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6-4 钢的淬火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熟悉淬火的有关概念 2、了解淬火时加热的温度及淬火常用冷却介质 3、重点掌握典型的淬火方法及淬透性和淬硬性的区别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点 1、淬火的有关概念、淬火时加热的温度及淬火常用冷却介质 2、典型的淬火方法及淬透性和淬硬性的区别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选择淬火方法及影响淬透性和淬硬性的因素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法、归纳法、举例分析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三、新课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用两根相同的钢丝同时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然后将其中一根钢丝放到水里迅速冷却下来,而另一根钢丝放在空气中缓慢冷却下来,再将两根钢丝分别卷起来,会发现用水冷却的那根钢丝一卷就断了,而在空气中缓慢冷却的那根钢丝经过卷曲之后没有断,这是为什么呢?让同学们带着疑问去通过我们这节课知识内容的讲解来寻找到答案。 一、淬火工艺的概念和目的 概念:将钢加热到Ac3线或Ac1线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钢的淬火。 目的:获得马氏体,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二、淬火加热温度的选择 根据钢含碳量及组织的不同,淬火时温度选择也是不同的,具体的选择方法参考教材图6-15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三、淬火冷却介质 常用淬火介质有:空气、油、水、盐水、碱水等 其冷却能力由弱到强依次为:空气<油<水<盐水<碱水 四、常用淬火方法 1、单液淬火法 特点:操作简单,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但综合冷却性能不够理想,易产生硬度不足或变形和开裂等淬火缺陷。 2、双介质淬火 特点:内应力小,变形和开裂小,但操作困难,不易掌握。 3、马氏体分级淬火 特点:有效减小淬火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但易出现非马氏体组织,主要用于临界冷却速度较小的合金钢或截面不大、形状复杂的碳钢工件。 4、贝氏体等温淬火 特点:显著减小淬火应力和变形,基本上消除了淬火开裂。 五、钢的淬透性与淬硬性 淬透性:钢在淬火冷却时获得马氏体深度的能力。淬透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临界冷却速度越低,钢的淬透性越好,反之越差。 淬硬性:钢在淬火成马氏体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淬硬性好坏主要取决于港的含碳量,低碳钢淬硬性较差,反之高碳钢的淬硬性较好。 (说明:淬透性的好的钢不一定淬硬性就好) 六、常见淬火缺陷 1、氧化与脱碳 引起原因:炉内高温氧化气体所致 解决方法:可在盐浴炉内加热,涂保护气体或在真空中加热。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2、过热与过烧 引起原因:加热温度过过高或高温下保温时间过长 解决方法:过热工件可用正火予以纠正,过烧工件只能报废 3、变形与开裂 引起原因:淬火时过高的内应力所致 解决方法:采用分级淬火或等温淬火 4、硬度不足 引起原因:加热温度过低,保温时间不足,冷却速度过低 解决方法:可采用重新淬火,淬火前需进行一次正火处理。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首先要熟悉淬火的有关概念;其次要了解淬火时加热的温度及淬火常用冷却介质;再次要掌握典型的淬火方法及淬透性和淬硬性的区别;最后要了节常见的淬火缺陷及引起淬火缺陷的因素和解决的淬火缺陷的方法。 练习册 P16-P21相关内容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