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物理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 48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B 15.D 16.C 17.D 18.A 19.BC 20.CD 21.BC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2分)
22.(7分)(1)CD (2) 2.00 (1分) (3) 1.48 9.63
23.(8分)①. C ②. 物块的质量远大于沙和桶的质量 ③. ④.
24.(12分)
【解析】(1)以小球作为研究对象,小球在三力作用下平衡,任意两力的合力与第三力等大反向,其受力及合成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及三角函数知识可得:
水平力
弹簧弹力
由胡克定律得
所以弹簧的长度为
(2)对小球和圆柱体整体研究,其受力如图(2)所示。
整体在竖直方向静止,有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圆柱体对杆的压力
水平方向系统静止,有
静摩擦力必须满足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25.(20分)
【解析】(1)对P、Q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
(2分)
(2分)

解得:=2N (1分)
方向沿斜面向下 (1分)
(2) P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
(2分)
对P、Q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分)
(1分)
(1分)

联立以上方程解得:4kg (2分)
(3)P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2s内的位移:
(1分)
剪断轻绳后对P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分)
设经时间t1速度减为零,所发生的位移为x1,则
(2分)
达到最高点后物块P将继续沿斜面下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分)
由运动学公式:
(1分)
解得 =6s (1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BCE
(2)(10分)
【详解】(1)激光从ab边中点p垂直ab边射入三棱柱,光线刚好在bc边发生全反射
临界角为 (1分)
又因为折射率 (2分)
解得: (1分)
(2)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1分)
根据折射率表达式有 (1分)
解得:
在△pqm中应用正弦定理有 (1分)
解得:
又因为 (1分)
则光线从ab边射到bc边所用的时间 (1分)
解得 (1分)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5题,共300分,共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i-59 As-75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红细胞中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下列对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细胞洗涤时需要高速长时间离心以便彻底分离白细胞和红细胞
B.电泳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的移动速度与其所带电荷量有关,与分子形状大小无关
C.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先洗脱出来
D. 用磷酸缓冲液进行透析时可除去样品中小分子杂质
2.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但含有秋水仙素的培养液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计数分裂后期细胞被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可推测复制次数
B.检测DNA双链上3H标记情况可判断DNA复制的方式
C.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来抑制着丝粒的分裂
D.细胞完成第二次DNA复制时有一半的染色单体被标记
3.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表示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协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4.近日,武汉某高校出现了一例霍乱病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该菌主要生活在含盐的沿海水域和河口,经常寄生在浮游动物和贝类体内,遇到合适时机,即可感染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霍乱弧菌与人体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细胞结构
B.寄生在贝类体内的霍乱弧菌需利用贝类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
C.严重腹泻会导致病人脱水,只要及时补充水分就能恢复正常
D.将贝类煮熟后再食用可避免被霍乱弧菌感染,这与高温导致蛋白质变性有关
5.科学家发现了囊泡运输调控机制。如图是囊泡膜与靶膜融合过程示意图,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膜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依次参与呼吸酶分泌过程
B.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C.分泌蛋白的运输需要囊泡的参与,该过程中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小
D.图中T—SNARE与VSNARE的结合存在特异性
6.胰岛素是我们体内与血糖平衡有关的重要激素。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其中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两条链之间通过3个二硫键连接在一起,二硫键是由两个-SH脱去两个H形成的,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胰岛素为五十一肽,其中含有50个肽键
B.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时,减少了104个氢原子
C.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空间结构决定
D.该蛋白质有2个游离的羧基和2个游离的氨基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硬铝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
B.贮氢合金的发现和应用,开辟了氢气贮存、运输的新途径
C.“山东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是一种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不锈钢是一种主要含Fe、Cr、Ni且不易生锈的合金钢
8.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能与反应
B.该有机物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反应原理相同
C.该有机物中有4种官能团
D.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水解、酯化反应
9.某离子化合物的结构如图。X、Y、Z、Q、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Q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Y核外电子总数相同,X的原子半径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小的。下列正确的是( )
A.X2Q2为非极性分子
B.W元素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辐射出紫光
C.简单离子半径:Z>Q>W
D.该化合物中与Y单键相连的Q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
A.无色溶液中:Na+、NH、MnO、Cl-
B.中性溶液中:K+、Fe3+、NO、SO
C.由水电离的c(H+)=1×10-12mol L-1溶液中:Na+、Fe2+、NO、I-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K+、NH、Cl-、NO
11.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装置操作
目的 熔化固体 检验二氧化硫 的还原性 制备氨气 接收石油 分馏所得馏分
12.二甲醚(CH3OCH3)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装置能实现化学能100%转化为电能
B.电子移动方向为:a极→b极→质子交换膜→a极
C.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CH3+3H2O-8e-=2CO2+12H+
D.当b电极消耗标况下22.4 L O2时,质子交换膜有4 mol H+通过
13.常温下,向某二元弱酸溶液中加入溶液调节溶液的,测得溶液中含R微粒占所有含R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溶液中,
B.曲线②表示溶液中占所有含R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
C.b点溶液中,
D.溶液中: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停车让行。”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50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驾驶员立即刹车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已知行人还需12s才能通过斑马线,则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 )
A.m/s2 B.1m/s2 C.m/s2 D.2m/s2
15.在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夺得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图为其竖直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以其向上离开跳台时作为计时起点,运动过程中视其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3时刻达到最高点
B.t3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C.t2~t3时间段加速度竖直向下
D.0~t2时间运动员做匀变速运动
16.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皮兜。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1.5L(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皮兜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
A.1.2 kL B.kL
C. D.
17.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甲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余数据已在图中标出。根据图中数据可知( )
A.时刻,甲乙两车速度大小相等
B.0~2 s内,甲车位移等于乙车位移
C.甲车的初速度大小为2m/s
D.相遇之前,时两车相距最远
18.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与轨道器分离,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假设着陆巡视器在离火星表面高度为h时以大小为v的速度竖直匀减速下落,到火星表面时速度大小恰好为零,则( )
A. 此过程着陆巡视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B. 此过程着陆巡视器运动的时间为
C. 此过程着陆巡视器通过前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D. 此过程着陆巡视器下降时的速度大小为
19.小红用频闪照相法研究竖直上抛运动,拍照频率为,某次实验吋小球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拋,照相机在此过程中爆光于8次,由于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小球经过相同位置时都被曝光,所以在底片上记录到如图所示的4个位置, a、b两点间距离为L1, b、c两点间距离为L2,, c、d两点间距离为L3,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经过点时的速率为0.4m/s
B.点距竖直上抛的最高点的距离为
C.
D.
20.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物块A静置于水平台面上,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体C静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B(可视为质点)放在半球体C上,P为三根轻绳PA、PB、PO的结点。系统在图示位置处于静止状态,P点位于C正上方距离其球心高h处(h=2R),OP竖直,PA水平,PB长为,已知A与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正确的是( )
A. 绳OP的拉力大小为mg
B. 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μmg
C. B对C的压力大小为
D. 绳PB对B的拉力大小为
21.一质点以初速度v、加速度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一段时间后质点运动的路程与位移大小之比为5∶3,则该过程的位移和时间可能为( )
A.位移大小为 B.位移大小为 C.时间为 D.时间为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7分)如图甲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得自由落体加速度。
(1)所需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 (填字母代号)。
A.直流电源 B.天平及砝码 C. 低压交变电源 D.毫米刻度尺
(2)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E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点,图中四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一组数据应改为 cm;
(3)在打下点D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 m/s,重物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3.(8分)某同学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定理。
图甲 图乙
(1)在实验中关于平衡摩擦力所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
A.将木板上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物块在沙和桶的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木板上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物块在沙和桶的拉动下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C.将木板上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沙和桶的情况下使物块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木板上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沙和桶的情况下使物块恰好做匀速运动
(2)本实验中认为物块所受到的合力等于沙和桶的重力,则应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
(3)若遮光片宽度是d,沙与桶的质量是m,将物块拉至与光电门B的距离为S的A点,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片的遮光时间为t,改变沙与桶的质量m,重复上述实验(保持S不变)。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与m的表达式是:________;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物块的质量M=________。
24.(12分)如图,一中心开孔的质量为M的圆柱体套在一固定的水平杆上,圆柱体下端连接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在一大小未知的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53°。设圆柱体与杆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sin53°=0.8,cos 53°=0.6。求:
(1)水平力F的大小及弹簧的长度;
(2)圆柱体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需满足的条件。
25.(20分)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两个斜面(斜面足够长)的倾角分别为α=37°、β=53°,其中AC面粗糙,BC面光滑。一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P、Q,P、Q处于静止状态。已知P的质量m=1kg,Q的质量M=1kg, P距离斜面底端A的距离L=10m,P与斜面A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10 m/s2 ,sin37°=0.6,cos37°=0.8,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
(1)求P所受到的摩擦力;
(2)现改变Q的质量,发现P由静止开始向上匀加速运动,经时间t0=2s时速度大小为10m/s,求物块Q的质量改变量;
(3)在(2)问的情况中,速度达到10m/s时,剪断轻绳,求剪断轻绳后P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t。
26.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二元酸,在化工生产、有机合成工业、医药、润滑剂制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图甲 图乙
Ⅰ.反应原理(图甲):
Ⅱ.反应装置图(图乙):
Ⅲ.反应步骤:
①在仪器a中加入环己醇,三口烧瓶中加入浓硝酸(适当过量),开启磁力搅拌,并通入冷凝水,打开仪器a的活塞,缓慢滴加环己醇。
②控制反应温度为80℃至反应结束,按顺序拆除导气吸收装置和冷凝回流装置,取下三口烧瓶,置于冰水中冷却20min以上,然后进行抽滤,用少量的冰水洗涤滤饼,即可制得己二酸粗品。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实验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为 。
(2)仪器a中的支管的用途为 。
(3)仪器b的名称为 ,冷凝水的进水口为 (填“c”或“d”)。(各1分)
(4)本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其原因是 。
(5)写出己二酸与过量乙醇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本实验需严格控制反应温度为80℃左右,温度过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写出一点即可)。
(7)己二酸可发生下列哪些反应类型 。
a. 取代反应 b. 氧化反应 c. 消去反应 d. 加聚反应
27.(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Al、Fe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Ni2+ Al3+ Fe3+ Fe2+
开始沉淀时(c=0.01mol·L-1)的pH 7.2 3.7 2.2 7.5
沉淀完全时(c=1.0×10-5mol·L-1)的pH 8.7 4.7 3.2 9.0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中NaOH的两个作用分别是① 。为回收金属,用稀硫酸将“滤液①”调为中性,生成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 。“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Ni2+、 ③。
(2)“转化”中可替代H2O2的物质是___________。(1分)
A.酸性KMnO4溶液 B.O2 C.硝酸 D.新制氯水
(3)若工艺流程改为先“调pH”后“转化”,即
则“滤液③”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为 。
(4)利用上述表格数据,计算Ni(OH)2的Ksp= 。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Ni2+浓度为1.0mol·L-1,则“调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 。
(5)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用NaClO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镍镉电池正极材料的NiO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8.(14分,每空两分)丙酮蒸气热裂解可生产乙烯酮,反应为,现对该热裂解反应进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为,根据表格中的键能数据,该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为 ;
化学键
键能 412 348 612
(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丙酮蒸气,可以判断下列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消耗同时消耗
B.容器内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C.和的质量比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3)丙酮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A、B两点的温度是A B(填“”、“”或“”)
②B、C两点化学平衡常数 (填“”、“”或“”);
③B点时,的体积分数为 (用分数表示)
(4)在容积可变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丙酮蒸气维持恒压()。
①经过时间,丙酮分解20%。用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压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 ;
②该条件平衡时丙酮分解率为a,则 (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9.(10分)图1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图2表示细胞中两种结构的组成物质与元素的关系,图3表示胰岛素分子中的一条多肽链,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小麦种子中物质Ⅰ主要有 ,在动物细胞内,物质Ⅰ主要指 。
(2)物质P是 ,其结构的特点是 。
(3)鉴别细胞中Ⅱ、Ⅲ的分布,使用的试剂是 。本实验需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细胞,盐酸对结构1的作用是
(4)图3表示胰岛素分子的一条多肽链,其中有3个甘氨酸且分别位于第8、20、23位,若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的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 条多肽,形成的产物(含甘氨酸)比原多肽多 个氧原子。
30.(10分)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有关信息如图。下图2中的甘、天、色、丙表示甘氨酸、天冬氨酸、色氨酸和丙氨酸;下图3为中心法则图解,a~e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2过程是以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过程,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向 (填“左”或“右”)。
(2)图1所示过程为图3中的 (填写图中字母标号)过程。在图3的各生理过程中,T2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的是 (填写图中字母标号);在高度分化且未被病原体侵染的动、植物细胞内不存在图3中的 (填写图中字母标号)过程。
31.(9分)种子中储藏着大量淀粉、脂质和蛋白质,不同植物的种子中,这些有机物的含量差异很大。通常根据有机物的含量将种子分为淀粉种子、油料种子和豆类种子。下列是油料种子成熟和萌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脂肪的消耗过程需要水的参与,这说明水的生理作用是 。在幼苗发育过程中含氮的无机盐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 。
(2)谷类种子和油料种子分别以淀粉和脂肪为主要营养物质,种子萌发时这两种物质都氧化分解为CO2和H2O。现有谷类种子和油料种子各一组,请根据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时O2消耗量与CO2释放量的关系,设计实验以确定种子的类型:
实验思路:
分别检测这两组种子萌发时O2消耗量和CO2释放量的比值(或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的比值),并比较两组比值的大小。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萌发时O2消耗量和CO2释放量的比值 的一组为油料种子。
请解释原因:
32.(10分)科研人员对猕猴(2n=42)的酒精代谢过程进行研究,发现乙醇进入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乙醇积累使得猕猴喝酒易醉,乙醛积累则刺激血管引起猕猴脸红,两种物质都不积累的猕猴喝酒不脸红也不醉。请回答下列问题:
乙醇乙醛乙酸CO2+H2O
(1)一个猕猴种群中的个体多数是喝酒不醉的,种群中偶尔出现喝酒易醉或喝酒脸红的个体,可能的原因是 。
(2)一只易醉猕猴与野生型猕猴杂交,子一代都表现为野生型,子一代雌雄相互交配,子二代出现三种表型,其比例是9∶3∶4,这三种表型分别是 ,易醉猕猴亲本的基因型是 ,子二代脸红的个体的基因型是 (控制酶1合成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控制酶2合成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
(3)为了进一步研究乙醇积累对代谢的影响,研究人员在野生型猕猴中转入了一个D基因,并筛选获得了纯合子,将此纯合转基因猕猴与一只非转基因的纯合易醉猕猴杂交,子一代雌雄相互交配后,子二代易醉与不醉个体的比例为13∶3,请据此推测D基因的作用是 。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0.10s时,质点Q向y轴正方向运动
B. 在t=0.25s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
C. 从t=0.10s到t=0.25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m
D. 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cm
E. 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国际单位)
(2)(10分)一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透明三棱柱,其中ac边长为L,∠abc = 30°。如图甲所示,一细束激光从ab边中点p垂直ab边射入三棱柱,光线刚好在bc边发生全反射。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求:
(ⅰ)该三棱柱的折射率;
(ⅱ)如图乙所示,若激光束平行于bc边从p点射入三棱柱,则光线从ab边射到bc边所用的时间为多少?(可能用到的三角函数公式,)
图甲 图乙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学家用Ni-BaH3/Al2O3、Ni-LiH等作催化剂,实现了在常压、100~300℃的条件下合成氨,这一成果发表在《Nature Energy》杂志上。
(1)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若该离子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15种,则该离子处于 (填“基”或“激发”)态。(1分)
(2)氨在粮食生产、国防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氨基酸、硝酸、TNT等。甘氨酸(NH2CH2COOH)是组成最简单的氨基酸,熔点为182℃,沸点为233℃。
①硝酸溶液中的空间构型为 。
②甘氨酸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晶体类型是 ,其熔、沸点远高于相对分子质量几乎相等的丙酸(熔点为-21℃,沸点为141℃)的主要原因:一是甘氨酸能形成内盐;二是 。
(3)比较NH3分子(前者)和在中NH3(后者)分子中∠H-N-H的键角大小,前者 后者。(填“>”、“<”或“=”)
(4)亚氨基锂(Li2NH,摩尔质量为M g/mol),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能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晶胞参数为dpm,密度为ρ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 (列出表达式)。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黄曲霉素(C17H12O6)是由黄曲霉产生的,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研究人员利用黄曲霉素筛选出能高效降解黄曲霉素的菌株,部分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常从霉变的花生、玉米中采样,原因是 。
(2)过程②为选择培养,常将1号培养基置于摇床上振荡,其目的是 。
(3)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不能降解黄曲霉素的菌株比例会下降,其原因是 。2号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分类属于 ,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其计数结果一般比实际活菌数 ,原因是 。
(4)经过培养得到多个菌落,一般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与分类,原因是 。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参考答案:
1.D 2.C 3.C 4.D 5.A 6.B
29.(10分,除标记外每空1分)
(1) 淀粉 糖原
(2) 氨基酸 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2分)
(3) 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 盐酸能够改变结构1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2分)
(4) 3 6
30.(10分,每空2分)
(1) RNA(d) 右
(2) b、e a、b、e a、c、d
31.(9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
(1) 作为细胞代谢过程的反应物 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2) 大 谷类种子含有较多的淀粉,油料种子含有较多的脂肪。脂肪对于同质量的淀粉来说,脂肪含有更多的H,而含较少,所以以脂肪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原料时,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比值要大于以淀粉为原料时的比值(3分)
32.(10分,每空2分)
(1)控制合成酶1或酶2的相关基因突变,不能产生有足够活性的酶1或酶2,导致乙醇或乙醛积累
(2) 不脸红也不醉(野生型)、脸红、易醉 aabb A_bb(或AAbb、Aabb)
(3)D基因通过抑制A基因表达或者抑制酶1活性而使酒精积累
37.(15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
(1)霉变的花生、玉米中含有黄曲霉素,在此环境下可能含有能降解黄曲霉素的菌株
(2)有助于菌株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和增加溶氧量
(3)不能降解黄曲霉素的细菌因缺乏碳源不能增殖,而能降解黄曲霉素的细菌能够增殖 固体培养基 稀释涂布平板法 少(1分)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4)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
答案第6页,共7页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答案
7-13:CBCDBDA
26:(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平衡气压,使液体能顺利滴下
(3)球形冷凝管 d
(4)产生的氮氧化物是有毒气体,不可逸散到实验室内
(5)略
(6)①浓硝酸分解;②反应过于剧烈,难以控制,引发事故
(7)a.b
27:(1)除去油脂、溶解铝及其氧化物 AlO+H++H2O=Al(OH)3↓或Al(OH)+H+=Al(OH)3↓+H2O Fe2+、Fe3+
(2)B
(3)Fe3+
(4) 10-15.6 3.2≤PH<6.2
(5)2Ni2++ClO-+4OH-=2NiOOH↓+Cl-+H2O
28:(1)
(2) BD
(3) < =
(4) 2
35:(1) 1s22s22p63s23p63d8或[Ar]3d8 激发
(2) 平面三角形 sp3、sp2 分子晶体 分子数相同时,甘氨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比丙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多(或甘氨酸中氨基的存在也会使分子间产生氢键)
(3)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