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节内容 4-3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教学目的、教学要求: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 表面粗糙度检测仪器的种类。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 难点:表面粗糙度的选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具(实验器材) 讲练法 粉笔教学中的创新点:拿真实的工件给学生看,介绍其表面粗糙度的数值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填写教学日志,教材、教具准备等 时间分配 3min复习提问 1、表面粗糙度标注时遵循哪些原则? 5minC、引入新课 表面粗糙度怎么样检测? 5min讲稿部分D、新课内容 4-3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一、比较法 将被测量表面与标有一定数值的粗糙度样板比较来确定被测表 面粗糙度数值的方法。 比较时可以采用的方法: Ra > 1.6 m 时 目测 Ra1.6~Ra0.4 m 时用 放大镜 Ra < 0.4 m 时用比较显微镜 注:比较时要求样板的加工方法,加工纹理,加工方向,材料与被测零件表面相同。 特点:该方法测量简便,使用于车间现场测量,常用于中等或较粗糙表面的测量。 二、光切法 双管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可用作Ry与Rz参数评定,测量范围0.5~50 m。所用参考资料:《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参考书教学小结:1、通过这次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的种类。 2、该节内容简单,但须动手,需要演示。 3、课堂纪律都较好,讲授的知识通俗易懂,睡觉的学生不多。 4、作业完成都较好。 5、下次课我将讲该节内容的相关难题作为巩固、要讲课后习题的综合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