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1.1 调查计算机应用领域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1.1 调查计算机应用领域 教案

资源简介

总 课 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 (windows 7+office 2010) 总课时 80 第  课时
课 题 任务1.1 调查计算机应用领域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四代计算机代表元件和各自特点。 (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3)理解计算机的各个应用领域。
过程与方法 (1)能分清四代计算机。 (2)能对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进行分类。 (3)能围绕主题进行有目的的讨论。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好问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在讨论、合作中探索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四代划分、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教学难点 四代电子元器件和具体计算机应用分类。
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分析 本任务以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特点和应用的内容为主,旨在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并根据实际的生活经历总结出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的兴趣。 学情分析 而且作为中职学校的新生,最大的学习特点是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于老师的讲课,故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力求达到最好的知识传授与体验效果。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发,任务驱动法
教学手段 采用调查、讨论、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
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 教师自我评价
教 学 进 程 安 排 第1环节:导入新课(7min) 教师播放视频《生活在信息社会》。 计算机与现代社会 21世纪的信息社会,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最为主要的工具,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吃饭、出行、购物、学习、生产都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横跨了社会的各处领域。而熟练使用计算机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技能,如果能精通计算机,将是你将来就业非常好的一块“敲门砖”。从今天开始我将带领大家走入计算机的世界。为尽快了解大家的计算机基础,首先进行一个现场调查(学生举手回答)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调查结果。(以Excel饼图的形式进行投影显示) 【设计意图】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直观、迅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积极思考,配合教师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教学,进而引入到本节课题。 第2环节:新课展开(32min) 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视频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请同学们仔细留意以下问题的答案) (1)第一台计算机产生时间和地点? (2)第一台计算机叫什么名字? (3)因说“全世界只需要4、5台计算机就够了”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笑话的是哪一家著名计算机公司的创始人? (4)中国第一台计算机于哪一年研制成功? 教师小结:结合PPT介绍有关ENIAC和冯·诺依曼的相关知识。 视频2: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时代 (1)美国哪一所大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工业园区? (2)第一块芯片,第一个硬盘驱动器,第一个鼠标,第一台个人计算机的诞生地在哪里? (3)肖克利发明了什么? (4)摩尔预言“每18个月什么因内部晶体管数量几何级数的增长,而性能成倍提高,而价格恰好减少一半”? (5)哪一年,摩尔他们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 教师小结:结合表F-2对四代计算机的元件进行讲解总结。 视频3:个人计算机时代 (1)20世纪70年代初,许多计算机发烧友开始自己动手组装什么? (2)哪个计算机公司被预言5年之内能进入世界500强大企业之列? (3)美国时代周刊将什么选为年度风云人物? 教师小结:结合PPT展示个人计算机的发展。 【设计意图】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丰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2、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讨论探究为主,可课前提供一定的书面资料。 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5个话题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可发挥想象,讨论后请一位同学代表本组就计算机的未来发展进行发言。 中国的银河系列巨型机 手提、智能手机 智能机器人 声控计算机、指纹识别系统 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超过15亿,占现在全球人口总数67亿的22% 在学生发言完以后,教师从计算机未来发展的5个趋势进行总结(巨型化、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多媒体化 )。 【设计意图】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加深学生对本知识点的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无形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表达自我的能力、总结问题的能力。 第3环节:课堂巩固(4min) 以“未来的第五代计算机是怎么样的?” 为题进行想象和讨论。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示: (1)目前的计算机虽然已具有一些相当程度的“智能“,但它不能进行联想、推论、学习等人类头脑的最普通的思维活动。 (2)目前计算机虽然已能在一定程度上配合、辅助人类的脑力劳动,但是,它还不能真正听懂人的说话,读懂人的文章。 (3)目前的计算机虽然能以惊人的信息处理来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但是它仍不能满足某些科技领域的高速、大量的计算任务的要求。如,原子反应堆事故和核聚变反应的模拟实验、天气预报、地震预测等要求极高的计算速度和精度,都远远超出目前计算机的能力极限。 第4环节:总结(2min) 【设计意图】以习题的形式进行,巩固本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