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视图【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熟悉基本视图的形成、名称及配置关系;掌握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二、能力目标会选用和画基本视图;会画和标注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三、素质目标熟悉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会画和标注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四、教学要求熟悉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掌握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教学重点】向视图、局部视图的画法和标注。【难点分析】局部视图、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分析学生】1.具有学习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知识水平;2.具有学习画和标注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能力;3.掌握国家标准对三视图以外其他图样基本表示法的规定,以便完整、清晰、简便地表达物体的各部分形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教学安排】2学时(90分钟)教学步骤:讲授与演示交叉进行、讲授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0分钟)1.简述补缺线的作用和方法;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3.提问:补缺线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如何进行?二、导入新课在实际生产中,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仅用已学习过的三视图还不足以完整清晰地表示出其形状和结构。国家标准还规定了其他一些图样基本表示法,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形状、内部形状和断面形状等,本章将学习这些基本规定。三、新课教学(70分钟)1.基本视图(20分钟)教师讲授基本视图的形成、名称及配置关系;交叉演示网络课程基本投影面的展开方法、六个基本视图的投影规律、六个基本视图的方位对应关系。学生进行习题集相关习题练习。2.向视图(10分钟)教师讲授向视图的画法和标注。3.局部视图(20分钟)教师讲授局部视图的配置、画法和标注;交叉演示网络课程局部视图的配置。学生进行习题集P.107.自测题三,题1中B向与C向局部视图画图练习。4.斜视图(20分钟)教师讲授斜视图概念、作用、配置与标注;交叉演示网络课程斜视图的形成。学生进行习题集斜视图练习。四、小结(10分钟)简述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配置、画法。五、作业1.习题集相关习题。2.思考题:教材P97思考题1、2题。【板书设计】参考相应的PPT文集。【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