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章节内容名称 课题七 孔加工上课时间及班级 授课时数 4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麻花钻的刃磨 2.铰孔刀具知识 3.锪孔刀具知识 4.测量加工孔的质量 ◆能力目标 1,让学生完成钻孔,铰孔,锪孔。 2,并能够测量所加工孔符合图纸质量要求。教学重点 ●麻花钻的刃磨 ●钻孔,铰孔,锪孔等操作训练教学难点 ●麻花钻的刃磨 ●钻孔,铰孔,锪孔等操作训练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 内容 教学方法引入 回顾引入知识链接 一 一,钻孔 钻孔: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孔的操作. 一、麻花钻的构造: 二、钻头的刃磨方法: 标准麻花钻的刃磨要求 (1)顶角2φ为118°±2°; (2)外缘处的后角α为10°~14°; (3)横刃斜角ψ为50°~55°; (4)两主切削刃长度以及和钻头轴心线组成的两个φ角要相等; (5)两个主后面要刃磨光滑。 2、标准麻花钻的刃磨及检验方法: (1)两手握法:右手握住钻头的头部,左手握住柄部。 (2)钻头与砂轮的相对位置:钻头轴心线与砂轮圆柱母线在水平面内的夹角等于钻头顶角2φ的一半,被刃磨的主切削刃处于水平位置。 (3)刃磨动作: 将主切削刃在略高于砂轮水平中心平面的位置与砂轮接触,右手将钻头向砂轮的右上方拉起,左手配合右手作同步的压运动,要刃磨到整后刀面,为了磨出横刃斜解,在把钻头拉起的同进作适当年右移运动。刃磨时两手动作配合要协调,自然,按此不断反复,两的刀面经常轮换,直至刃磨要求。 (4)刃磨检验: 在刃磨钻头的过程中最常用是目测法,目测检验时,把钻头切削部分向上竖立,两眼平视,观测钻头两主切削构成主顶角是否达到118°±2°,及它分别与轴心线构成夹角是否相等,在目测时要反复多次的把钻头旋转180°来比较,如果正反面目测的结果一样,就说明钻头脑的切削对称了,另外,外缘处的后角也用目测法。 三、划线钻孔的方法: 1、钻孔时工件划线:按钻孔的位置尺寸要求,划出孔位十字中心线,还可划出大小不等的检查圆,以便钻孔时检查和借正钻孔位置。 2、工件的装夹: (1)平整的工件要用平口钳装夹; (2)圆柱形的工件用V形铁装夹; (3)较大的工件且钻孔直径在10mm以上的,可用夹板夹持; (4)底面不平或加工基准在侧面的工件,用角铁装夹; (5)在小型工件或薄板上钻小孔,可将工件放在定位块上,用手虎钳夹持钻孔; (6)圆柱工件端面钻孔,可用三爪卡盘装。 3、钻头的装拆: (1)直柄钻头装拆; (2)锥柄钻头装拆。 4、钻床转速选择的基本原则:钻较大的孔或工件材料较硬时,应选较慢的转速;钻小孔或工件材料较软时,可选高速度。 5、起钻。 6、手进给操作。 7、钻孔时的切削液。 四、钻孔时的安全知识 1、操作钻床时不能戴手套,袖口必须扎紧; 2、工件必须夹紧,孔将钻穿时,要减小进给力; 3、开动钻床前,要检查是否有钻头钥匙或斜铁插在主轴上; 4、钻孔时不可用手和棉纱头或用嘴吹来清除铁屑,必须用毛刷清除,钻出长切屑时,要用钩子钩断后除去。 5、操作者的头不可与旋转主轴靠太近。 6、严禁在开车状态下装拆工件,检验工件和变换主轴转速,必须在停机状态下进行。 7、清洁钻床或加注润滑油时,必须切断电源。 四、钻孔练习图纸 多媒体演示举例讲解 现场示范 多媒体演示举例讲解 现场示范 多媒体演示举例讲解 现场示范 多媒体演示举例讲解 现场示范知识链接 二 二,铰孔 铰孔:用铰刀对已经粗加工的孔进行精加工的操作。 铰孔特点:尺寸精度高、孔壁表面粗糙度值小,加工精度一般可达1T9—1T7,粗糙度值在Ra3.2~0.8um或更小。 一、铰削工具: 1、绞手:活动、固定 2、铰刀:手铰刀、机铰刀 二、铰孔方法 1,铰削余量: 铰刀直径 铰削余量<60.05~0.1>6一次铰:0.1~0.2,二次铰:0.1~0.15>18~30一次铰:0.2~0.3,二次铰:0.1~0.15>30~50一次铰:0.3~0.4,二次铰:0.15~0.252、铰削操作方法: (1)在手铰起铰时,可用右手通过铰孔轴线旋加进刀压力,左手转动。正常铰削时,两手用力要无均匀、平稳地旋转,不得有侧何压力,同时适当加压。 (2)铰刀铰孔或退出铰刀时,均不能反转,以防止切屑划伤孔壁。 (3)机铰时,应使工件一次装夹进行钻、铰工作,保证铰刀和钻孔中心线一致,铰完后,要铰刀退出后再停机。 (4)铰削时要加切削液来减少磨擦并降低刀具和工件的温度,防止产生积屑瘤并减少切屑粘附在刀刃上,从而减少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与孔的扩大量。 巡回指导;对学生加工中出现的问题,现场讲解、演示。 举例讲解 现场示范 多媒体演示举例讲解 现场示范总结 1、攻丝; 螺纹孔小径计算 2,套丝。 螺纹孔大径计算 讨论总结课后练习教学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