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劳动保障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3-3形位公差项目的应用和解读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劳动保障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3-3形位公差项目的应用和解读教案

资源简介

章节内容 3-3形位公差项目的应用和解读
教学目的、教学要求: 熟悉形位公差项目的含义及应用 理解常用各种形位公差标注的含义,了解其公差带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典型常用形位公差项目的含义、应用和公差带特点 难点:典型常用形位公差项目的含义、应用和公差带特点
教学方法、手段、教具(实验器材) 讲练法 粉笔
教学中的创新点:形位公差对轴类零件的影响举例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填写教学日志,教材、教具准备等 时间分配 3min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平面度,怎么检测平面度? 5min
C、引入新课 基准符号包括哪些? 5min
讲稿部分
D、新课内容 一、形状公差 1.直线度公差 限制被测实际直线相对理想直线的变动。 2.平面度公差 限制实际平面相对理想平面的变动。 3.圆度公差 限制实际圆相对理想圆的变动。 4.圆柱度公差 限制实际圆柱面相对理想圆柱面的变动 二、形状或位置公差(轮廓度公差) 1.线轮廓度公差 限制实际平面曲线对其理想曲线的变动。 2.面轮廓度公差 限制实际曲面对其理想曲面的变动
所用参考资料:《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参考书
教学小结:1、通过这次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形状公差和形状或形位公差的解读方法 2、该节内容较难,学生学起来要吃力些,内容比较抽象 3、几个班级课堂纪律都较好 4、作业完成都较好 5、下次课我将讲该节内容的相关难题作为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