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8—4 控制阀教学目的 1、熟悉各种压力控制阀的种类、工作原理。 2、掌握各种压力控制阀的图形符号。主要教学 内容 二、压力控制阀 1.溢流阀 2.减压阀 3.顺序阀 4.压力继电器重 点 图形符号难 点 图形符号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教 具 计算机+投影仪作 业 P156 15所用教材 《机械知识》(第四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备 注 无教 案 纸教 学 内 容 备 注板书设计: §8-4 控制阀 二、压力控制阀 1.溢流阀````````````````````````` `````````````````````````2.减压阀 ```````````````````````` ```````````````````````` 3.顺序阀 ````````````````````````4.压力继电器 ```````````````````````` ``````````````````````` ``````````````````````` 小结: 作业及预习:复习提问:(3分钟) 方向控制阀类型特点、图形符号 导入新课:(2分钟) 控制阀的作用和分类 控制阀是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的控制元件,用以控制和调节系统中流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以保证液压系统与气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控制阀根据其功能不同,一般分为 方向控制阀 压力控制阀 流量控制阀 讲授新课:(80分钟) 第八章 液压与气动基础 §8-4 控制阀 二、压力控制阀 在液压和气动系统中,用来控制流体压力高低或利用压力变化实现某种动作的控制阀称为压力控制阀,简称压力阀。 德育教育: 教育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动手做笔记,是一种很好地学习习惯。听课时记好笔记,可以提高听课效率。第 1页 共 5 页教 案 纸教 学 内 容 备 注按其用途不同分为 溢流阀 减压阀 顺序阀 压力继电器 1.溢流阀 作用: 起溢流和保持系统(或回路)的压力稳定作用; 防止系统过载,起限压保护作用。 溢流阀按工作原理不同分 直动式 先导式 (1)液压溢流阀 直动式液压溢流阀 工作时,阀芯随着系统压力的变化而上下移动,以此维持系统压力基本稳定 压力波动幅度较大,用于低压、流量不大的系统 先导式液压溢流阀 先导阀的阀芯是锥阀,用于控制压力; 主阀阀芯是滑阀,用于控制流量。 压力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溢流量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中压液压系统第2页 共 5 页教 案 纸教 学 内 容 备 注液压溢流阀的应用 图例 说明有溢流状态 保持系统压力恒定无溢流状态 防止系统过载溢流阀1起防止系统过载作用,溢流阀2作背压阀用(2)气压溢流阀 气压溢流阀在系统中起安全保护作用。(安全阀) 当系统压力超过规定值时,阀口打开,将系统中的一部分气体排入大气,使系统压力不超过允许值,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直动式气压溢流阀 先导式气压溢流阀 直动式气压溢流阀 活塞式(图a) 球阀式(图b) 膜片式(图c) 先导式气压溢流阀 提示: 气压溢流阀采用膜片式结构其压力特性较好,动作灵敏,但最大开启量较小,流量特性较差。 可在排气口加装消声排气装置第3页 共 5 页教 案 纸教 学 内 容 备 注2.减压阀 减压阀在系统中起减压作用,它能使系统中的某部分或某分支获得比动力源的供油或供气压力低的稳定压力。 直动式 先导式 (1) 先导式液压减压阀 出口压力低于先导阀的调定值时,减压缝隙开至最大,进、出口的油液压力基本相同,减压阀处于非调节状态 当出口压力超过先导阀的调定值时,减压缝隙f减小,使出口压力降低,直到出口压力恢复为调定压力 减压阀出口压力的大小,可通过调压弹簧6进行调节。 (2) 直动式气压减压阀 定值输出减压阀; 在减压过程中时常伴有向阀外排气,所以也称溢流式减压阀, 图形符号如图b所示。 (3) 先导式气压减压阀 3.顺序阀 顺序阀是利用系统内压力的变化对执行元件的动作顺序进行自动控制的阀。 P进口≤P调定时,其出口没有流体流出; P进口﹥P调定时,阀口开启,将所在通道自动接通,使各执行元件按规定的顺序动作。 按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同, 直动式 先导式第4页 共5 页教 案 纸教 学 内 容 备 注(1)液压顺序阀 (2)气动顺序阀 回流气体无需通过顺序阀口,而是直接经单向阀口后从排气口R(即原进气口P)排入大气 4.压力继电器 压力继电器是一种将液压(或气动)讯号转变为电讯号的转换元件。 当控制流体压力达到调定值时,它能自动接通或断开有关电路,使相应的电气元件动作 (如电磁铁、中间继电器等),以实现系统的预定程序及安全保护。 柱塞式——最为常用 膜片式、弹簧管式 波纹管式等 液压柱塞式压力继电器 小结(3分钟): 本次课主要讲解了压力阀的类型特点、图形符号、的有关内容。 作业及预习(2分钟) 作业:P156 15 预习:预习§8—4 控制阀的其他内容。 教学后记: 学生们对溢流阀的工作原理理解有些吃力,应通过一些动画和相应的课件讲解效果会好一些。第5页 共5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