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教版《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项目一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高教版《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项目一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教案

资源简介

授课时间 第 1周 第 节课 年 月 日 课次 1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 实践课( ) 习题课( ) 其 他( ) 课时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项目一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知识点1切削运动 知识点2切削要素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目的:1、了解切削运动的概念; 2、掌握切削用量三要素及其计算方法; 3、熟悉切削层参数的基本要素。 要求:熟练应用切削三要素
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 重点:切削运动 难点:切削用量三要素
教 具 多媒体
作业 思考题 1. 2.
课后小结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一、切削运动 1.概念 在机床上切削工件,工件与刀具之间要有相对运动,这个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 金属切削加工的形式虽然有多种,但它们在切削运动、切削用量、切削刀具及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物理现象有着共同规律。这些规律揭示了金属切削加工的实质,是学习和研究各种加工方法,合理选择刀具及其切削部分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效能,保证加工质量,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理论基础。 2.外圆的母线沿直导线运动时就形成了工件上的外圆表面,故工件的旋转运动和车刀的纵向直线运动就是车削外圆时的切削运动。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二、切削运动 1.主运动 主运动是使工件与刀具产生相对运动以进行切削的最基本运动。主运动的速度最高,所消耗的功率也最大。换句话说,主运动就是从工件上切除金属所必须的运动。在切削运动中,主运动只有一个。 2.进给运动 进给运动是不断地把被切削层投入切削,以逐渐切削出整个表面的运动。进给运动一般速度较低,消耗的功率较少,可由一个或多个运动组成,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3.三种表面 待加工表面 待加工表面是指即将切去的表面。 已加工表面 已加工表面是指切削后得到的表面。 过渡表面 过渡表面是指正在被切削的表面 4.切削用量三要素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切削速度 进给量f 背吃刀量 5.切削用量的选择 处理好效率与精度的关系是选择切削用量的关键所在。切削用量总的选择原则是:粗加工以效率为主,精加工以精度为主。一般顺序为:先选择背吃刀量,再选择进给量,最后选择切削速度。 6.切削层参数 1.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 2. 切削层公称宽度 3. 切削层公称厚度
参考资料: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戴乃昌 聂辉文
备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