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2-1 金属材料的损坏与塑性变形一 教学内容 与变形相关的概念、金属的变形、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变形与加工硬化二 教学要求 了解机械零件失效的形式,了解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原理及冷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三 教学重点 本章的重点为力学性能的概念及衡量指标四 教学难点 对拉伸曲线各阶段的分析五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六 参考资料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六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七 教学方法 讲授与课堂演示、举例相结合八 课时安排 学时九 授课思路时 间分 配 教 学 过 程 辅助手段及说明一、组织教学:考勤、学习准备等。 二、引入课题:举例引入新的课程。 【新课内容】 §2-1 金属材料的损坏与塑性变形 学习引导: 生活中许多物品根据用途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有些是用金属材料制成,有些则是由非金属材料制成。你知道这些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 如:炒锅、水杯、钥匙、椅子、水龙头、工艺品 生产生活中常见到一些机械零件因受力过大被破坏,而失去工作能力。如:拧断的钥匙、弯曲的自行车辐条、 扣的螺栓等。总结机械零件常见损坏形式 主要原因:材料的实际使用性能达不到工作要求。 性能 一、与变形相关的几个概念 塑性变形也有有益的一面,可以作为零件成形和强化的重要手段。工业上使用的许多金属产品一般都是先浇注成铸锭后,再经过压力加工制成的。压力加工的目的不仅使产品成形,更重要的是改善其组织和性能。 1.载荷 载荷——金属材料在加工及使用过程中所受的外力。 根据载荷作用性质的不同分: (1)静载荷———大小不变或变化过程缓慢的载荷。 (2)冲击载荷——在短时间内以较高速度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 (3)交变载荷——大小、方向或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载荷。 力——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发生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物体受力后→变形(材料学是从微观角度来研究物体受外力后发生变形甚至破坏的规律)工程技术中将外力称为载荷。 根据载荷的作用形式不同,又可分为拉伸载荷、压缩载荷、弯曲载荷、剪切载荷和扭转载荷等。 工件在不同载荷形式下产生的变形 2.内力 内力——工件或材料在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为保持其不变形,在材料内部产生的一种与外力相对抗的力。 任何一种材料,在未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原子之间都有平衡的相互作用的原子力,以保持其固定的形状。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原来的平衡被破坏,其中任何一个小单元都和邻近的各小单元之间产生了新的力(内力) 强调:内力是在外力作用下,材料内部产生的那部分相互作用力。 内力的特点: 1、外力增加时,内力也增加,数值大小与外力相 等,当内力达到极限值时,外力再增加,材料将被破坏。 2、内力的作用形式随外力作用方式而变化。 如材料在某一方向受外力为拉力时,则材料内部每一层间也互相产生拉力;若外力为压力内力也为压力。 3.应力 同样材料、不同直径的螺栓在相同拉力作用下,细的可能拉断,粗的则可能没有拉断。因此,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只凭外力的大小是无法判定的。 应力——假设作用在零件横截面上的内力大小均匀分布,单位横截面积上的内力。 单位:千帕(KPa)=1Χ103Pa 1兆帕(MPa)=1Χ106Pa注:应力可表示不同材料的承载能力,也可以表示在现有外力作用下材料内部单位面积的受力。 二、金属的变形 例:铁丝弯曲试验 随着力的增加,材料受力后发生变形到破坏的顺序: 弹性变形(可逆的、变形量小)→弹塑性变形(变形量较大,多数变形是不可逆的,是压力加工的基础 )→断裂(材料最严重的失效形式) 金属塑性变形的影响因素: 1、晶粒位向的影响 多晶体与单晶体比较,无本质区别,即每个晶粒的塑性变形仍以滑移为主, 但又受到晶界、晶粒位向、晶粒大小的影响。 多晶体中各个晶粒位向不同,在外力的作用下,当处于有利于滑移位置的晶粒要进行滑移时,必然受到周围位向不同的其他晶粒的约束,使滑移的阻力增加,从而提高了塑性变形的抗力。同时,多晶体各晶粒在塑变时受到周围位向不同的晶粒与晶界的影响,使多晶体的塑变呈逐步扩展和不均匀的形式,产生内应力。 2.晶界的作用 晶界处原子排列比较紊乱,阻碍位错的移动,因而阻碍了滑移。晶界越多,则晶体的塑变抗力越大。 3.晶粒大小的影响 在一定体积的晶体内,晶粒数目越多,晶界就越多,晶粒就越细,且不同位向的晶粒也越多,因而塑性变形抗力也越大。细晶粒的多晶体不仅强度较高,且塑性和韧性也较好,故生产中总是尽可能细化晶粒。 三、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变形与加工硬化 形变强化(加工硬化)——冷塑性变形除了使晶粒的外形发生变化外,还会使晶粒内部的位错密度增加,晶格畸变加剧,从而使金属随着变形量的增加,使其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 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又称冷作硬化。冷塑性变形与热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如何区别: 冷塑形变化后晶粒沿变形方向拉长,性能趋于各向异性;晶粒破碎,位错密度增加,产生加工硬化 ,产生残余内应力。 热塑形如果加工的温度过高,晶粒粗大;若温度过低,引起加工硬化、残余内应力等;形成带状组织使性能变坏。 金属的塑性变形,在外形变化的同时,晶粒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通常晶粒会沿变形方向压扁或拉长。 形变强化应用中的优缺点: 优点: 1、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强化手段,对那些不能用热处理强化的金属尤为重要。 2、可使金属具有偶然抗超载的能力。塑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在发生变形后,由于形变强化的作用,必须承受更大的外部载荷才会发生破坏,这在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属构件在使用中的安全性。 缺点:也会给金属的切削加工或进一步的变形加工带来困难。为了改善发生加工硬化金属的加工条件,生产中必须进行中间热处理,以消除加工硬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分钟 【课后小结】 一、与变形相关的几个概念 二、金属的变形 三、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变形与加工硬化 小结时提出若干个问题分钟 【作业布置】 章节练习: 强调按时交作业并严格记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