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节内容 §3-1 概述教学目的、教学要求: 基准符号的组成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难点:掌握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教学方法、手段、教具(实验器材) 讲练法 粉笔,教室里的物品教学中的创新点:一身边的物品作为实例讲解相关内容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填写教学日志,教材、教具准备等 时间分配 3min复习提问 1、项目符号有几个? 5minC、引入新课 1、什么是被测要素? 2、什么是基准呢 5min讲稿部分D、新课内容 三、形位公差带 形位公差带——限制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 1.形状:由公差项目及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的几何特征来确定。 2.大小:指公差带的宽度、直径或半径差的大小。由图样上给定的形位公差值确定。 3.方向 4.位置 四、形位公差的等级和公差值 图样上对形位公差值的表示方法: 注出形位公差——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形位公差框格内注出公差值。 未注形位公差——不用代号标注,图样上不注出公差值,而用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来控制,这种图样上虽未用代号注出,但对形位公差仍有一定要求所用参考资料:《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参考书教学小结:1、通过这次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形位公差带的形状,知道了形位公差的数值含义 2、有部分学生听课不太认真,经常玩手机游戏,思想开小差 3、多数学生在我的督促下积极做作业,但是还有部分学生无从下手 4、下次课我将重点复习该内容,结合作业讲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