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序号 35 授课日期 班级项目(章节) 4.2.2线切割加工操作 授课时数 2教学目标 与要求 掌握穿丝孔加工、电极丝的选择和调整和工件的装夹与调整教学难点 与重点 重点:穿丝孔加工、电极丝的选择和调整和工件的装夹与调整 难点:电极丝的选择和调整和工件的装夹与调整授课方法 讲授 (现代化) 教学手段 多媒体作 业 穿丝孔怎样加工?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时间 分配一、模坯准备 工件材料选型是由图纸设计时确定的,如模具加工,在加工前需要锻打和热处理。锻打后的材料在锻打方向与其垂直方向会有不同剩余应力;淬火后也同样会出现剩余应力。对于这种加工,在加工中剩余应力的释放,会使工件变形,而达不到加工尺寸精度,淬火不当的材料还会在加工中出现裂纹。因此,工件应在回火后才能使用,而且回火要两次以上或者采用高温回火,另外,加工前要进行消磁处理及去除表面氧化皮和锈斑等。 二、穿丝孔的加工 (1)穿丝孔的作用 凹形类封闭形工件在切割前必须具有穿丝孔,以保证工件的完整性,这是显而易见的。凸形类工件虽然可以不需要穿丝孔,直接从工件外缘切入,但这样的话,坯件材料在切断时,会破坏材料内部应力的平衡状态而造成材料的变形,影响加工精度,严重时甚至造成夹丝、断丝。 (2)穿丝孔的位置和直径 在切割凹形类工件时,穿丝孔最好设在凹形的中心位置。 穿丝孔的直径不宜太大或太小,以钻或镗孔工艺方便为宜,一般选在3-8mm范围内,孔径选取整数比较好,以简化用其作为加工基准的计算。 (3)穿丝孔的加工 由于许多穿丝孔工要作为加工基准,因此,穿丝孔的位置精度和尺寸精度,一般要高于或等于工件要求的精度。在加工时必须确保穿丝孔位置精度和尺寸精度,这就要求穿丝孔应在具有较精密坐标工作台的机床上进行钻、镗等精密加工。教 案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时间分配三、电极丝的选择和调整 (1)电极丝的选择 目前常用的电极丝有钨丝、黄铜丝、钼丝等。 钨丝抗拉强度高,直径在Φ 0.03-Φ 0.1mm范围内,一般用于各种窄缝的精加工,但价格昂贵;黄铜丝适于高速加工,直径在Φ 0.1-Φ 0.3mm范围内,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平面度比较好,切割速度高,但电极丝损耗大;钼丝抗拉强度高,适于快速走丝加工,所以我国快速走丝机床大都选用钼丝作为电极丝,直径在Φ 0.08-Φ 0.2mm范围内。 对电极丝直径的选择应根据切缝宽窄、工件厚度和拐角尺寸大小来选择。 (2)电极丝位置的调整 在线切割加工之前,应将电极丝调整到切割的起始坐标位置上,其调整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目测法: 对于加工要求较低的工件,在确定电极丝与工作上有关系基准间的相对位置时,可以直接利用目测或借助2-4倍的放大镜来进行观测。 2)火花法: 移动工作台使工件的基准而逐渐靠近电极丝时,在出现火花的瞬间,记下工作台的相应坐标值,再根据放电间隙推算电极丝中心的坐标。 3)自动找中心: 所谓自动找中心,就是让电极丝在工件孔的中心自动定位。。 四、工件的装夹与调整 要想在线切割机床上加工出合格工件,首先要将工件正确装夹。 (1)工件的装夹 装夹工件时,必须保证工件的切割部位位于机床工作台纵横进退的允许范围之内,避免进退极限,同时应考虑切割时电极丝的运动空间。 1)悬臂支撑式装夹: 2)两端支撑方式装夹: 3)桥式支撑方式装夹: 4)板式支撑方式装夹: (2)工件调整 采用以上方式装夹工件,还必须配合找正法进行调整,方能使工件的定位基准面分别与机床的工作台面和工作台的进给X、Y保持平行,以确保切割的表面与基准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常用的找正方法有: 1)用百分表找正: 2)划线法找正: 五、工艺参数的选择 线切割加工参数包括脉冲宽度、脉冲间隙于脉冲宽度比、分组脉冲宽度、分组脉冲间隙与脉冲宽度比峰值电流、进给速度和运丝速度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