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总 课 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 (windows 7+office 2010) 总课时 80 第 课时课 题 任务1.1 调查计算机应用领域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四代计算机代表元件和各自特点。 (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3)理解计算机的各个应用领域。过程与方法 (1)能分清四代计算机。 (2)能对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进行分类。 (3)能围绕主题进行有目的的讨论。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好问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在讨论、合作中探索问题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四代划分、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教学难点 四代电子元器件和具体计算机应用分类。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分析 本任务以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特点和应用的内容为主,旨在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并根据实际的生活经历总结出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的兴趣。 学情分析 作为中职学校的新生,最大的学习特点是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于老师的讲课,故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力求达到最好的知识传授与体验效果。教学方法 1.教法: 讲解法,问题引导法 2.学法: 分析法,讨论法。教学手段 采用调查、讨论、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 教师自我评价教 学 进 程 安 排 第1环节:导入新课(3min) 一个男理发师的招牌上写着: 请同学们回答“谁给这位理发师刮脸呢?” 用Flash模拟计算机的逻辑分析,并引出本课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比较计算机与计算器。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兴趣,也可使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并且引到本节课的内容中。 第2环节:新课展开(35min) 1、计算机的特点 以对比讨论为主。 (1)计算机与常用计算工具——计算器比较,有什么优点? 运算速度快(举例巨型机每秒运算速度) 计算精确度高(举例存放电影、歌曲等) 存储容量大(举例存放电影、歌曲等) 逻辑判断能力强(举例机器人) 自动化程度高(举例无人驾驶飞船) (2)计算机已经不是单纯的计算工具,而是一个信息处理机。 计算机能处理各种信息,比如:语言、文字、数字、符合、图像、声音、视频等。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2、计算机的应用 以情境教学、分组讨论为主。 以“有了计算机,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中心展开教学和讨论,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 (1)计算机对我们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 课堂情境1(flash):小王买了一套房子,准备装修了。为了结省开支,小王没有找装修公司,而是找了一批工人,在和工人沟通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工人们并不理解小王需要什么样的效果和设计。做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小王利用3ds Max做出了室内效果图,并标明了实际尺寸,工人师傅们按照小王的图准确无误的做好了装修。 分组讨论:每组说出现实生活中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要求5个以上。提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科学,生活,生产,学习,娱乐 教师:结合PPT介绍计算机应用的7类范围。并请同学们刚才每组说出的实际应用进行分类,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 ,过程控制 ,计算机辅助工程 ,人工智能 网络通信 ,多媒体视听娱乐 总结: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对生活工作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计算机,使计算机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好帮手。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教学和小组分析讨论,加深理解,并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计算机的重要性。 (2)计算机对我们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 分组讨论:有了计算机,我们失去了什么? 可选结论:QQ等聊天工具,使我们的语言表达退化;沉迷游戏,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计算机辐射,用眼过度;过度依赖网络,使人际交往减少…… 总结: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我们应正确认识计算机的作用,不能过渡地依赖计算机依赖网络,树立正确的计算机使用观和游戏观,做到我们控制计算机,而不要是计算机控制了我们。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沉迷游戏的危害,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和计算机使用观,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习惯。 第3环节:课堂巩固(6min) 请3位同学谈谈自己使用学习工具、软件、网站的情况。 第3环节:作业布置(1min) 调查表1:计算机在我家中的使用填写表F-3。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