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节 §5-4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备注教学目的 知识 目标 学习研究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 掌握由图形到形体这一空间的思维过程。 课型 新授课技能 目标 能灵活应用形体分析法和面形分析法 学时 6 学时日期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模型 机零实物重点 1、形体分析法; 2、线面分析法。难点 两种分析法的具体运用。 教学 方法 演示法 讲授法 分组练习法教 学 过 程 教学引导复习提问: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哪几种? 2、尺寸标注的要求是什么? 3、画组合体视图的步骤是怎样的? 导入新课: 看图和画图是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看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图,它正好是画图的一个逆过程,是根据平面图形(视图)想象出空间物体的结构形状。 §5-4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画图: 把空间形体按正投影方法绘制在平面图纸上。 读图: 根据已有视图进行形体分析, 想象物体空间形体形状的过程。 正确的读图,就要掌握读图的基本要领和基本方法。一、读图的基本要领 一、读图的基本要领 1.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读图 一个视图相同,不能确定物体形状。 两个视图相同,也可能是不同的物体。 2.明确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 (1) 视图上的线框:通常表示物体表面(平面或曲面)的投影。 如: 图中的A、 B、 C、 D四个表面。 (2) 相邻两线框或大线框中有小线框:表示物体不同位置的两个表面,它们相交或平行。 如:主视图中aˊ、 bˊ、 cˊ表面依次相交;俯视图中内外线框中的上下两平面相互平行。 (3) 视图中的每条图线,可能是立体表面的交线,也可 能是某个表面积聚为投影面的线条。 如:主视图中的直线2ˊ就是立体A、 B 两面的交线; 俯视图中的圆3,就是立体上圆柱面垂直于水平面时,在 俯视图上的积聚投影线。 3.善于构思物体的形状由主视图: 可想象为长方体、圆柱体等;由俯视图: 可确定为圆柱体;由左视图: 可看出圆柱体被两倾斜平面截去一部分。 二、读图的基本方法 (一)形体分析法: 将组合体划分为几个组成部分,再按投影关系,找出各组成部分在所有视图中的投影,确定它们相互的位置关系,进而想象出整个形体。 步骤: 划线框,分形体 对投影,想形状 合起来,想整体 (二) 面形分析法 用于复杂组合体的难懂部分的分析。 1.分析面的形状 倾斜于投影面的截面的投影为类似形 【例5-3】 已知压板的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 2.分析面的相对位置 主视图中的aˊ、 bˊ、cˊ、 dˊ四个面,在俯视图中积聚为a、 b、 cˊ、dˊ四条线,这四个面都是正平面;由俯视图可知, B、 C在最前, A在B、C之后,而D在A的后面。主视图中的dˊ和eˊ,表面两个不同的表面,由俯视图可知, E是空心圆柱体。 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整顿秩序 在黑板上示范解题步骤。 在黑板上示范解题步骤。课堂练习与评价: 例5-2 已知支撑的主、左视图,补画俯视图。 【例5-4】 已知架体的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 【例5-5】 补画三视图中的漏线。 习题集:P.62-P.67中每页选1小题。 课外作业: 习题集:P.62-P.67课堂小结: 1、形体分析法; 2、线面分析法。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