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根对水分的吸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了解根的结构、特点及作用科学探究:运用对比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究根的吸水作用科学态度:培养通过现象观察归纳事物本质的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根的结构及作用难点:运用对比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究根的吸水作用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回顾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空气、水分、阳光、土壤……)回顾一颗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具有的6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思考:水分是通过那个器官进入植物体内?引出课题:根对水分的吸收新知探索思考:1.不同植物的根都长一样吗?2.根是怎样吸收水分的?我们可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3.根除了吸收水分还有其他作用吗?讲解:根的形态及特点根主要有主根(粗壮发达)、侧根(短而细),不定根(茎或叶长出的根)三种,不同植物的根系不同,像大葱的根粗细和长度都差不多,像胡须一样。这样的根属于须根系。像大豆的根中间有一条明显的主根,周围有许多细根。这样的根属于直根系。活动一:认识根的吸水作用根是怎样吸收水分的?我们可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请仔细阅读书本P4页的资料,小组讨论想出验证方案,并汇报。学生讨论验证根吸水实验设计方案。验证:根能吸收水分吗?准备材料:两组幼苗、清水、塑料瓶、橡皮泥、记号笔。实验步骤:1.准备两株长势相同的同种植物,一株有根,一株去根。2.分别放入两个大小一样,水量相同的塑料瓶中,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3.用记号笔在塑料瓶中原始水位处做好标记。实验注意事项:1.为什么要用橡皮泥进行密封?(防止瓶中的水被蒸发,影响实验结果)2.为什么要用记号笔做标记(用记号笔做标记,方便观察水位的变化)几天后观察有根植物 无根植物生长旺盛 塑料瓶中的水位下降 叶子萎缩,茎变软 塑料瓶中的水位无明显变化引导: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观察记录,并填写表格结论:根可以吸收水分,供植物生长活动2:根系的分布与水的关系讲述:在小溪、池塘边的树木常常生长茂盛,靠近水源一侧放入树根往往会特别发达,植物根系的分布情况是否与水在土壤中的分布有关?结合活动手册,尝试通过种子萌发实验来研究根系的分布与水的关系。实验步骤:1.取几粒绿豆或番茄等植物种子,用少量的清水浸泡,当种皮破裂即将长出根的时候,取出备用;2.在碟子中间放一团湿棉花或湿纸巾;3.将已经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放在湿棉花四周;4.每天定时补水,保持棉花团湿润。几天后,观察种子萌发过程中根的生长和分布情况三、拓展实践实践——根在土壤中的分布1.取一个四周的三面为木板、一面为玻璃的观察箱,填满培养土;2.在观察箱左侧靠近玻璃面板的一侧植入一株植物幼苗,用黑色卡纸遮挡玻璃面板;3.每天定时往观察箱的右侧土壤补充适量水分;4.一段时间后,移开黑色卡片。通过过玻璃面板观察植物根系的分布情况。拓展:植物的根还有什么作用?(根系深入土壤,并向四周延伸,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思考:根只“喝”水够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