D.如果实验小鼠之前都接触过抗原甲,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影响

小鼠分组 A组 B组
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甲
隔一段时间 再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典题应用
【练1】(1)识图并写出下列各细胞的名称
浆细胞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记忆B细胞
初次免疫
浆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细胞因子
记忆B细胞
抗体
【练1】(2)识图并写出下列各细胞的名称
初次免疫
1.写出细胞①~⑤的名称
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2.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细胞⑤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细胞和记忆B细胞
【练1】(3)识图并写出下列各细胞的名称
【练2】(练透P140)5.如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①是抗原呈递细胞
B.细胞②是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
C.细胞③是记忆B细胞,再次接触该抗原时可迅速增殖分化
D.细胞④寿命比较长,细胞⑤产生的物质为蛋白质

浆细胞
B细胞
记忆B细胞
抗体
辅助性T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二次免疫
【练3】(练透P141)14.病毒侵入机体时,机体会启动免疫反应对抗病毒。如图是免疫系统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简图,其中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数字表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抗体
浆细胞
B细胞
记忆B细胞
辅助性T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初次免疫
【练4】(练透P142)15.如图1所示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抗体
浆细胞
B细胞
记忆B细胞
辅助性T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二次免疫
如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D.此图中抗原呈递细胞参与的是非特异性免疫
【练2】
A
【练3】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是细胞②、细胞③、细胞④和细胞⑤
B.过程Ⅱ、Ⅲ都需要细胞膜糖蛋白的参与,过程Ⅶ主要发生在靶细胞内
C.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人体消灭该抗原主要依靠细胞⑤的增殖分化
D.细胞②产生的细胞因子能促进细胞③的增殖分化
APC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D
【练4】人体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是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以下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请回答
(1)该图示意了特异性免疫的________过程,细胞A分泌的物质Ⅰ是________。
(2)细胞B可由__________________ (填细胞名称)增殖分化形成,在细胞B中对物质Ⅱ加工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
(3)免疫细胞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体液免疫
细胞因子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
防御、自稳和监视
【练5】根据体液免疫流程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抗原呈递细胞包括 ,它们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是 。
(2)浆细胞 (填“能”或“不能”)识别抗原。
(3)抗体是由 细胞产生的,其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目的是 。
(4)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浆细胞可由 分化而来;此时记忆B细胞
(填“能”或“不能”)产生抗体。
(5)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刺激 :第一个信号:         。
第二个信号:                    。此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
摄取、处理、呈递抗原
不能

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记忆细胞
不能
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
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活动:角色扮演,模拟体液免疫的过程
1.新冠病毒
2.皮肤和黏膜
3.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
4.抗原呈递细胞
5.辅助性T细胞
6.B细胞
7.浆细胞
8.记忆B细胞
9.抗体
10.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