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6-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6-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教案

资源简介

课 题 §6-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熟悉钢热处理一些概念以及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临界温度 2、了解钢在加热过程中的奥氏体化以及奥氏体晶粒的长大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1、钢热处理的一些概念以及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临界温度 2、低碳钢拉伸曲线的绘制及曲线中各要点的含义
教学难点 钢在加热过程中组织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三、新课教学 热处理之所以能使钢的性能发生变化,是由于钢在固态下随温度的变化,其内部晶格类型也会发生变化的缘故。不同的加热温度、不同的冷却速度都会得到不同的组织,因而可以得到不同的性能,因此我们在这节内容中将和同学们共同来探讨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转变。 一、钢热处理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钢的热处理? 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称为钢的热处理。 2、热处理方法有哪些? 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等五种。 二、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临界温度 由Fe-Fe3C合金相图可知,PSK线、GS线、ES线是碳钢在缓慢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组织发生变化的线,分别称为A1线、A3线、Acm线。该线上的临界点,则相应地用A1、A3、Acm表示。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图 而A1、A3、Acm是理论临界温度线, 实际上,碳钢不可能在理论平衡临界 点发生组织的转变,从而引出了实际 加热和冷却是的临界点(Ac1、Ac3、 Accm和Ar1、Ar3、Arcm),这些临 界点与理论平衡临界点的偏移量,将 随加热或冷却时的速度变化而变化。 三、钢的奥氏体化 1、概念 奥氏体化:热处理时需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组织全部或部分转变为奥氏体,这种通过加热获得奥氏体组织的过程称为钢的奥氏体化。 2、钢的奥氏体化过程也遵循结晶过程的基本规律 (1)奥氏体晶核的形成及长大(教师详解) (2)残余渗碳体的溶解(教师详解) (3)奥氏体的均匀化(教师详解) 3、保温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目的 一是使工件热透;二是获得成分均匀的奥氏体; 四、奥氏体晶粒的长大 整个长大过程可参见教材图6-3和图6-4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要熟悉钢热处理一些概念以及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临界温度;了解钢在加热过程中的奥氏体化以及奥氏体晶粒的长大。 练习册 P16-P21相关内容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