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教版《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项目一 金属切削加工质量与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 教案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高教版《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项目一 金属切削加工质量与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 教案2

资源简介

授课时间 第 4周 第 节课 年 月 日 课次 7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 实践课( ) 习题课( ) 其 他( ) 课时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项目一 金属切削加工质量与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 知识点3切削液的选择 知识点4已加工表面质量 知识点5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目的:1.熟悉表面粗糙度及其评定指标 2.能够在加工过程中提高加工表面质量 要求:加工中的表面粗超度及表面质量的确定
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 重点:表面粗糙度及其评定指标 难点:加工过程中提高加工表面质量
教 具 多媒体
作业 思考题 1. 2.
课后小结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一、切削液的选择和使用 1.切削液的合理选择 1)粗加工时切削液的选用 粗加工时切削用量较大,产生大量的切削热,容易导致高速钢刀具迅速磨损。这时宜选用以冷却性能为主的切削液(如3%~5%的乳化液),以降低切削温度。 2)精加工时切削液的选用 精加工以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和提高机床的响应速度为目的,因此,应选用润滑性能好的切削液。 3)切削难加工材料时切削液的选用 切削高强度钢、高温合金等材料时,由于材料中所含的硬质点多、导热系数小,加工均处于高温高压的边界润滑状态,因此,宜选用润滑和冷却性均好的极压切削油或极压乳化液。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4)磨削加工中切削液的选用 磨削的速度高、温度高,热应力会使零件变形,甚至产生表面裂纹,且磨削产生的细碎屑会划伤已加工表面。所以宜选用冷却、清洗性能好的水溶液或普通乳化液。但磨削难加工材料时,宜选用润滑性能好的极压乳化液和极压切削油。 5)封闭或半封闭排屑加工时切削液的选用 钻削、攻丝、铰孔和拉削等加工的排屑方式为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刀具导向与校正部分与已加工表面摩擦严重,宜选用乳化液、极压乳化液和极压切削油,以降低切削温度,减小切削力。 2.切削液的使用方法 浇注法 高压冷却法 喷雾冷却法 二、已加工表面粗糙度 1.理论粗糙度 理论粗糙度是刀具几何形状和切削运动引起的表面不平度。生产中,如果条件比较理想,加工后表面实际粗糙度接近于理论粗糙度。 2.实际粗糙度 实际粗糙度是切削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原因造成的表面不平度。其中包括积屑瘤影响、加工振动影响和鳞刺影响。 减小表面粗糙度的途径 1. 刀具几何形状方面 2. 切削用量方面 前角和前刀面的选择 1.前角的选择 1)前角的功用 1. 影响切削变形 2. 影响切削刃强度及散热情况 3. 影响切屑形态和断屑效果。 4. 影响加工表面质量。 2)前角的选择原则 (1)刀具材料的强度及韧性较高时可选用较大的前角。 (2)工件材料的强度或硬度较高时,宜选用较小的前角,以保证刃口强度;反之,宜选用较大的前角。 (3)加工塑性材料时,宜选用较大的前角;加工脆性材料(如铸铁、青铜)时,宜选用较小的前角。 (4)前角的选择,还要考虑其他一些具体加工条件。 前角和前刀面的选择 硬质合金车刀合理前角参考值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后角、副后角和主后刀面的选择 1.后角的选择 1)后角的功用 (1)增大后角,可减小加工表面上的弹性恢复层与后刀面的接触长度,从而减小后刀面的摩擦与磨损。 (2)当后刀面磨损量?VB 相同时,若后角大的刀具达到磨钝标准,则刀具上磨去的金属体积较大,从而增大刀具径向磨损量 NB,将影响工件尺寸精度。 2)后角的选择原则 (1)精加工时,切削厚度较小,宜选用较大的后角;粗加工时,切削厚度较大,宜选用较小的后角。 (2) 加工塑性好、韧性大的工件材料时容易产生加工硬化,为了减少后刀面磨损,宜选用较大的后角。 (3)当工艺系统刚性差,易出现振动时,宜选用较小的后角,以增大后刀面与加工表面的接触面积,增强刀具的阻尼作用。 (4) 对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刀具(如圆孔拉刀、铰刀),宜选用较小的后角。
参考资料: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戴乃昌 聂辉文主编
备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