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粤教版)第7课植物能够利用阳光(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科学上册(粤教版)第7课植物能够利用阳光(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7.植物能够利用阳光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金鱼藻释放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并占据空间2.叶子在光照下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科学探究:1.通过制取金鱼藻排出的气体,验证是氧气2.通过示意图,了解叶子制造有机物和释放氧气的过程
科学态度:爱护植物,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叶子在光照下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难点:通过制取金鱼藻排出的气体,验证是氧气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出示图片)提问:为什么养鱼时要在鱼缸里放一些水草?
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回答。
新知探索
活动一:金鱼藻会产生氧气吗
讲述:金鱼藻是一种常见的水草在阳光的照射下,金鱼藻会不断地释放出许多小气泡,这些小气泡里面是氧气吗?结合课本P15-16页的资料小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金鱼藻产生氧气。
实验:金鱼藻会产生氧气吗
准备材料:烧杯、大号漏斗、试管、金鱼藻、小木条、火柴
实验步骤:
1.取几株金鱼藻放在烧杯底部,用干净的漏斗将金鱼藻罩住。
2.将试管装满水,倒放入水中并套在漏斗的开口上。
3.当收集到的气体占试管体积一半的时候,将试管轻轻提起,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然后将试管向上取出。
4.将带火星的小木棍迅速放在试管口
5.观察现象并记录。
思考:
1.为什么试管里面要装满水?
因为水和空气都占据空间,当金鱼藻产生气体时,试管里的水会被气体“挤出”试管。所以是利用排水的体积等于产生气体的体积来收集气体
2.小木条放在试管口,我们看见什么现象?
小木条重新复燃,说明这种气体支持燃烧。这种气体是氧气。
解释:金鱼藻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植物,水中溶解了一部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阳光照射下,叶片利用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叶片周围可以冒出肉眼能看到的气泡 .
得出结论:金鱼藻在阳光的照射产生的气泡是氧气
视频介绍:植物的光合作用。
活动2:绿叶里的“加工厂”
讨论:植物如何利用阳光、空气和水分植满足生长的需求?
(出示书本的示意图)观察叶片对阳光的利用过程示意图,说说叶片是如何将水分和二氧化碳制造成营养物质,并释放氧气的。
叶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养料+氧气
植物的叶片是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这座加工厂的能量来源。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茎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吸收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营养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思考:绿色植物不断地释放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会不会越来越多?
回答:几乎所有生物的呼吸都需要氧气,并排放出二氧化碳,叶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实现循环。
讨论:如果没有植物,自然界会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人类过度砍伐森林,将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呢?
减少物种的多样性 2.会加剧温室效应 3.减少生态系统多样性 4.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 。
三、探究实践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搜集身边事例,说说植物的重要性。
2.有条件可以测量一下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