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序号 2 授课班级授 课 形 式 讲解及练习 授课日期授课章节 名称 §1-1制图基本规定2使用教具 尺规等作图工具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掌握: 使学生建立《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有关尺寸标注的基本概念;教学重点 尺寸界线、尺寸线及尺寸数字的正确画法和注法;教学难点 尺寸界线、尺寸线及尺寸数字的正确画法和注法;教学方法 讨论、提问、引导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无教学后记 习题册P3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1-1制图基本规定2 1、基本规则 2、线型的应用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点名考勤 导入新课 (约5分钟) 图样中物体的形状由图形来表示,那么物体的大小在图样上如何表现呢?大家想一下平时我们说大小时是用什么来衡量的?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指名回答。 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提出问题 学生展讲 (约40分钟) 一、基本规则(出示板图、挂图)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单位,如果使用其它单位,则需要说明相应的计量单位; 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所示机件的最终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结构最清晰的图上。 学生认真预习,说出自己的答案? 学生再通过<看一看> <画一画> <记一记>巩固知识点。 这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反馈 (约40分钟) 老师布置习题册上练习题 学生当堂完成练习 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约5分钟) 归纳总结 1、基本规则 2、线型的应用 教师进行点评。学生根据学生课堂任务书中得分情况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填写评价表。 给学生抒发感受的机会;锻炼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共享成功经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是给授课老师的一个反思机会,体现出以学促教的教学理念。课后作业: 1.习题册P3; 3.预习下节课内容。 课后延伸: 不断提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启发学生思考,自主学习、探究,从中自我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